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124条信息,每页显示10条信息,共13页。用时:0小时0分0秒121毫秒
氯化聚乙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孙艳妮1,张润鑫1,冯莺1,赵季若1 (1.青岛科技大学橡,塑材料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42) 摘要:以三氯化铝(AlCl3)作催化剂,将多壁碳纳米管(MWNTS)悬浮在氯仿(CHCl3)溶液中,通过亲电加成反应,对MWNTS进行了侧壁化学修饰,并对化学修饰后的MWNTS作了红外光谱的分析.分别采用机械共混法和溶液共沉淀法制备了CPE/CNTs复合材料,对CPE/CNTs复合材料进行了拉伸性能及流变性能的测试,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CPE/CNTs复合材料拉伸断面的形貌特征.结果表明:CPE/CNTs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随碳纳米管加入量的增加而增大,当碳纳米管的加入量为5份时,其拉伸强度最大,与纯氯化聚乙烯的拉伸强度相比,提高了75%;化学修饰后的碳纳米管在氯化聚乙烯基体中有了较好的分散性和相容性......
溶胶-凝胶法制备复合材料用氧化铝基体及涂层研究 郑文伟1,陈朝辉1,谢征芳1,胡海峰1,肖加余1 (1.国防科技大学材料工程与应用化学系,长沙,410073) 摘要:采用溶胶-凝胶法,分别研究了用三种起始物异丙醇铝[Al(OC3H7i)3],氯化铝(AlCl3·6H2O),硝酸铝[Al(NO3)3·9H2O)],制备碳纤维三维编织物增强复合材料用氧化铝基体及涂层的工艺,考察了三种体系反应物配比,水解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制得的三种溶胶体系性能的影响,获得了较佳的溶胶配制参数;还考察了三种溶胶体系在通常情况下和在编织物中的凝胶化情况,获得了较佳的凝胶化条件;同时还研究了不同条件下三种凝胶的裂解产物及其晶体类型.结果表明,不管经过何种途径,凝胶在经1 260℃裂解后均可获得α-Al2O3. 关键词:溶胶-凝胶法; 氧化铝; 异丙醇铝; 氯化铝; 硝酸铝; 溶胶; 凝胶; 裂解......
沉淀剂对Al2O3-SiO2气凝胶的影响 赵惠忠1,丛培源1 (1.武汉科技大学高温陶瓷与耐火材料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81;2.武汉科技大学纳米材料与技术中心) 摘要:以AlCl3·6H2O和TEOS(Tetraethyl Orthosilicate)为主要原料,分别用NH4OH和(NH4)2CO3作为沉淀剂,采用Sol-Gel法结合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制备出两种Al2O3-SiO2气凝胶,使用TG-DSC,XRD和BET等技术分析了两种气凝胶在热处理过程中的变化.结果表明:用NH4OH作沉淀剂所获气凝胶为一种双相凝胶,其未经热处理时结构中含有AlOOH物相,热处理过程中首先生成过渡相铝硅尖晶石,再生成莫来石.而用(NH4)2CO3为沉淀剂时所获的气凝胶是一种单-双相混合凝胶,其DSC曲线在831.4 ℃处存在着由于Si-O-Al-O键断裂吸热而产生的吸热峰,热处理过程中铝......
ZnAl2O4:Mn光致发光纳米薄膜的制备 杨永德1 (1.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杭州,310018) 摘要:利用喷雾热解技术,在硅片衬底上生长了锰掺杂ZnAl2O4光致发光纳米薄膜.XRD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当AlCl3在Zn(OH)2中的含量高于20%,衬底温度高于100℃时,在衬底上形成ZnAl2O4-ZnO纳米复合薄膜;该复合薄膜经0.1mol/L盐酸处理后,形成ZnAl2O4尖晶石矿纳米薄膜.同时研究了金属锰离子掺杂ZnAl2O4纳米薄膜的光致发光性能,荧光光谱实验结果表明这种利用喷雾热解技术生长的掺锰ZnAl2O4尖晶石纳米薄膜,在525nm附近有一发光带,为Mn2+的4T1(4G)-6A1(6S)跃迁. 关键词:铝酸锌纳米薄膜; 喷雾热解法; 光致发光;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 ......
几种甲基取代的新型可溶性聚芳醚酮醚砜醚酮的合成与表征 盛寿日1,裴学良1,罗秋燕1,霍毅1,宋才生1,刘晓玲1 (1.江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江西,南昌,330027;2.井冈山师范学院化学系,江西,吉安,343009) 摘要:在无水AlCl3及DMF存在下,将4,4′-二(4-氯甲酰苯氧基)二苯砜(SPCl),4,4′-二(3-氯甲酰苯氧基)二苯砜(SMCl)分别与2-甲基二苯醚(o-MDPE)和3-甲基二苯醚(m-MDPE)在1,2-二氯乙烷中进行低温溶液缩聚,合成了4种新型可溶性的甲基取代聚芳醚酮醚砜醚酮(M-PEKESEK).DSC,TG,FT-IR及WAXD等测试表明,4种聚合物均为无定型结构,其玻璃化转变温度(Tg)介于157 ℃~167 ℃,在氮气气氛中5%的热失重温度(Td)均在465 ℃以上,易溶于氯仿和DMF,DMSO等强极性非质子有机溶剂中. 关键词:甲基......
聚醚酮酮/含萘环聚醚酮醚酮酮无规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黎苇1,徐海云1,蔡明中1,宋才生1 (1.江西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江西,南昌,330027) 摘要:在无水AlCl3和NMP存在下,通过对苯二甲酰氯(TPC),二苯醚(DPE)和4,4′-双(α-萘氧基)二苯酮(DNBP)在1,2-二氯乙烷中的低温溶液共缩聚反应,合成了一系列聚醚酮酮/含萘环聚醚酮醚酮酮无规共聚物,并用IR,DSC,TGA和WAXD等方法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共聚物中DNBP含量的增加,其玻璃化转变温度(Tg)逐渐升高,而熔融温度(Tm)则逐渐降低.当共聚物中DNBP含量为10 mol%~30 mol%时,共聚物与PEKK相似为半结晶型聚合物,具有优异的耐热性能和抗溶剂耐化学腐蚀性能. 关键词:聚醚酮酮; 聚醚酮醚酮酮; 无规共聚物; 低温溶液缩聚;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 ......
Lewis酸/碱络合催化剂对(口,恶)唑烷酮合成的研究 殷宁1,亢茂青1,冯月兰1,王心葵1,张亮玫1 (1.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太原,030001) 摘要:采用不同类型的催化剂对双酚A环氧树脂与甲苯二异氰酸酯合成聚(口,恶)唑烷酮(POX)的反应进行了研究.反应产物用红外光谱跟踪检测.重点考察了路易斯酸/碱络合物催化剂的类型,制备方法,络合比及催化剂的用量等对(口,恶)唑烷酮(OX)成环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由AlCl3·HMPA3组成的路易斯酸/碱络合催化剂对OX环的合成显示出极好的催化活性.且采用溶剂法(B)制备的催化剂其反应活性优于非溶剂法(A)制备的催化剂,催化剂最佳的L-酸/L-碱的配比为1/3,催化剂的含量为1%(反应物). 关键词:(口,恶)唑烷酮合成; 络合催化剂; 协同效应; 红外光谱;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 ......
焙烧温度对铝层柱蒙脱土热稳定性和水热稳定性的影响 鲍晓军1,王永刚2,王廷海1,许鸿雁1,李富平3 (1.中国石油大学,CNPC催化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2.中国矿业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北京,100083;3.河北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河北,唐山,063009) 摘要:以钠基蒙脱土(Na-MMT)和AlCl3为原料,用离子交换法制备了铝层柱蒙脱土(Al-MMT).通过粉末X射线衍射(XRD),热重法(TG),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傅利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测试手段研究了材料热稳定性,水热稳定性及柱化机理.经过500 ℃高温焙烧后,交联剂经脱水或脱羟基释放出质子攻击蒙脱土四面体层中Si-O-AlⅣ键,硅氧四面体和铝氧四面体发生翻转,与交联剂发生反应生成共价键,形成稳定的层柱黏土材料.在700 ℃高温下,Al-MMT材料不仅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而且具有较好......
溶气-柱浮选技术处理含Cr(Ⅵ)废水的研究 李小兵1,刘炯天1,王永田1,王兴涌1 (1.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江苏,徐州,221008) 摘要:结合溶气气浮技术和柱浮选技术的优点,提出用溶气-柱浮选技术处理含Cr(Ⅵ)废水的思路.采用φ50 mm的浮选柱,通过特制的溶气释放器在柱体内产生微泡.介绍了该技术的工艺流程及原理.采用水合肼(N2H4·H2O)为还原剂,AlCl3为絮凝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表面活性剂,考察了废水pH控制,溶气压力,回流比,絮凝剂及表面活性剂浓度对浮选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优化操作参数的条件下,处理效果很好,废水中Cr(Ⅵ)的去除率达98%以上. 关键词:溶气-柱浮选; 废水处理; 含Cr(Ⅵ)废水; 浮选柱;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 ......
互换电极电解法快速制备高Al13含量的聚合氯化铝 王连军1,叶群峰2,李小忠2 (1.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南京,210094;2.浙江师范大学,生化学院,金华,321004) 摘要:以AlCl3为原料,采用互换电极电解法制备高Al13含量的聚合氯化铝.本工作对电解过程中Al13的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并研究了电解电压,Al3+的初始浓度,电解液的循环搅拌速度和阴阳电极的互换频率对Al13的合成速度,Al13占总铝的比率及电解所需时间的影响,得出了电解法制备Al13的最佳工艺条件:电极互换频率为1次·min-1,电解液中Al3+的初始浓度为0.5000mol·L-1,电解电压为12V和0.5L·min-1的电解液循环搅拌速度,在此条件下电解125min可制得碱化度为82.0%,Al13占总铝的比率达91.2%的液体产品. 关键词:Al13; 合成速度; 电解制备; 电极互换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