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September

2010

中钢协提议矿价绑定钢价

发布时间:2010/9/29 9:29:29998次

据中国材料网报道: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率先对明年的铁矿石定价机制抛出自己的观点——以钢材的价格为依据确定铁矿石协议价格。对此,三大矿商的回应却并不积极,淡水河谷和必和必拓双双对现行的浮动定价机制表示满意,而力拓方面则委婉的表示,愿意以开放的心态与客户交流矿石的定价机制,但今年仍将延续季度定价不变。

  中钢协质疑季度定价依据

  每年9月,中钢协主办的“中国钢铁原材料国际研讨会”都被认为是次年铁矿石价格谈判的预热谈判期。

  自从三大矿商抛出季度定价概念以来,中国方面从钢厂到中钢协再到主管政府部门工信部始终旗帜鲜明地表示反对,认为季度定价属短期定价行为,铁矿石的计价周期仍应该以年为单位,双方签订长期协议价格。

  而中钢协秘书长单尚华28日的表态却显得峰回路转。他表示,铁矿石交易季度定价是市场动荡时期交易双方的选择,是明智的,中钢协所反对的是季度定价的定价依据。

  单尚华进一步指出,目前季度定价的依据——普氏指数是按照中国市场进口矿现货价格所订立的,但国内现货进口矿仅占进口矿总量的20%,其价格不足以代表中国市场的实际供需情况。此外,指数所依据的价格是贸易商的报价,报价与成交价格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存在很大的炒作成分。

  中钢协呼吁铁矿石供需双方应探讨一种更为科学的定价机制。根据其研究认为,铁矿石的价格应该与钢材的一次材(热轧、板卷、建材等)的价格挂钩。单尚华表示,鉴于铁矿石只是一种中间商品,只有通过炼铁炼钢轧钢才能成为真正的商品服务于社会,才能实现其价值。所以,矿石只能通过一次材才能体现出价值,铁矿石价格应随着一次材价格波动。据介绍,钢材一次材的成本构成中铁矿石要占到30%。

  中钢协称,一次材的价格指数比矿石的价格指数要广泛的多,全球有很多咨询机构每天都提供世界各地的钢材价格指数,其中,中钢协价格指数就涵盖了所有的品种和重点地区。协会认为,选择哪个钢材价格指数更合理、更权威可以探讨,但钢铁产业链势必将回归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环境中。

  三大矿商冷对中钢协提议

  一位贸易商指出,实际上今年执行季度定价以来,矿商和钢厂的履约情况都并不好。季度价格高于现货价格时,钢厂拖着不肯履约进协议矿;相反的,矿商则选择延迟协议矿船期。据称,今年不少钢厂的协议矿执行情况甚至不如2008年,协议矿执行比例只有50%左右,与2008年唯一的不同是,今年是钢厂与矿商的双向轮番违约。

  而前述贸易商认为,中钢协提出的矿价跟随钢价波动的定价机制实际上就是建立了一个价格分享机制,有助于双方合约执行。

  然而,中钢协单方面的表态并未得到来自矿商的热情回应。在研讨会的主题发言阶段,淡水河谷和必和必拓的代表双双对今年以来执行的季度定价表示满意。力拓公司负责销售和市场的常务董事Warwick Smith更对媒体表示,今年公司仍将坚持季度定价,不会转为月度;谈及明年的矿石定价机制,他则表示将本着开放的心态与客户进行交流。

  有分析人士指,中钢协此番联动钢价的矿石定价机制最终很可能还是一厢情愿,必和必拓近期正着力推动氧化铝定价机制改革,企图将多年运行的绑定电解铝价格的定价模式推翻,按照氧化铝价格指数对协议价格重新定价。

  “虽然以下游产品价格作为定价依据可以很好的绑定上下游关系,做到价格共享、风险共担,但以一种商品的供需情况决定另一种商品的价格似乎也有悖商品定价的原则。”一位支持氧化铝定价机制改革的业内人士指出,钢材市场严重供大于求,而铁矿石市场的供应则呈现吃紧,这直接造成了钢铁业的上下游很难成为利益的共同体,而以钢材价格为铁矿石价格定价,则几乎可以断言难以得到矿商们的认同。

  钢企老总统一缺席会议 用沉默反对铁矿石季度定价

  据经济参考报报道,28日,中国钢铁原材料国际研讨会召开。这个曾经被认为是铁矿石谈判起始标志的会议,在外国矿山一致的“赞扬”声中,中国钢厂的大佬们却用沉默来表示———反对铁矿石的指数季度定价模式。

  三大矿山代表此次现身会场时,脸上都带着自信的微笑。力拓公司负责铁矿石销售和市场的常务董事Warwick smith先生对目前的灵活定价模式非常支持。并表示今年内不会对于这样季度定价进行改变。

  而记者看到,宝钢、河钢等大型钢厂的老总都没有出现和发言,意外地统一缺席。

  “铁矿石的指数季度定价模式是他们对中国钢厂的歧视性做法。”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秘书长单尚华指责起了三大矿山这种看似公平的垄断。“如果单纯是定价时间的缩短,仍然应该算是长协范畴。目前定价模式改变的核心不是季度而是指数。”单尚华一针见血地指出,这种定价模式的选择是矿山旨在推高矿价而谋取短期暴利,而这种暴利会带来行业间的不平衡,长期对矿山也不利。

  单尚华分析指出,指数定价存在三个影响公平性的变量,一是中国铁矿石到岸现货价格不具代表性,其仅占总进口量的20%;二是海运费的波动;三是质量的溢价。这些均存在诸多问题,缺乏代表性。

  一位参会的钢厂矿石部负责人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因为原料价格上涨过快,占用资金很大,给很多钢厂造成很大压力,也正因为缺乏客观性,今年以来实行灵活定价后,钢厂和矿山的合同履行率都不是很高。“现货价格高的时候,矿山不想给,现货价格低的时候,钢厂又想拼命压后船期。”上述人士坦言。

  “现在已经到了铁矿石供需双方理性回归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时候,矿山目前的这种强硬做法不可持久,造成的损失不可挽回。”就此而言,单尚华呼吁,应该将矿石指数与钢材价格指数挂钩,寻求更为公平的定价模式,铁矿石价格应随钢价的波动而波动。

  对于改进定价方式,单尚华表示,经过中方的慎重研究,考虑矿石价格应该与钢材的“一次材”价格挂钩,铁矿石不是最终商品,只通过“一次材”才体现商品价值。“一次材”包括板材、长材等,其成本构成中铁矿石占30%左右,铁矿石价格应随钢价的波动而波动。“一次材”的指数比矿石指数要广泛得多,仅中国就有十几家机构发布,而中钢协的价格指数也涵盖了几乎全部的产品。

  “上下游不公平的局面无法长期存续,用钢价和矿价相挂钩的提议可以平衡这个关系。”我的钢铁网资讯总监徐向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个方案的可操作性没有问题,关键是三大矿山如果仍然处于这样强势的地位,意味着他们让步的可能性比较小,但是中方可以通过加大开发国内矿、整顿国内市场秩序等方法并在博弈中获取主动。从目前情况来看,这个方案将成为后期博弈的重点。

<上一页1 下一页 >

相关新闻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