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May

2011

十二五开局聚焦:冶都转型的三个“18%”

发布时间:2011/5/5 21:13:11853次

据湖北日报报道:

  古代先民的“大兴炉冶”,成就了大冶之名。

  

  因矿而兴的大冶,在资源渐近枯竭之际却因矿而惑。

  作为国家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之一,大冶近年来成功实现城市转型中的跨越式发展。去年,大冶市地方生产总值251.08亿元,全省县域经济排名位居第3位。

  最令人振奋的是,与5年前相比,全市采掘业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下降逾18个百分点,加工制造业占工业增加值比重、畜禽养殖加工业占农业产值比重均提高了18个百分点。

  “这一降两升,集中体现了大冶经济转型战略的成果。”4月20日接受记者采访时,大冶市委书记傅继成如是说。

  

  从“地下”到“地面”的主动转型

  有着三千年矿冶历史的大冶,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铜、铁矿生产基地。

  

  改革开放以来,依靠大自然赋予的地下矿产资源,“一矿独大”的大冶富足殷实。

  采选业和矿产资源加工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均长年达到70%左右,最高时达80%以上。

  

  然而,从高峰到低谷似乎只在一瞬间。

  统计显示,大冶市近年铁矿、铜矿、煤矿的开采量比最盛时期下降50%以上,矿产资源面临枯竭。

  

  在主导产业的衰退中,5万多资源产业工人失业,矿山周边的失地农民多达4万余人,还留下了80多处塌陷区、200多个排放“三废”的厂矿企业和170多座大小尾砂库等生态难题。

  

  曾经的优势,成了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障碍。

  资源趋向枯竭的大冶何去何从?

  2006年6月,大冶市委、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转型问题:按现有储量,铁矿石还能开采15年,铜矿石可开采30年,矿卖完了怎么办?全市税源,采矿业占58%以上,这样的结构还能支撑多久?

  会上形成一致共识:经济转型刻不容缓,“早转”柳暗花明,“不转”山穷水尽。

  

  接下来的大冶市第四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实施“经济转型、开放接轨、文化提升、环境创新”四大战略,迈开了向资源情结挑战、主动实施转型的关键一步。

  

  2008年3月,大冶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之一。

  与绝大多数城市的“被”批准不同,大冶的姿态是主动申请,主动要求转型。

  

  决心坚定,一往无前。

  但是,转型的方向在哪里?

  大冶积极借用“外脑”,广邀国内顶级专家献计献策,编制《资源型城市湖北大冶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规划》,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全市经济转型立足“三个延伸”:资源型产业由地下向地面延伸;优势产业由中端向上下游延伸;主导产业由单一资源型向多元化延伸。

  采取“三步并进”:引导传统产业高起点改造提升;支持新兴支柱产业集群发展;引进接续替代产业快速集约跟进。

  

  把获取财富的目光从“地下”移向“地面”,这一历史性的观念转变和路径选择,揭开新大冶的新篇章。

  目前,大冶市已形成机电制造、新型建材、饮品食品、纺织服装等四大产业集群,规模以上企业达到251家,接续替代产业产值5年来年均增长25%以上。

  “地下”空了,“地面”实了。

  同时,大冶的节能减排主要指标自2007年实现首次下降后,连续3年持续下降。

  “三张牌”透出满园春色

  告别恋矿情结,大冶巧打三张牌:打造工业新区、镇域经济支撑、推进现代农业。

  

  大冶将经济开发区城北新区的建设定为“一号工程”,4年来投资30亿元开发新园区,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逐步完善。

  

  许多大冶市民对去年8月10日的盛况记忆犹新。

  当日,总投资达26亿元的16个项目,在城北新区同时奠基或投产,涉及新型建材、机械装备、电子科技、纺织服装等多个产业。

  

  目前,城北新区一期10平方公里已经建成,二期10平方公里已拉开基本框架,共引进项目131个,总投资额达108亿元。

  整个园区建成后,预计实现年产值300亿元以上,安置劳动力3.5万人,成为大冶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2009年,大冶市经济开发区位居全省县市(区)开发区综合实力首位,去年进入“全国县市百强开发区”行列。

  

  一枝独秀不是美,满园春色透芬芳。

  

  大冶强化镇域经济支撑,确立“一乡一主业,一镇一品牌”的发展方略,特色乡镇亮点纷呈。

  

  矿产大镇陈贵镇,布局铸造制造业,引进雨润集团带动畜禽养殖业发展,开发特色花卉苗木产业和小雷山旅游业;灵乡镇以远成钢铁、武汉重冶、武钢轧辊等重点企业为龙头,打造全省最大的“特钢模具”制造基地;殷祖镇提升园林古建品牌,仿古建筑材料行销全国;金牛镇立足做强服装产业,逐步形成商贸特色……

  近年来,大冶打造各类专业产业园区7个,引进全国五百强和行业前三强企业8个,南京雨润、中粮集团、航宇集团等大批知名企业纷纷落户。

  据统计,全市14个乡镇(场)、街办,其中6个实现财政收入过亿元。

  

  工业强市不忘农本。

  发展现代农业,赋予大冶经济转型新气息。

  

  大冶积极探索现代农业转型,形成园区带动型的“雨润模式”、公司+基地型的“鑫东模式”、大户带动型的“侯安杰模式”、土地入股型的“祝山模式”、基地联农户型的“富农合作社模式”等5种路径,大步迈向组织化、集约化。

  初步形成禽类、饮品、蔬菜、水产品和肉食品等五大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由5年前的1家增加到29家。

  仅劲牌公司,去年就实现销售额36亿余元,纳税7亿元。

  

  服务能力:核心竞争力

  大冶的城市转型,曾引来国内多个城市考察学习。

  

  傅继成骄傲地说,城市转型获得了国家政策支持,但根本还在于自我发展。

  大冶经验最难复制的,是实干、服务的人文环境。

  “仅靠优惠政策吸引投资的日子,早已一去不复返。善于服务企业,善于为市场主体解决‘瓶颈’问题才是核心竞争力。”傅继成表示。

  

  大冶推行经济、机制、生态、社会、文化“五位一体”的全方位转型,逼出干部的紧迫感、拼搏心,逼出思想观念的转型、能力素养的提升。

  

  政策引导能力,是首要“功力”。

  2006年起,大冶宣布不再引进外来矿山企业,不再新吸纳矿老板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

  这是官方发出的明确而强有力的转型信号。

  

  一批富有的矿老板,资金投向迅速转移至制造业及第一、第三产业。

  过去最大的6家炼铁厂纷纷拉长产业链条,转向高附加值产品加工,亮闪闪的金属制品构成新的“银色板块”。

  

  劲牌公司是大冶的名牌企业,但原料供应、产业链配套能力一度是制约企业做强做大的短板。

  在政府协调、定向招商后,劲牌产业集群企业已达105家,去年相关产值突破50亿元,并带动了市内外粮食、药材等生产基地蓬勃发展,成功实现双赢。

  

  专业化招商也取代了曾经的“全民招商”模式。

  全市共组建22个专业招商分局,驻重点区域招商,明确新兴接续产业、高新技术等重点,引资质量明显提升。

  去年,完成招商引资项目203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达32个。

  

  常态化的优化经济软环境行动,更全方位提升了政府服务质量。

  山力兴冶薄板项目投资30亿元,仅用一年就建成投产;还地桥镇金桥工业园从征地拆迁、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到6个亿元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只用了11个月时间。

  

  大冶市优化发展环境办公室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市纪委正在起草出台“加强纠风治理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考核办法”、“工业园区经济发展环境监测考核办法”、“群众投诉举报制度”等,将“优化”工作进行到底。

  

  某种意义上,当前政府服务水平的高低,决定了经济发展的成败;精神区位的差别,决定了经济区位的差异。

  

  三个“18%”,只是大冶成功转型的第一步。

  古老的冶都,已将争创全国县域经济百强视为新的目标,扬鞭奋蹄。

  

<上一页1 下一页 >

相关新闻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