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22250条信息,每页显示10条信息,共2225页。用时:0小时0分0秒302毫秒
铜电解脱铜后液除Ni并制取粗硫酸镍潘霞1,2,何静1,王夏阳1,冯芝勇21. 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2. 阳谷祥光铜业有限公司摘 要:为了解决铜电解液中杂质元素镍的积累问题,采用蒸发结晶工艺除镍并制取粗硫酸镍.考察了蒸发速率,保温时间,冷却温度,冷却速率对产品质量的影响以及反应釜真空度和蒸汽压力对蒸发速率的影响,得到的最优工艺条件为:反应釜真空度70~82k Pa,蒸汽压力0.26~0.34 MPa,脱铜终液蒸发速率275~325 L/h;保温时间10 h;冷却温度35℃,冷却速率40℃/h.在此条件下得到的粗硫酸镍产品Ni含量为20%,镍直收率90%,脱铜后液中镍含量降低了34.81%.关键词:铜电解液;粗硫酸镍;纯化;结晶;成核;反应釜;......
基于Ni中间层的钛与不锈钢电阻点焊李丹1,邱然锋1,2,任柯旭1,石红信1,21. 河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 有色金属共性技术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摘 要:以100μm厚的Ni箔为中间层对钛与不锈钢进行了电阻点焊,观察并分析了接头熔核区域的组织特征,研究了焊接参数对Ti/Ni/SUS304接头熔核尺寸和抗剪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熔核端部外侧界面区Ti侧形成了(α-Ti)和Ti2Ni相,靠近Ni侧形成了Ti Ni化合物;而在熔核区域的Ti侧,不锈钢侧和熔核内部分别观察到了(α-Ti)+TiFe层,(Fe)+TiFe2层和TiFe+TiFe2混合物;焊接接头的抗剪力随焊接电流,焊接时间,电极压力的增大呈先增大后降低的变化趋势,所得接头最大抗剪力约为5.62 kN.关键词:钛;镍;不锈钢......
电极制备方法对球形Ni(OH)2循环伏安特性的影响 沈湘黔1,张翔宇1,危亚辉1,王零森3,彭美勋3 (1.长沙矿冶研究院,湖南,长沙,410012;2.江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镇江,212013;3.中南大学,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410083) 摘要:用镍粉和氢氧化镍压片制备了不同质量的氢氧化镍圆片电极进行不同扫描速度的循环伏安(CV)实验并和粉未微电极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用压片法制得的圆片电极随质量的减小电极可逆性递增.在同一扫描速度下,不同电极的电流密度大致相同.以0.1g Ni+0.03g Ni(OH)2配比制得的圆片电极表现出较好的准可逆特性.鉴于其良好的质量可计量性,这种电极在CV测试中的重复性和可对比性好于粉未微电极. 关键词:可逆性; 循环伏安法; 电极制备; Ni(OH)2;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 ......
SiCp/Al复合材料反射镜坯表面镀镍层的结合分析 张广玉1,国绍文1,赵学增1,李丽波2 (1.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01;2.哈尔滨理工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摘要:SiCp/Al复合材料具有质量轻,导热性能好,高强度,高比模量,热膨胀系数低,耐磨损等优点,在空间轻型反射镜领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在SiCp/Al复合材料表面化学镀镍可以改善其抛光性能.本研究采用实验和分子模拟方法探讨了镀层与SiCp/Al复合材料表面的结合机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镀层的表观形貌,结果表明,镀层均匀致密;采用划痕实验测试镀层的结合强度,其临界载荷Lc大于100N.同时,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从理论上分析镀层与基体的结合状态,并计算出二者的结合能为108.4 KJ·mol-1. 关键词:SiCp/Al复合材料; 化学镀镍; 结合分析; SiCp/Al......
Ni卟啉与ctDNA相互作用的研究郭丽敏,董川山西中医药大学中药与食品工程学院山西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摘 要:合成了水溶性阳离子meso-四(对-甲基吡啶基)卟啉(H2TM PyP)的镍卟啉(Ni(Ⅱ)TM PyP),并通过荧光光谱,荧光偏振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变化以及阴离子猝灭实验研究了Ni(Ⅱ) TM PyP与小牛胸腺DNA(ctDNA)的相互作用,测得二者的结合常数.根据实验结果,推断出Ni(Ⅱ) TMPyP与ctDNA的作用方式受到浓度的影响:Ni(Ⅱ) TMPyP与低浓度ctDNA仅发生外部结合;而Ni(Ⅱ) TMPyP与高浓度的ct DNA发生嵌插作用.关键词:镍卟啉;小牛胸腺DNA;荧光光谱;荧光偏振;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溶液pH控制合成Ni(OH)2花状微球 王志宏1,韦奇1,李群艳1,王汝娜1,娄载亮1 (1.北京工业大学,北京,100124) 摘要:以氢氟酸为溶液中镍离子配位剂,然后加入氨水,调节溶液pH值的同时,作为镍离子补充配位剂,制备了由纳米片花瓣组成的Ni(OH):花状微球.Ni(OH)2花状微球的晶型和微观结构的调控可以简单通过改变溶液pH值来实现.当溶液在7.5≤pH≤8.8范围时,能够得到大量,均匀的Ni(OH)2花状微球.当溶液在7.5≤pH≤8.0范围时,Ni(OH)2微球为a-Hi(OH)2晶型;当溶液在8.0<pH≤8.8范围时,Ni(OH)2微球为a-Ni(OH)2和β-Ni(OH)2的混合晶型.Ni(OH)2花状微球直径在0.6~1.3μm范围内随溶液pH值的变化而变化.Ni(OH)2花状微球由几十个相互连接的纳米片状花瓣组成.纳米片花瓣厚度约60 nm,长度在80......
Ni在Al-TiO2-B2O3粉末机械合金化中的加速效应徐峰1,2,周小平1,2,方锳泽1,21. 湖北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2. 湖北工业大学绿色轻工材料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摘 要:为了制备镍基Al2O3-TiB2金属陶瓷涂层,研究了不同质量分数的Ni对球磨Al-TiO2-B2O3粉末的影响.对球磨后的粉末进行了XRD,SEM,EDS和DSC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加入适量Ni,在机械合金化过程中能够产生加速效应,缩短得到Ni基Al2O3-TiB2金属陶瓷粉体的时间.Ni在机械合金化过程中的加速效应的机制是优先生成了Ni Al化合物,加速了TiO2和B2O3中Ti和B被Al还原出来的反应,促进了化学反应10Al+3TiO2+3B2O3=5Al2O3+3TiB2的进行.关键词:机械合金化......
球形氢氧化镍的微结构形成机制研究 沈湘黔1,危亚辉2,景茂祥1,彭美勋2 (1.江苏大学,材料学院,江苏,镇江,212013;2.长沙矿冶研究院,湖南,长沙,4101012;3.中南大学,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410083) 摘要:通过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技术研究了在连续搅拌反应沉淀-结晶过程中生成的球形氢氧化镍的微结构形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连续搅拌反应器中,小颗粒的聚集为氢氧化镍微粒生长的主要方式,聚集和重结晶过程进而影响球形氢氧化镍颗粒的表面和内部结构;宏观形貌为球形的每一个氢氧化镍微球由纳米片状氢氧化镍沿径向叠砌而成,纳米片状氢氧化镍晶粒之间相互连接形成三维网络结构;氢氧化镍微球表面结构显示由新生纳米晶氢氧化镍自组装聚集特征,同时微球内存在大量的孔隙.具备这种结构的球形氢氧化镍活性物质在Ni-MH电池的充放电过程中可能具有良好的力学稳定性及......
微晶氢氧化镍粉末的制备及性能 杨晓梅1,王军强1,王北平1,张正富1 (1.昆明理工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云南昆明,650093) 摘要: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氢氧化镍粉末,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得到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以XRD和SEM分析了氢氧化镍粉体的相结构和形貌.结果表明,所制得的样品为β-Ni(OH)2.对样品进行恒流充放电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样品具有较好的放电性能,适合于作镍氢电池的正极材料. 关键词:镍电极; Ni(OH)2; 电化学性能;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 ......
铼在镍中的扩散行为研究 王丽娟1,马书伟1,张德堂1,曾强1,郑运荣1 (1.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北京,100095) 摘要:研究了1100~1250℃温度范围铼在镍(γ) 中的扩散行为.用电子探针测定了扩散偶(Ni-1% Re/Ni-5% Re) 在不同温度下扩散后的成分分布曲线.用 Hall 方法计算出铼在镍(γ)中扩散系数,扩散系数与温度的关系如下:D=5.96×10-1exp{-412(kJ/mol)/RT},在 1100~1200℃的温度范围内,Re 在 Ni中扩散缓慢,而在1200℃以上时,Re的扩散速度明显增加.对Re在 Ni中扩散机制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扩散系数 Re Ni 扩散激活能;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