20

May

2011

大冶有色:“加减”法中的绿色理念

发布时间:2011/5/20 9:37:171058次

据湖北日报报道:

  远望厂区,新上的澳斯麦特炉巍然耸立。投资16亿余元,从澳大利亚引进澳炉技术,这是大冶有色集团实施节能减排“大手术”的关键一棋。高浓度的氧气,从17米高的炉顶直接吹入炉体,燃烧效率接近100%。

  

  满负荷生产后,粗铜年生产能力由过去的10余万吨增加至20万吨,冶炼回收率达到98.07%,各项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有世界标杆意义的澳炉,在为大冶有色竞争力做着“加法”,更为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做足“减法”。它的单位能源消耗比过去下降五成以上,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逾4000吨。

  

  一“加”一“减”,阐释着大冶有色全新的绿色理念。走过近60年历史,这家传统的冶炼企业注入国际先进技术的动力,融入新型工业化的浪潮,走上转型发展的新路。巨大的澳炉,管道纵横。

  循着这些错综复杂的管道、车间,循环经济的妙笔正在续写——

  回收烟气,变害为利。

  铜冶炼所产生的烟气,主要是二氧化硫。他们引进美国孟山都公司的制酸技术,将其制成硫酸。今年8月制酸工程投产后,98.8%的烟气将乖乖溜进回收车间,到年底可制造出63.5万吨硫酸。冷却炉体,余热发电。整个炉体外部,包裹着一层厚厚的水套。水帮助炉体冷却,自己变为蒸汽发电。

  余热发电系统建成后,每年可发电5148万千瓦时。粗铜变精,泥渣取珍。澳炉出产的阳极铜,经电解后剩下的“阳极泥”,是一堆外表朴素的“百宝箱”。它内含丰富的金、银、铂、硒、碲等稀贵金属,一经提炼则身价倍增。

  今年,将从中精炼出6500公斤黄金和350吨白银。废渣不弃,吃干榨尽。冶炼所剩的炉渣,可以再次选矿,充分利用。余下的,可做炉渣砖、水泥原料和磨料……

  走进中心控制机房,粉煤喷吹系统、制料厂房等处的实时数据一目了然,喷枪、下料口、水位计等关键部位的视频图像清晰显示,自动化程度今非昔比。熔炼车间党支部书记骆祎告诉我们,上月底,为澳炉配套的制氧系统全面启动,这几天他们正加紧调试,力争使澳炉快速度过“磨合期”,早日全速运转。

  

  在公司上下憧憬之时,我们不禁好奇,拥有世界先进技术的澳炉,如何与3000余年历史的古老产业碰撞出火花? 3年前,澳炉酝酿上马时,大冶有色内部也有过一场争论。当时,金融危机飓风来袭,铜价一路下挫。

  斥巨资上马铜冶炼改造项目,值吗?

  面对种种犹疑,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张麟坚定地说:“在市场低迷的时候搞项目建设,正如弯道超越,一旦市场回暖,经济效益必然显现。”现在看来,澳炉如果晚两年建设,整个工程造价将多花几亿元。去年12月,澳炉点火试运行,锋芒初现。今年一季度,大冶有色生产阴极铜8.66万吨,同比增加了33.5%;实现营业收入100.15亿元,同比增长43.2%;利润达8001万元,同比增长73.9%。

  

  数据给了人们清晰的判断:一旦与世界先进技术相结合,传统的冶炼产业就如增添搏击长空的翅膀。大冶有色的火红熔炉里,“加减”法还在继续,绿色理念还在延伸。

  

  用世界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过去的冶炼行业,设备只要运行就行,现在必须讲究节能环保,要让各项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囿于本地资源,固守传统路径,“等、靠、要”是没有出路的。用世界先进技术来实现发展的低消耗、高效率,才是发展的要义。当前,有色金属行业的竞争千帆竞发,何为胜者?勇者、谋者、为者、先者、快者。

  这正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不转型”即落后。

  

  要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就必须开阔视野。市场经济是个开放的经济,企业的发展不能仅局限于某一个地域,要把发展的思路提高到全省、全国乃至全球的高度。我们不仅要用世界先进技术来改造传统产业,也要用世界的眼光最大限度地掌控各类资源,方能实现跨越式发展。

  

<上一页1 下一页 >

相关新闻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