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May

2010

铁矿石谈判失利 政府协会钢企均需自省

发布时间:2010/5/12 10:01:26878次

据中国矿产资源网报道:

  随着铁矿石季度价模式的尘埃落定,国际铁矿石贸易领域长达30余年的年度长期协议价模式宣告寿终正寝,而此时距离中国加入这一“三大矿山”与“三大需方”(中国、日韩、欧洲)互相博弈“一家定价,其他跟随”的机制仅仅只有5年。5年间,中国铁矿石进口量由两亿余吨蹿升到6.28亿吨,价格截至2009年累计上涨337%,中国钢企每年需要多支付的成本均以数千亿元计!

  中方为何连年一败再败?有人说是三大矿山联手店大欺客,日韩巨头对中国后起之秀心有介蒂,加上华尔街投机力量恶意炒作,将中国逼入死角;也有人说中国“体量太大”屡屡冲击现有国际游戏规则,致其不得不做出修改。然而铁矿石贸易是一个集经济政治因素于一身的综合性问题,铁矿石资源本身从全球来看也并不算稀缺资源。中国是世界的头号买家,而其他买家的力量又相对萎缩,为何国际规则的变革是越来越不利于中国,而不是三大矿山反过来求中国?铁矿石之争的玄机何在?中国又需作出何种反思?希望本组报道对读者有所启发。

  一年以来闹得沸沸扬扬的力拓案,不久前终于有了结果。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胡士泰等人做出一审判决,分别以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侵犯商业秘密罪,数罪并罚,判处4名被告有期徒刑7至14年不等,并处以没收财产和罚金。此案中,有多达20多家国内企业涉嫌向力拓原员工行贿。

  力拓案终结,但我国铁矿石进口困局尚未解决,钢铁企业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4月28日,在中钢协2010年第二次行业信息发布会上,中钢协常务副会长罗冰生透露,由于铁矿石长协价格未确定,而禁止进口的呼吁已经过了1个月,出于对钢厂经营需求的考虑,默许钢厂私下与3大矿山谈判,以一个临时价格进口铁矿石,以保证铁矿石供应和生产需要。这意味着“连卖菜的大妈都关心”(中钢协领导语)的我国铁矿石谈判连续第六年以失败告终。这一输,不仅要让中国钢企至少多付出5000多亿元的成本,同时这种上涨的成本还将通过钢材价格向下游转移,使得我国发生输入性通胀的风险不断加剧。

  面对国际铁矿石垄断程度加深、经济问题政治化,以及我国进口铁矿石秩序混乱、缺少话语权等重重困局,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钢铁分析师赫荣亮指出:铁矿石进口难题,困扰着钢铁企业、政府部门及大众,其中的每个人,都应该反思,在增强我国铁矿石议价能力,解决进口矿石秩序方面,自己可以做什么,不做什么。

  政府需重新审视自身角色定位

  赫荣亮表示,铁矿石进口问题,政府是多重领导。行业主管部门、对外贸易部门的双重管理,各司其职,貌似不搭界,但彼此往往有依赖心理,难以从全局角度出发,只是在部门职责内制定相应政策,导致出现多龙治水,非涝即旱局面。

  另外,政府管理,越位与缺位共存。

  不是谈判桌上的一方,政府不必每次都要站出来表明态度,很多事情可以做,但不必说。政府要完善制度建设,突出执法者的威严。铁矿石进口秩序,政府不是没有出台政策,问题是政策执行不彻底。相关利益博弈太重,依靠现有体制,难以维护铁矿石进口秩序,要引进法律部门,比如力拓事件,不依靠法律介入,无法保护企业的商业秘密。

  保持司法独立,必须设立独立的司法监管机构,来管理铁矿石进口秩序。利益牵涉范围广,干扰因素多,但铁矿石进口制度一旦确定,就要严格执行,做到令行禁止,要规范铁矿石流通秩序,监督管理不能手软。

  行业组织需考虑内部利益关系

  我国的钢铁行业组织,首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经过几番改革,中钢协从官方位置走下来,成为全国性钢铁行业组织。协会100多家会员,涵盖国内钢铁产量的80%以上。

  “但中钢协没有反映出中小钢厂的诉求,不足20%消费量的中小钢厂,利益被漠视,但问题是中小钢厂的‘边际需求’放大后,成了决定铁矿石价格的关键因素。”赫荣亮说。

  他指出,一个组织一旦成型,就很难改变其惯有的思维方式,但要解决矿石问题,解决钢铁产业固有的体制顽疾,中钢协应从中国实际出发,不能忽视中小钢厂的存在,中钢协应考虑,如何从重点代表大型钢厂的利益扩大到代表中国钢铁企业利益,但这个命题,中钢协自己就很矛盾。

  在这几年的铁矿石谈判中,中钢协确实有所失。这种“失”不是指没能为中国争取下更低的长协矿价,而在于没能为中国钢铁行业发展提供较为稳定的成本环境,令2009年度和2010年度铁矿石长协价格“缺失”。价格“缺失”虽没减少我国铁矿石进口量,但对钢企经营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钢厂需考虑扩展矿源方式

  赫荣亮指出,矿石企业不甘于赚取稳定的收益,向现货矿靠拢,长协矿供应机制逐步灵活,矿石企业推出以季度为基础的定价体系方案。普遍认为,铁矿石短期协议定价将出现3大风险,包括钢铁企业的经营风险、

  钢铁行业的产业风险以及信用风险。以后矿石市场波动更为频繁,钢铁企业不仅面临着矿价上行成本压力,铁矿石行情波动加大,短期协议形成后,协议矿也将面临高于现货矿的市场风险。

  保障原料供应,锁定生产成本,降低市场风险,是每个钢企必须完成的任务。传统的铁矿石市场、海运市场格局已变,国际三大矿山步调一致,海运市场垄断加深,钢企只有抱团,才能取暖,才能增强话语权。但目前,无论是海外资源收购,还是采购原料,我国钢铁企业都是散兵游勇、单兵作战。即便是武钢、鞍钢等大企业同样各做各的,鲜有合作也胎死腹中。早在2007年,鞍、宝、武、首4大钢厂合力组建北京钢企联矿产资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准备联手进军海外资源,但至今未见这个资源投资公司签订一份协议,收获一份合同。

<上一页1 下一页 >

相关新闻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