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30457条信息,每页显示10条信息,共3046页。用时:0小时0分0秒281毫秒
TiO2电解制取Ti的热力学研究 董凌燕1,聂新苗1,白晨光1,陈登福1,邱贵宝1 (1.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重庆,400044) 摘要:钛作为一种重要的金属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因此降低钛的生产成本势在必行.TiO2的直接电化学还原法是一种低能耗,无污染的绿色生产新工艺.目前国内外研究较多的制取钛的新工艺有:FFC剑桥法,EMR法和OS法等.通过TiO2电解实验得到了Ti,并进行了相关的热力学分析与计算,证明TiO2的还原是逐级进行的;同时分析了实验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控制方法,为进一步研究TiO2电解制取Ti的机理与工艺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关键词:钛; 二氧化钛; 热力学;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 ......
Trans. Nonferrous Met. Soc. China 29(2019) 2321-2330 Properties of hydrophobic carbon-PTFE composite coating with high corrosion resistance by facile preparation on pure Ti Mei-lian GAO1.2, Xiao-bo... and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PTFE) were prepared on Ti alloy substrate by a simple two-step process of hydrothermal and impregnation. The morphology, composition, hydrophobic and corrosion properties of the composite......
合金活性剂补焊接头微观组织特征, 探讨钛合金焊缝采用活性剂多次补焊的可行性. 结果表明: 涂有活性剂补焊接头各区域结合良好, 热影响区域小且与焊缝区过渡平缓, 没有出现明显分界; 涂活性剂焊缝区晶内组织并未因补焊次数的增加而粗大; 焊缝接头主要元素Ti, Al, Mo, V和Zr均分布均匀, 没有因采用活性剂而出现烧损和偏聚的现象; 室温下补焊焊缝组织由α-Ti组成; 涂活性剂焊缝各补焊区硬度值接...合金进行补焊是可行的, 并可以获得具有理想组织的补焊接头. 2.2 焊缝区的元素分析 为了分析活性剂钛合金补焊接头元素分布, 使用电子探针对三次补焊焊缝区进行线分析测试, 如图6和7所示, 分别为活性剂补焊后焊缝中心区晶内和晶间的元素分析结果. 可以看出, 无论是在晶内或晶间, Ti, Al, Mo, V和Zr这5种主要元素的线分布都较均匀, 没有出现明显的元素偏聚现象, 这说明同......
原位生成TiC颗粒增强Ti基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 陈丽芳1,刘咏1,汤慧萍1,黄愿平2,刘海彦2 (1.中南大学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410083;2.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16) 摘要:采用粉末冶金方法,通过Ti与Cr3C2反应原位生成TiC颗粒增强钛基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等手段对其相组成和显微组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Ti与Cr3C2反应能够原位生成TiC颗粒,生成的TiC颗粒呈多角状,粒度在几十纳米到50 μm范围内;Cr3C2中的Cr固溶在Ti基体中,使基体由α+β两相合金转变成为亚稳态β型钛合金. 关键词:TiC; Ti基复合材料; 显微组织;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 ......
文章编号:1004-0609(2015)08-2057-09 Ti和Zr对铝合金冷金属过渡原位焊接性能的影响 雷玉成,李 雪,崔 剑,胡 超 (江苏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镇江 212013) 摘 要:在冷金属过渡(CMT)焊接5A66铝合金的基础上,分别添加Ti粉和Ti,Zr混合粉末进行原位合金化焊接,研究原位合金化焊接方法对焊接接头的影响.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S),微区 X射线(XRD)以及显微硬度和拉伸力学性能测试对不同工艺条件下的试样进行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分析.结果表明:Ti,Zr在液态熔池中与Al反应,生成细小的Al3Ti,Al3Zr粒子,提高焊缝区的显微硬度,但焊缝中气孔增多.熔合线附近靠母材侧存在等轴晶薄层,原位反应增加等轴晶薄......
Sb掺杂纳米SnO2/多孔Ti电极的制备及其降解甲基橙性能(英文)李广忠1,李纲1,王辉1,向长淑1,庄建东2,刘茜2,汤慧萍11.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金属多孔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2.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高性能陶瓷和超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摘 要:利用热分解方法在多孔钛上制备了Sb掺杂纳米SnO2电极.也研究了该电极降解甲基橙的电化学性能.SEM和XRD测试表明,在多孔钛基体上可获得完整的,无裂缝的涂层.无裂缝的涂层表面由粒径范围在80~230 nm的Sb掺杂SnO2纳米颗粒组成.HRTEM测试结果表明,SnO2纳米颗粒由5~6 nm细小颗粒构成.在其余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强化寿命试验表明,Sb掺杂纳米SnO2/多孔Ti电极的寿命远大于致密钛基体上的电极.Sb掺杂纳米SnO2/多孔Ti电极可将浓度......
碳热还原法制取Ti(C,N)的热力学原理方民宪,陈厚生摘 要:分析了以TiO2为原料,用碳热还原法制取Ti(C,N)的热力学原理.结果表明钛氧化物的还原是逐级进行的,反应过程伴随着相变,当TiO2粉末和C粉末均匀混合时还原碳化反应主要依赖于CO/CO2传质的气固反应,当TiO2颗粒表面被C包膜时主要是碳和钛氧化物之间的固固反应,当TiO2粉末和C粉末混合压球时则两种反应机理均有.升高温度有利于还原进行,钛氧化物的开始还原温度随气相中的CO分压降低而降低.Ti(C,N)中的C,N含量取决于温度和N2压力.关键词:Ti(C,N);碳热还原;热力学;......
Ti掺杂对α-C:H膜组织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彭丽平1,张华芳1,武洪臣1,张晓囡2,马国佳1 (1.北京航空制造研究所,高能束流加工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4;2.哈尔滨工程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摘要:采用磁控溅射沉积万法在钛锚合金基体上制备有Ti与无Ti的类金刚石(DLC)膜,全方位离子注入(PSlI)技术被用来在膜与基体之间形成过渡层,提高膜基界面的附着力.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纳米压痕,摩擦磨损等表征手段比较2种薄膜的化学组成,微结构特征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掺Ti α-C:H膜是含有TiC纳米晶粒的复合膜结构,其中TiC晶粒的大小约是5 nm,掺Ti α-C:H膜的力学性能得到明显改善,硬度被提高到24 GPa左右,而且结合力也明显得到提高.在大气中对样品进行热处理后,再进行摩擦磨损试验,结果表明 Ti 掺杂改善了α-C:H膜的热稳足性......
Ti掺杂对ZrCo贮氚合金中氦行为的影响研究蒋富冬1,张光辉1,熊义富1,唐涛1,桑革1,于荣海2,敬文勇11.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研究所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摘 要:采用掠入射X射线衍射(GIXRD),弹性离子反冲(ERD),氦热解吸(TDS),扫描电镜(SEM)对直流磁控溅射法制备的含氦Zr-Co,Zr-Ti-Co薄膜进行分析,分别得到样品物相,氦的深度和浓度分布,氦热解吸图谱以及热解吸前后的表面形貌.氦热解吸实验曲线反映出Ti的掺杂有利于抑制ZrCo贮氚合金中氦的迁移,聚集和发展,提升相应捕陷位置中氦的释放温度;氦热解吸后,Zr0.8Ti0.2Co薄膜样品的晶界密度相比ZrCo薄膜样品更低,降低减少了氦泡迁移的通道,延缓高温下氦泡迁移合并的趋势,表明掺杂Ti可提升ZrCo合金的固氦能力,对高......
will decrease after HIP process, and will tend to be equaixed structures at local regions. Key words: ZTi600 Ti alloy; high temperature titanium alloy; heat treatment; microstructure; property 纵观国内外铸造钛合金发...文章编号:1004-0609(2010)S1-s0695-04 热处理对ZTi600铸造钛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戚运莲,洪 权,卢亚锋, 杜 宇, 郭 萍,刘 伟,曾立英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西安 710016) 摘 要:研究热等静压及热处理工艺对ZTi600高温铸造钛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退火温度对屈服强度和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