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March

2011

有色金属加工等特色产业助推江西峡江经济

发布时间:2011/3/28 9:56:411376次

据中国经济时报报道:

  江西省吉安市峡江工业经济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一片乱岗荒丘到一座现代化工业园的拔地而起,从无名小区到省级民营科技园,仅用了八年时间。

  

  改革开放以来,峡江人跳出“山门”思发展,借助于县址东迁、峡江赣江大桥和国家级峡江水利枢纽等工程项目,靠借船出海、拆资兴业,实施“以其地生其财、以其财兴其业、以其业养其人”的战略,调动数十亿资金在本土滚动发展,吸引了一批批浙江、福建、海南、香港、台湾等地客商来峡江创业,逐步形成了医药化工、有色金属加工、造纸建材、针织日用和食品加工五大产业。尤其有色金属加工产业异军突起,主营业务收入超35亿元。

  同时,峡江着力培育体育用品产业,改造和提升造纸建材、食品加工和针织日用产业,致力延伸产业链,加快产业聚优成势,寻求新的突破。过去的五年是峡江发展的黄金时期。

  “十一五”以来,峡江工业发展一年一个新台阶,2005—2010年五年来税金平均每年净增13592元,剔除2009、2010年增值税返还部分,每年递增7836万元以上。尤其是2010年,全县工业总产值63.5亿元,是2005年的6.5倍。

  五年间,工业园区新增工业用地1507.6亩,扩容一倍。引进省外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资金10亿元,利用外资2260万美元;外贸出口4190万美元,五年翻了两番。

  

  “十一五”后期,峡江主攻大项目成效显著。

  金属冶炼和医药化工两大产业发展迅速,主营收入和税收均占全县工业的80%以上。

  

  依托优势资源和产业基础,峡江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工业比重快速上升。

  “十一五”期间,峡江三次产业结构出现重大变化,由2005年的36.2∶32.6∶31.2调整为2010年的25.6∶49.9∶24.5,二产高出一产24.3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升4.86个百分点。

  

  由于每年经济增长增幅较大,峡江在2005、2006、2008连续三年荣获江西工业崛起年度贡献奖,并获2005—2007年江西工业崛起三年翻番全面先进单位。

  

  回望“十一五”,峡江工业结出了累累硕果,关山初度尘未洗,策马扬鞭再奋蹄。

  在“十二五”开局之年,2011年峡江还将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园区建设为平台,以发展“医药化工、有色金属加工”两大优势产业为主攻方向,大力培植生物医药、绿色食品、体育装备和新能源等新兴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创新服务方式,壮大工业经济实力,实现峡江工业和开放型经济的加速崛起。

  

  发展特色产业,振兴县域经济

  峡江税收的高位增长,与贯彻落实吉安市委市政府“决战两区、加快发展”的战略分不开,与峡江善于发展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分不开,更与峡江近年力求新突破的工业发展方略分不开。

  

  在工业起步阶段,峡江善于发展特色产业经济,从农业产业化的烟叶入手,做成“烟、鱼、兔、菜、梅”五朵金花,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生产资源,先后办起了烟叶复烤厂、鑫海水产、兴嘉服装、清池蔬菜、杨梅酒厂等企业,并相继捧回“全国百个经济村产业示范县”、“全省现代烟叶基地县”、“全省特色渔业先进县”、“斑点叉尾鱼出口创汇县”等一块块金色招牌。

  

  依托优势资源和产业基础,峡江实行差异化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医药化工、金属加工两大优势产业,着力培育朝阳环保型的体育产业。

  为此峡江分别制定出台了医药化工、金属加工两大产业招商引资文本合同及发展实施意见,要求成立专门的产业发展办公室,明确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和政策措施,将产业责任细化分解,明确完成时限。

  目前,全县共落户医药化工企业22家、金属加工企业27家,2010年,这两大产业上交税收1.18亿元,占全县工业税收的80.8%。

  此外,峡江依托金坪华侨创业园,成功引进江西探索体育产业园,致力于将其打造成为集体育器材、体育用品、健身器材、户外运动用品为一体的现代化体育产业园,进一步拓展了县域经济发展空间。

  

  此外为更好帮助企业发展壮大,峡江扎实开展 “百名机关干部下企业”等活动,要求百名机关干部对全县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进行“一对一”帮扶,每个月对企业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报指定部门由其集中处理,这样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切实发挥了政府机关的服务作用。

  

  工业园区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峡江工业园区于2001年7月经吉安市政府批准设立,2006年经江西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工业园,更名为“江西峡江工业园区”,同年7月被江西省科技厅授予“省级民营科技园”称号。

  整个园区依“一园五区”框架而建,辐射广阔,优势凸显,包括城南区、沿江区、互通口区、矿产品加工区、创业园区,以大开放姿态矗立于赣江之滨。

  

  一直以来,峡江坚持把发展重心放在园区,把精兵强将用在园区,倾力打造县域经济增长极。

  在积极争取园区用地的同时,峡江坚持节约集约用地,加强园区土地管理,严格按照投资强度和建设速度供地,目前整个园区规划面积为13.33平方公里,开发4.8平方公里。

  为保证项目能够随进随建,园区撬动各方资金,10年工业园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入6.15亿元,同比增长13.6%,园区现已建成“三纵六横”互通循环路网,亮化美化及消防工程也在配套跟进。

  

  峡江县经济总量历来较小,因此峡江县委县政府十分注重提升招商引资操作力,号召大家“先天不足后天弥补”。

  每年定期举办全县工业和开放型经济知识培训班,不断丰富干部专业知识,提升招商引资水平。

  此外,峡江还着力引导全民招商向专业招商转变,选调精干力量组建五个专业招商队,以对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和做强现有产业为主攻方向,突出产业招商、重大项目招商和重点区域招商。

  2010年,全县新引进及续建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18个,实际引资10亿元,同比增长42.86%。

  

  在工业化进程中,峡江立足县情,以扩充工业总量为目标,以招商引资为抓手,以园区建设为平台,一大批经营规模大、科技含量高、竞争力度强、辐射面广的龙头企业相继引进并快速成长,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崛起,迅速形成“一园四区”的产业结构,“十一五”期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由2006年的2.43亿元扩大到2010年的9.5亿元,年均增长50.9%。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承前启后的关键年,峡江将认真落实吉安市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继续秉承进位赶超、跨越发展的理念,找准着力点,谋求新跨越,再创新辉煌。

  

  医药化工、有色金属并蒂花开别样红

  近年来,峡江以发展“医药化工、有色金属加工”两大优势产业为主攻方向,予以重点扶持,其中有色金属加工产业得到较快发展,迅速成为峡江第一大支柱产业。

  

  峡江有色金属加工产业源于以县内资源为主的铁矿企业,为快速扩充工业总量,2008年峡江引进了第一家投资规模较大的铜冶炼加工企业,真正形成了有色金属加工产业。

  目前全县有28家色金属加工企业,其中铜冶炼加工企业3家,分别为金茂、泰昌、恒源,另外还有铝、铁、银、钯等金属加工企业。

  

  金茂铜业公司是峡江目前投资最大的工业企业,一期占地面积114亩,由江苏宜兴客商投资兴办,总投资规模达5.8亿元,公司主要生产铜杆、铝杆等产品,下一步将瞄准铜管等深加工产品。

  金茂一期工程投资为2亿元,主要包括炼铸车间、拉丝车间、打包车间及相关设施。

  该项目从开工建设到竣工投产,仅用了108天,当年7个月完成工业产值10.36亿元,上交税金4032多万元,其投资规模、建设速度、实现税收均创峡江工业项目之最。

  

  峡江医药产业逐步走上集群发展道路,同样也是得益于特色发展、差异竞争的产业定位。

  长期以来,峡江坚持产业招商,抽调专业招商人员将目光锁定在产业转移重点区域,广泛搜集医药企业转移意向信息,着力引进科技含量高、协作配套好、税收贡献大的产业项目。

  并积极鼓励现有医药企业采用合作、入股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改进生产工艺,做长产业链。

  近年来,先后引进了驰邦药业、益普生药业等投资规模较大的医药企业。发展产业,规划先行,项目是保证。

  为保证医药化工产业科学发展,2008年,峡江县开始规划的生物医药科技园和产业基地,并与国内知名大学洽谈合作事宜,致力把产业基地打造为全国领先的生物医药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科技企业孵化基地、先进技术应用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天然植物药生产基地,得到了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并取得实质性进展。

  2008年至2009年,全县共引进投资1000万元以上项目41个,累计完成投资31.5亿元。

  2010年,吉安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吉安市促进医药化工产业快速发展的意见》,将峡江定位为全市医药化工产业发展基地县。

  

  此外,峡江坚持把壮大龙头企业作为产业提质增量的重要手段,对固定资产投入大、科技含量高的产业项目,实行“一企一议”个案优惠扶持,全力帮助向上争取专项扶持资金。

  在峡江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仁和集团吉安三力制药成为江西少数几家通过栓剂和唯一一家通过橡胶膏剂GMP认证的企业。

  而驰邦药业的产品则畅销亚欧市场,去年1—8月,尽管受到洪灾影响,仍实现税收110万元,为去年同期的二倍。

<上一页1 2 下一页 >

相关新闻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