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April

2011

刘海威:做不完的垃圾焚烧发电

发布时间:2011/4/13 15:08:031274次

据科技日报报道:

  虽说单位和家都在北京,想在北京见刘海威一面却不容易,一年365天,他有200多天都在外地。从1998年全国第一家千吨级垃圾焚烧发电厂开始,他先后参与了20余个垃圾焚烧发电工程项目设计,从主要设计者一步步走到了技术总监的岗位。

  

  小电站干出大名堂

  1996年,刘海威从东南大学动力工程系研究生毕业,分配至北京有色冶金设计研究总院(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前身)工作,主要从事热电站及热力工程设计工作。

  “当时主要是发挥自己的专长,设计一些小电站。后来,国家开始限制小电站的发展,而垃圾焚烧发电逐渐兴起来。”垃圾焚烧发电容量虽小,但它却有着特殊的意义,它是解决城市垃圾处理问题的重要手段。在得知宁波将建设全国首家千吨级现代化垃圾焚烧发电站之后,恩菲对项目进行了积极的争取。“很多人觉得这是个新的行业发展方向。”

  宁波枫林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是中国恩菲进行的第一个垃圾焚烧设计咨询项目,日处理垃圾量1050吨。作为主工艺焚烧专业负责人,刘海威自知责任有多大,秉承着恩菲人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查阅资料,和老同志一起探索研究。那段时间里,知识的积累,灵感的迸发充实着他的每一天。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很短的时间内,恩菲完成了可行性研究报告,随后协助业主完成招标工作,1999年12月初步设计通过审查,2000年4月施工图设计完成,在此过程中,刘海威迅速成长为焚烧专业技术骨干。

  在恩菲各专业精锐力量的通力合作下,宁波项目于2001年正式投产,并获得了全国优秀设计一等奖和全国优秀咨询一等奖。而由于将工程设计交给了恩菲,宁波方面也比交由外方设计节约了数亿资金。

  

  在完成宁波枫林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后,刘海威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垃圾焚烧发电的设计市场迅速打开,苏州苏能、无锡惠联、成都洛带、济南、宜兴、深圳、天津、曲靖、临沂……一个个项目单位慕名找上门来,而所有这些项目的建设,没有一个找不到刘海威忙碌的身影。

  “现在全国东、南、西、北都有我们的项目。”简单话语道出了刘海威的四方奔波,但这话从他嘴里讲出来,让人感觉到的是欣慰。

  

  随着技术的成熟、经验的积累,刘海威已成为垃圾焚烧领域的领军人物,而恩菲也成为全国业内唯一一家能够承担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从工程设计到投资、建设并运营的单位。

  

  每个项目都有新亮点

  由于有的地方老百姓对垃圾焚烧技术存有疑惑,刘海威不时需要到现场去给镇干部、村民做解释。“这就跟公共厕所一样,谁都需要,但谁都不愿放自己家门口。”

  刘海威说:“越是发达的地方,人地关系越是紧张,而垃圾焚烧之后,重量仅剩20%,体积仅剩1/10。在目前垃圾焚烧仍然是城市垃圾处理的最佳途径。”

  而谈到大家普遍关心的二噁英问题时,刘海威告诉记者,目前各地的环保局对全国所有的垃圾焚烧发电厂实行实时监控,确保焚烧炉温达到850℃以上,以分解掉二噁英,同时对尾气处理要求也执行了十分严格的标准。

  

  目前,刘海威和他的团队所采用的技术可以将垃圾焚烧烟气中的二噁英含量控制在0.1纳克/立方米。

  “二噁英类有200多种物质,它是一种在土壤、空气等自然环境中普遍存在的化学物质,全国17个主要行业一万多家企业如钢铁厂、有色金属再生厂都排放二噁英,包括我们常接触的烤蛋糕、烤鸡翅,其实都会产生二噁英,只要把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就不会对人造成损害。”

  “每做一个项目,我们都希望有些新的亮点。”目前,在刘海威的主持下,恩菲正围绕垃圾焚烧工艺进一步研发完善配套技术,包括烟气净化、飞灰稳定化、渗滤液处理以及自动控制等内容。

  

  对于工程项目来说,一旦实际建设已完成了一些土建工程,比如混凝土浇筑后,有些设计就几乎是不容更改的。

  “工程项目和一般科研还不太一样,在某种程度上,它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大的问题绝对不能出。”正因为如此,对每个项目还要做出新意,其难度可想而知。

  

  十多年来,中国恩菲在垃圾焚烧发电设计咨询方面已有自己的一片天空,申请了18项相关专利,并已将技术优势成功地转化为产业优势,开始向垃圾焚烧发电BOT项目发展,已签订BOT协议的无锡锡东和襄樊项目即将于今年投产发电。

  

  襄樊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是中国恩菲首个全资BOT项目,对此项目,担任技术总监的刘海威更知肩膀上的责任有多重,从一开始的BOT方案谈判,到工艺布置、设备选型、采购等等他都是亲力亲为,为整个项目殚精竭虑,确保了投资费用、进度和质量的最优化。

  襄樊市政府在引进企业投资时曾提出襄樊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需要备用一条线,以确保在一条线故障时能够保证垃圾的处理量,然而多一条线的建设意味着多一条线的投资,会导致投资较大,对此,刘海威提出建设2炉1机,预留1炉1机的方案,这样既保证了襄樊市政府的要求,也解决了投资过大的问题,优化了建设方案。

  

  从“老外”表情上看出了惊讶

  由于目前我国垃圾焚烧炉还主要依靠进口,因此在各个项目过程中,刘海威和外国人打交道的机会也不少。说起自己的谈判对手,话语不多的刘海威倒是打开了话匣子……

  “当天的活干不完,他们都不回家的。” “每个细节都做得很精致,每一个小点都能讲出东西。” “德国人说到做到,干什么都特别规范,合同一签,就跟一本‘小圣经’似的。” “特别注意资料的积累,确实有百年老店的风范。”

  ……

  可正是这样一些优秀的谈判对手,也不得不佩服刘海威在处理中国垃圾时的独到之处。“有时候我们说出一些想法,能从他们的表情上看得出惊讶。” 刘海威坦言,公司非常支持自己到世界各地了解、学习各种垃圾焚烧技术,领导也支持他放手去干。“自己亲自做过一个项目之后,对其中的技术领会立刻就不一样了。” 在他心里,公司一些老专家是他工作的标杆。

  “刘忠义老先生曾任环境工程所的总工程师,2003年我们做一个工程时,人手排不开,当时已经62岁的他亲自上阵,甚至连图纸都自己画。”回忆起当时的情况,刘海威很感慨,“虽然离开一线工作已经有些年头,但依然能够说干就干,独当一面,讨论问题时还能够深入进去,可见基本功有多扎实。”

  业余时间缩水 更加珍惜“充电”

  随着新的项目一个个跟进,刘海威的业余时间在一点点缩水:一般下班都不能按时走,周末至少要被占去一天,而年假更是顾不上休。原来喜欢的游泳、散步活动,也渐成偶尔。虽然老在全国各地出差,却少有旅游的机会。

  “每次都是办完事赶紧往回跑。”

  随着工程设计越做越轻车熟路,刘海威也越来越欣赏出自名家的艺术作品。

  “每个不起眼的细节都很完美,整个过程真是在享受。”而据同事说,他自己画出的设计图,也堪称艺术品。

  

  由于常与日本人打交道,刘海威也开始学习日本史,还读了分析日本国民性格的名著《菊花与刀》。

  

  “和日本人谈判一定要小心,他们派出的代表,对中国都有很深的了解。”

  “日本人有敬业、注重礼节的一面,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在不长的采访中,记者深深感受到刘海威对垃圾焚烧发电事业的全身心投入。

  

  “您会把这项事业一直做下去吗?”

  “我觉得这个行业有做不完的事。比如,怎么更好地解决飞灰中重金属超标的问题,怎么把垃圾渗沥液用最可靠的技术和最低的成本处理达标……”

  说回自己的专业,刘海威脸上又放出了更为兴奋的光芒……

  ——— 同事眼中的他 ———

  有问题第一个想到的人

  说起自己,刘海威总是简单几句就带过去了,可在同事们看来,有问题第一个想到的人常是他。能源环境事业部设计经理戴瑞峰总觉得,出身书香门第的刘海威一半是领导,一半是老师,自己在工作上每走一步,总能得到他的热心帮助。

  

  “刘工常照顾我们,这对他来说是很自然的事。有一次下着大雨,下班我们撑一把伞往回走,分手的时候他把伞留给了我,自己冲到雨中……我估计那雨几秒钟就能把人浇透。”

  同样担任设计经理的张瑛华,用女性的细腻视角诠释了一个更可亲可敬的刘海威。“不管遇到什么问题,他再忙都会帮你解答。” “大家有麻烦常常先想到刘工,甚至需要房子周转一下都会找他。都知道他愿意帮忙,不会拒绝。”

  有一次张瑛华担任刘海威的副手,共同承担一个项目,考虑到张瑛华孩子还小,刘海威尽量避免让她出差。“哪怕自己实在忙不过来,来找我也是用商量的口气。” 于是大伙都爱跟着刘工干活,“都知道跟着刘工干活轻松,他能担待的都担待了。”张瑛华笑言。

  

  人物档案

  刘海威

  1990年重庆大学热力工程系本科毕业,获工学学士学位;

  1990年至1993年在内蒙古化纤总厂热电分厂从事生产运行和技术管理工作;

  1996年东南大学动力工程系研究生毕业,获工学硕士学位;

  1996年4月分配至北京有色冶金设计研究总院(中国恩菲前身)工作,主要从事热电站及热力工程设计工作。

<上一页1 2 下一页 >

相关新闻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