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March

2010

八里湾铜、金控矿因素及找矿方向探讨

发布时间:2010/3/12 8:34:181025次

据中国有色网报道:

  1 大地构造背景

  本区位于黑龙江省塔河县北部,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属额尔古纳加里褶皱系。得尔布干主干断裂在矿区南部通过,其另一分支在矿区北部通过。该断裂带是一条古生代早期的板块俯冲带。

  得尔布干断裂带西北部为额尔古纳加里褶皱系,东南为大兴安岭海西褶皱带。断裂带向西南与蒙古中央大断裂、俄罗斯东北大断裂相连,向东则与鄂霍茨克大断裂相连。沿整个断裂带,断续分布性-超基性侵入岩,说明断裂已进入上地幔。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奠定了本区地质构造和矿产分布的基本割据,无论基底是加里东褶皱带还是海西褶皱带,他们可以有相似的中生代岩浆作用及其有关的矿体。

  樟松顶-八里湾复背斜是得尔布干断裂带北部一个东西向铜、金多金属成矿带,复背斜不仅控制了矿产、矿化分布,还控制了八里湾和马林西等复式岩体的分布。本文重点讨论八里湾复式岩体中铜金矿控矿因素与找矿方向。

  2 地质概况

  2.1 地层

  2.1.1 侏罗纪

  区域出露地层有中生界侏罗系、白垩系;新生界第三系、第四系地层。

  (1)侏罗系中下统绣峰组。为一套陆相杂色中粗砾岩、细砾岩、台砾捆砂岩、砂岩、薄层状细砂、粉砂岩责成。地层走向多为南北向、北东向,倾角20~35度,与上覆地层整合接触。

  (2)侏罗系中统八里湾组。由灰色、灰绿色细粒、中粒、粗粒长石、岩屑砂岩与泥质粉砂岩、变质细砂、粉砂岩组成。

  (3)侏罗系中统额木尔河组。由一套浅灰、黄灰色砂岩、粉砂岩、泥岩夹煤线的韵律性沉积组成。

  (4)侏罗系上统塔木兰沟组。主要为喷出相的玄武岩、安山玄武岩、橄榄玄武岩、砾岩组成,不整合覆盖在额木尔河组之上。

  2.1.2 白垩系

  (1)白垩系下统玄武岩组。岩性为玄武岩、安山玄武岩、集块岩、玄武质凝灰岩及底部砾岩等。不整合覆盖于八里湾之上。

  (2)白垩系下统库力组。岩性为凝灰砂岩、岩屑晶屑凝灰岩、凝灰角砾岩、集块岩、熔结凝灰岩、流纹岩、流纹英安岩。流纹英安同位素年龄为123 Ma。喷发不整合覆盖于玄武岩之上。

  2.1.3 第四系全新统

  由河床相、高低河漫滩相、残积相组成分布于河谷之中。

  2.2 侵入岩

  区内侵入岩出露很少,主要在八里湾、马林西等地有零星出露,为燕山中期中-酸性侵入岩,呈小岩株、岩墙、岩脉状产出,是本区主要成矿岩体。

  八里湾复式岩体由主岩体和后期侵入其中的斑岩体组成。主岩体为石英闪长岩,呈岩株状产出,矿物分布不均匀,不同部位岩性有差异,可分为石英闪长岩石、花岗闪长岩、石英二长岩、云英闪长岩等种类,以石英闪长岩为主。该岩体侵入于八里湾组之中,被上库力组覆盖。同位素年令为110~112 Ma。后期侵入主岩体之中的有斜长花岗岩呈岩株状,花岗斑岩呈脉状、雁行式展布与Cu、Au矿化(体)关系密切,石英斑岩呈脉状,斜长花岗斑岩呈枝状脉状等。

  2.3 构造

  区内自北向南先后出现樟松顶-八里湾东西向复式背斜和布鲁克里河~瓦拉干三连复式背斜。发育有东西向、北西向、北北西向、北北东向、北东向五组断裂构造,东西向断裂在区内起主导控制作用,具先张后压多次活动特点,北东向断裂控制了火山岩带的形成,北北西向、北西向构造在八里湾矿区内显示出控矿作用,铜金矿体、矿化体、蚀变带等,脉岩(墙)带等均呈北北西向展布。

  2.4 铜、金矿(化)体特征

  (1)矿床内铜、金矿(化)体均呈薄层及脉状产出,沿走向、倾向变化较大,常尖灭再现,倾角45°~5O°。。金矿体产于构造角砾岩带中,反映受构造控制明显。矿体规模较小,金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铁矿、脆银矿等,次为黄铜矿、闪锌矿等。矿石构造主要为角砾状构造,次为脉状浸染构造。

  (2)铜矿体多数产于花岗斑岩脉(墙)内及其附近围岩中,向两侧发育金矿(化)体,再远为金铅锌矿体。表明与斑岩脉体有成因联系,铜矿体受斑岩体控制较为明显。铜矿石矿物为黄铁矿、黄铜矿、白铁矿、闪锌矿、方铅矿等,半自形-它形粒状结构,脉状、浸染状和块状构造。

  (3)从铜金矿(化)体的空间分布及热液蚀变分布特征来看,以斑岩为中心向外扩展蚀变、钾硅化一硅化一硅化云母化,在金矿体发育的构造带中以硅化-硅化绢云母化并伴有碳酸盐化蚀变为主,上述蚀变范围小,强度较低,且以脉形为主,常局限于斑岩脉体附近及构造带中,认为(浅部)热源略显不足,表现出构造为主控因素。已发现的铜、金矿体呈断续的小规模脉状、透镜状分布于大一级的控矿构造“波及带”中,主控矿容矿构造有待于进一步发现。

  3 找矿方向的讨论

  3.1 从斑岩体的分布规律探讨找矿方向

  在石英闪长岩体中花岗斑岩脉(群)分布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在垂向上斑岩脉(群)间隔120~200 m重复出现,从东向西逐渐加深,向下有增多和膨大趋势,在平面上脉(群)有雁行式排列特点。铜矿(化)体产出于斑岩脉内部及附近,斑岩脉的出现为我们指出了找矿方向和规律。

  3.2 从金的产出探讨矿构造与找矿方向

  根据前述矿区内已知金矿体均赋存于构造蚀变带中呈脉状,扁透镜体状,空间上尖灭再现,结合区域构造控矿因素分析,区内存在着三个层次的构造控矿单元。

  一级深断裂。矿区位于得尔布干断裂带上,得尔布干深断裂是本区地质-构造-岩浆-成矿作用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一级断裂构造。深断裂是成矿地质条件前提,硅铝层壳型深断裂是形成金源的必备通道。

  二级构造带。是本区近东西向构造带,它是控制矿带的构造,区内岩浆活动,地层的发展,矿化、蚀变、异常分布等均受其控制,随着工作的深入在带内有望发现新矿床。

  三级容矿构造。是矿区内北北西向断裂,它可能是由得尔布干断裂引发的后期继承性再次活动断裂。在矿区内表现为八里湾河谷,其两侧为断裂波及带,是较为密集的小型断裂群沿走向及倾向尖灭再现,被后期岩浆热液活动所利用,形成了矿区内较为集中的脉岩群及含金矿化的脉群带,这一点已经工程证实。反之,从矿区内控制的斑岩脉群及金矿化(体)脉群带分布规律,又可显示出存在北北西向构造。认为八里湾河谷为容矿的主断裂,是内生热液铜、金矿体的主要容矿构造。下一步在容矿构造内寻找扩容段构造,也就是直接寻找工业矿体,有望找到大(富)矿体。在北北西、北东向两组构造交汇处是寻找容矿构造重点地段。在三条河分水岭处,地貌平缓,砂金富集,采矿深度达18米,为残积层中含金,说明下部有原生金矿存在的可能。

  3.3 接触带找矿方向

  Mo异常多呈小面积狐立异常,集中分布于岩体内部,cu异常分布在岩体内接触带(800-1200 m)范围内,Au、Ag、 Pb、Zu、As、Sb异常主要出现在岩体内两侧与围岩相接触的内外接触带中。组合异常显示出异常空间分布形式,为我们指令了寻找Cu、Au、Ag等矿产的有利地段--八里湾岩体西半部内外接触带。

  在外接触带西南发育有斑岩脉,总体方向围绕八里湾岩体分布,提示我们围绕岩体存在环状断裂,前、后期岩浆沿断裂活动,说明接触带具有容矿、赋矿构造条件。

  3.4 寻找斑岩型(大)矿体的方向

  根据八里湾复式岩体地质特征及铜矿床矿石结构、构造、蚀变矿化等认为浅部为矿化末稍,蚀变强度不够,热液 (源)能量不足,母岩体及其内部斑岩脉(墙)群向深部膨大、汇合,在达到一定规模部位,是铜、金主矿体产出部位。

  参考文献:

  [1] 李德亭,袁怀雨.赤峰柴胡栏子金矿构造控矿规律及找矿方向[J].金属矿山,2005,(6):3O一32.

  [2] 刘井军,张连昌.热水金矿控矿因素及找矿方向[J].黄金科学技术,2004.12(5):15-19.

  [3] 张群喜,苏燕平.山东谢家沟金矿控矿因素分析[J].黄金科学技术,2005.13(4):17-22.

  Ore-Controlled Factors of Copper and Gold in the Baliwan and its Prospecting Direction

  HUANG Guangping

  (General Team 702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Geo-exploration for Nonferrous Metals,Mudanjiang 157021,China)

  Abstract:The Zhangsongding-Baliwan copper and gold polymetal metallogenic belt of E--W strike lies in the north of Derbugan deep fracture belt.By discussing the metallotect of Baliwan duplex rock mass,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ore-forming process that the antecedent porphyry supplied mineralized material and the upper structures contmlled the ore run and guides prospecting deposits in this area in the future.

  Keywords:Derbugan deep fracture;Duplex rock mass;Metallotect swept zone;Host structure;Prospecting orientation.

<上一页1 下一页 >

相关新闻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