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150条信息,每页显示10条信息,共15页。用时:0小时0分0秒740毫秒
状"凸起,镀层的细微形貌为"山脊状",这是镍晶体生长呈现出的晶面特征. 值得注意的是,试样2-1中的氢气分压(65%)高于试样2-2中的氢气分压(50%),前者得到Ni/C颗粒镀层的均匀性较后者有大幅提高.而试样1-3中的氢气分压为100%,得到复合颗粒的镍镀层镀覆效果却并不理想.这说明在搅拌方式及搅拌速率一定条件下,对于镀覆均匀性的提高来说,氢气分压不是越高越好.可能的原因及机理将在3.3节中...下降.从压力下降的速度可以判断出反应进行的快慢.氢气压力下降的越快,氢气消耗得越快,包覆反应速率越快.据此从图7中可以看出,制备试样2-2,2-1和1-3时的反应速率依次增加.这是因为在总压恒定的条件下,气相向液相扩散的速率保持一定.氢气分压越高,单位时间内进入液相的氢气量越多,包覆反应速率越快.制备试样2-2,2-1和1-3时的氢气分压分别为50%,67%和100%,所以三者的反应速率依次加快......
载初期,轴压比大的构件具有较大初始刚度,但在组合件屈服之后,刚度退化曲线出现差异,表现为轴压比越大,刚度退化速率越快,但总体上,在试件屈服后,所有试件刚度退化均缓慢,说明在加载后期,蜂窝钢梁开始成为主要受力部件,导致试件表现出良好的抗震性能. 3) 对于梁铰破坏的试件(如RCS-N1,RCS-N2,RCS-N3和RCS-N6)来说,在加载过程中组合件整体刚度都大于发生构造破坏的试件(RCS-N4和...]确定,具体计算方法如图14所示,将试验与有限元计算结果整理见表6和表7. 图14 能量等值法 Fig. 14 Energy equivalence method 由表6可知:对于梁铰破坏的试件,随着轴压比提高,试件RCS-N6的延性由5.25降低到RCS-N3的4.11,延性降低21.7%,说明轴压比越高,构件的延性越低,而且根据文献[14-15],其延性普遍在2~4之间,而本试验组合件延性都......
.图2所示为试样剪切前后形状.由图2可见:试样在轴向和径向都发生了很大变形,整个试样有明显的鼓胀如图2(b),通过量测,围压越小鼓胀越大.试样破坏时形态为破裂带而非破裂面,与主应力成45°角,图2(b)所示的2条线之间. 2.2 堆积碎石土压硬性分析 压硬性是土体的变形特性之一,堆积碎石土同样具有这种变形特性,主要表现为应变硬化或应变软化. 图3所示为在不同质量密度和围压情况下的主应力差-轴向应变关系.由图3可见:1) 在含水率不变,含石量变化的情况下,随着轴向应变的增大,曲线几乎没有线性变化阶段,即试样从开始受到轴向荷载时,几乎没有弹性变形而很快进入塑性变形阶段.2) 整个应力-应变曲线有明显的台阶状(硬化增强),这与丁秀丽等[14]研究结果一致.围压越小,台阶状越明显(图3(a),以P=20%,w=11%为例),且围压为100 kPa,含石量为20%时尤为突出(图3(b......
时,参数K2i越大即土体结构屈服应力越大,超静孔压越小,土体固结过程发展越快;参数K2i=100 kPa时,t=363.6 d对应的超静孔压比t=180.99 d时大,是因为结构屈服应力参数较小,在土体发生屈服后,孔隙比减小,渗透系数减小,而此时外荷载仍在增大,超静孔压不能及时消散,导致超静孔压增大. 图8 不同结构屈服应力下超静孔压等时曲线 Fig. 8 ...(a)可见:单面排水条件下,在固结初始阶段,当t=164 d时,第1层土渗透指数Ck1越大,第1层土上部超静孔压减小,应力消散速率增大,但第1层土下部和第2层土超静孔压增大,应力消散速率减小;当t=329 d和497 d时,土层中随着Ck1增大,超静孔压减小,超静孔压消散速率增大;随土中Ck1增大,超静孔压消散速率总体呈现增大的趋势.由图10(b)可见:在双面排水条件下,在固结过程初期,第1层土渗透指数......
区域移动了一些. 因为Ef与氢化物的稳定性有密切的联系, Ef越低, 吸氢压越小, 氢化物稳定性越好[15]. VH, VH2的费米能级Ef计算结果分别为: -1.79eV, -0.12eV. 即VH的费米能级比VH2的费米能级低, 所以VH比VH2更稳定. 因为Ef与氢化物的稳定性有密切的联系, Ef越低, 吸氢压越小, 氢化物稳定性越好[15]. VH, VH2的费米能级Ef 计算结果分别为...VH2两种不同类型的氢化物, 在P-C-T曲线上出现两个相应的压力平台. V基固溶体合金具有贮氢量大(约3.8%)的特点, 其气态吸放氢特性早在20世纪70年代已进行系统研究. 研究表明, 尽管由于V基固溶体氢化生成的VH型氢化物过于稳定而无法利用, 但就高平台对应的VH2→VH+H吸放氢特性来看, 合金的可逆贮氢量可达1.9%左右, 仍大于AB5, AB2型贮氢材料. 钒基固溶体的吸氢量与固溶体中V......
生成自由能; pCO, pN2分别为CO, N2的分压; R为气体常数, T为温度. 由ΔGT=0可计算反应平衡温度, 它与CO, N2的分压有关. 当CO的分压越小, N2的分压越大, 则反应开始温度越低. 由于反应气氛为流动氮气, 故可认为pN2=100 kPa. 表2列出了不同CO分压下计算的反应平衡温度. 为方便起见, 计算采用标准生成自由能, AlN, Al2O3, CO的标准生成自由能数据取自文献 [ 8] , 如表3所列, 单质C, N2 的生成自由能取为零. 表2 不同CO分压下反应平衡温度 Table 2 Equilibrium temperatures at different pressures of CO pCO/kPa T/K 100 1......
150,1 200和1 250 K恒温蒸馏2 h,考察蒸馏温度对Pb脱除率及蒸余物中Pt和Pd含量(质量分数,下同)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 由图2可知:在相同的真空度及蒸馏时间下,随着温度升高,Pb脱除率及蒸余物中Pt和Pd含量都增大.这是因为温度越高,Pb的饱和蒸汽压越大,从而使Pb更容易脱除.在真空度为30 Pa,蒸馏时间2 h条件下,温度为1 250 K时分离效果较好,Pb脱除率可达...可以看出:随着压力的降低,Pb脱除率及蒸余物中Pt和Pd含量都逐渐增大.在相同的温度下,残压越小,残留气体分子越少,Pb蒸汽分子与残留气体分子间的碰撞次数也就越少,有利于Pb的蒸馏.为使Pt和Pd得到较好的富集效果,应尽量保持较高的真空度. 2.1.4 1次蒸馏产物的XRD分析 采用Rigaku-TTRⅢ X线衍射仪(日本理学电机株式会社)分析1次蒸馏原料及部分产物,结果如图5......
采用原煤作为催化剂同石油焦共同气化的技术[1-6].高压密相气力输送作为干煤粉气流床大规模气化过程加压入炉的关键技术之一,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相关研究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获得了不同的物料种类,粒径分布以及物料含水率等因素对输送特性的影响规律[7-11].然而,这些研究大多针对单一粉体物料的输送,关于石油焦及石油焦和原煤的混合物料输送的研究较少[12-14].本文作者在东南大学自主搭建压力...量流量Gs逐渐增大.在气力输送过程中,输送总差压即为整个输送过程的动力源,总差压提供了物料和载气的两相流克服阻力的基本动力.在输送过程中载气的动能和势能转化为物料的动能并克服流动的阻力,总差压越大,单位时间内物料获得的能量越大,故质量流量越大.在总压降相同的条件下,输送量由小到大顺序为:石油焦1号,石油焦2号,无烟煤1号,无烟煤2号.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同种物料,粗物料的输送量总是小于细物料的输送量......
(εa≥1.3%);围压越大,试件越早进入塑性阶段,其弹性阶段的曲线斜率越大.3种围压下试验曲线最大轴应变对应的最大偏应力分别为2.21,2.95和3.41 MPa,而数值模拟结果分别为2.44,2.98和3.60 MPa,产生这种误差的原因主要是颗粒粒径以及颗粒分布的影响.从细观角度分析,粗粒土试件在剪切过程中随着围压增大,颗粒间咬合作用增强,限制颗粒发生翻越及滚动,达到与低围压相同的变形时需要...11可知:在不同围压下,颗粒间黏结破坏数量增长趋势具有相似性,在高围压下,试件的黏结破坏点出现较早,应变约为0.25%时黏结破坏已出现;在低围压下,试件因体积缩小而增加的强度小于因黏结破坏而减小的强度,试件表现为应变软化;在高围压下,试件由剪切而产生的强度增加量大于黏结破坏产生的强度减小量,表现为应变硬化.由图12可知:压实度越大,其黏结破坏点出现越早,当压实度为91%时,黏结破坏点在应变为1.8......
数增加而逐渐减小.图3所示为在不同冻融循环数和围压下试样不排水抗剪强度减小率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变化规律.由图3可知:冻融循环对不排水抗剪强度的影响程度随有效固结压力增大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围压为150 kPa条件除外).其原因在于:有效固结压力与土体屈服压力之比越大,则土体压缩性越大,由此冻融循环前后试样固结程度的差异越小. 2.2 孔隙水压力特征 在不排水条件下孔隙水压力的发生与发展是饱....当围压为50 kPa时,孔隙水压力迅速上升达到极限值,然后降为负值,表现为超固结土剪胀特性.围压越高,孔隙水压力极限值越大,对应的偏应力峰值越大(与图2的应力-应变曲线相对应);同时,孔隙水压力趋于稳定时对应的应变也增大. 由图5(b)可知:冻融循环1次后试样在不同围压下的孔隙水压力-应变曲线均有所上升.低围压下孔隙水压力的发展规律为先增大,后轻微减小,再增大;而当围压为300和400 kPa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