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429条信息,每页显示10条信息,共43页。用时:0小时0分0秒320毫秒
稀土对X80管线钢中铌元素赋存状态的影响刘宏亮1,刘承军1,王云盛2,李春龙2,姜茂发11. 东北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2. 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摘 要:采用真空感应炉冶炼制备添加微量稀土的X80管线钢,通过FactSage软件计算,不同温度时效处理后显微硬度的测量,结合微观组织分析,研究加热过程中稀土对铌溶解行为的影响;利用MMS-200热模拟试验机测定PTT曲线,研究稀土对铌应变诱导析出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微合金促进X80管线钢奥氏体中铌溶解,抑制奥氏体中铌应变诱导析出,但稀土微合金增加了铌元素在铁素体中沉淀析出量,理论上可部分替代钢中的钒元素.关键词:稀土;铌;X80管线钢;析出相;......
TiO2和SiO2活性剂对LD10钨极氩弧焊接头性能的影响张勇,姜海峰,綦秀玲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摘 要:为提高高强铝合金钨极氩弧焊的效率,以LD10铝合金为研究对象,将TiO2,SiO2作为活性剂涂敷在试件表面,采用TIG方式进行焊接.研究TiO2,SiO2作为活性剂对焊缝深宽比,显微组织和接头显微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剂的涂敷均会使焊缝熔宽增加,熔深加大;添加SiO2活性剂焊件的焊缝和热影响区硬度低于常规焊接件,添加TiO2活性剂焊件的焊缝硬度低于常规焊接件,但TiO2活性剂焊件焊接热影响区的硬度高于常规焊接件.关键词:LD10;TiO2;SiO2;深宽比;硬度;......
Al2O3-TiO2两种硬质涂层.以喷涂电流,喷涂电压,喷涂距离为试验参数进行正交试验,采用MH-6型显微硬度仪和HSR-2M往复摩擦磨损试验机测试了涂层的显微硬度和磨损质量,通过对显微硬度的极差和方差分析,确定了影响涂层显微硬度的主次因素和显著因素,优化了喷涂工艺参数.结果表明,Al2O3-TiO2涂层的硬度982.0 HV,摩擦系数平均值为0.41~0.45,磨损量平均为0.89~0.93 mg;Al2O3涂层的硬度1446.2 HV,摩擦系数平均值为0.32~0.35,磨损量平均为0.58~0.62 mg.Al2O3涂层的性能较好,优化工艺参数为:电流为600 A,电压为65 V,喷涂距离为110 mm,预热温度为200℃.关键词:H13钢;压铸模;等离子喷涂;表面处理;......
钛-铝双丝超音速电弧喷涂层显微硬度特性研究 李平1,王汉功1,郭锋1 (1.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西安,710025) 摘要:利用SAS-Ⅱ型超音速电弧喷涂设备,工业级钛,铝丝材在LY12铝合金基体上制备了钛铝复合涂层,并对其显微硬度进行了测定.根据均匀设计实验方案和二次多项式逐步回归分析,获得了实验范围内,显著水平为0.002,相关系数为0.98的钛铝超音速电弧喷涂涂层显微硬度与喷涂电压,喷涂电流和喷涂距离的关系式.进一步分析表明:当喷涂电流较小时,随喷涂电压的增大,涂层的硬度逐渐下降;当喷涂电流较大时,随电压的增大,涂层的硬度随之增大,而且喷涂电流越大,其硬度的上升速度越快.而喷涂距离对涂层显微硬度的影响呈弱线性递增的关系. 关键词:钛一铝; 超音速; 电弧喷涂; 显微硬度; 均匀设计;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 ......
激光喷丸对7075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接头的影响 李杰1 (1.西安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西安,710021) 摘要:以7075铝合金试样的搅拌摩擦焊接头为对象,利用激光喷丸和常规喷丸工艺对其进行后续处理,通过试验对比分析了激光喷丸工艺对表面粗糙度,显微硬度,接头残余应力,裂纹扩展,疲劳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激光喷丸处理的搅拌摩擦焊接头的表面粗糙度远小于常规喷丸处理的接头表面,而对接头显微硬度的影响差异不大.激光喷丸可改变接头的残余应力分布,是增强搅拌摩擦焊接头抗疲劳性的有效方法,对其他焊接接头及构件的激光喷丸处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激光喷丸; 搅拌摩擦焊接头; 抗疲劳性能; Laser peen; Friction stir welding joints; Fatigue performance;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 ......
锌表面稀土化学钝化及耐蚀性研究 陈庆华1,龙晋明1,司云森1,杨宁1 (1.昆明理工大学材料与冶金工程学院,昆明,650093) 摘要:采用三价铈盐对锌进行化学钝化处理,研究了有关工艺参数对锌表面稀土转化膜耐蚀性的影响,测量了钝化过程中试样的交流阻抗谱(EIS)和表面显微硬度的变化,探讨了稀土转化膜的形成机理,并对成膜动力学进行了分析.随着钝化液的铈盐浓度,pH值,温度和处理时间的增加,稀土转化膜的耐蚀性也相应提高,一定条件下可达到或优于铬酸盐钝化的防蚀性能.稀土钝化成膜反应动力学符合 Arrhenius 方程,反应活化能约为 64.8 kJ/mol. 关键词:锌; 无铬钝化; 稀土转化膜; 耐蚀性;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 ......
喷射电沉积Cu-Al2O3复合电铸层性能研究 黄因慧1,陈劲松1,田宗军1,刘志东1 (1.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南京,210016) 摘要:利用喷射电沉积工艺制备了Cu-Al2O3纳米复合铸层,分析了纳米Al2O3颗粒添加量,阴极电流密度以及电铸液喷射速度对复合电铸层中纳米颗粒复合量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SEM)及其附带的能谱仪(EDS)对复合电铸层的微观形貌和铸层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复合电铸层中纳米颗粒复合量对其显微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铜沉积层具有纳米晶微观结构,平均晶粒尺寸约为50 nm;纳米Al2O3颗粒在沉积层中的复合量可达14.43(at%);纳米复合铸层的显微硬度有明显提高,约为普通粗铜的10.5倍. 关键词:喷射电沉积; 纳米复合铸层; 性能; 显微硬度; 电流密度; 喷射速度;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 ......
金属Cu纳米晶体的显微硬度及微结构研究 唐永建1,杨世源2,吴卫东1,黎军1,楚广1,罗江山1,刘伟2 (1.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四川,绵阳,621900;2.西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四川,绵阳,621010;3.中南大学,冶金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83) 摘要:为了研究自悬浮-模压法制备的纳米金属晶体材料的有关性能及微观结构特征,采用自悬浮定向流技术制备出纳米Cu粉,经过常温模压得到金属Cu纳米晶体材料,测试了样品的室温显微硬度,并探讨了不同的压制工艺对金属Cu纳米晶体材料显微硬度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谱和正电子湮没技术分别分析了纳米Cu晶体的平均晶粒尺寸和其内部的孔隙状态.研究结果表明:金属Cu纳米晶体的平均晶粒尺寸为25 nm,显微硬度随压制工艺而变化,达1.55~1.90GPa,为粗晶Cu的3~4倍;材料内部缺陷大部分为单空位和空位......
7A52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接头特征分析 王卫欣1,张平2,赵军军1 (1.装甲兵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北京,100072;2.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表面工程研究所,北京,100072) 摘要:通过7A52铝合金的搅拌摩擦焊试验,分析讨论了其焊接接头特征.试验中有目的地选择了几种不同的工艺规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焊接接头横截面宏观结构特征表现为焊核区的"洋葱环"和热-机械影响区的塑性流线变形,洋葱环的环间距随着距焊缝中心距离的增大而减小;表面的宏观结构特征表现为半圆环带,环间距与搅拌头旋转速度和焊接速度有关.此外,还讨论了搅拌头旋转速度和焊接速度对焊接接头力学性能影响.接头显微硬度的最低值出现在焊接热影响区而不在焊核区,主要是焊核区经过动态再结晶形成了细小的等轴晶所致. 关键词:搅拌摩擦焊; 7A52铝合金; 洋葱环; 半圆环带; 显微硬度;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 ......
基于切削热-力耦合效应的表面强化技术及其工艺试验研究 王西彬1,赵文祥1,龙震海1 (1.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北京,100081) 摘要:经过对超高强度钢工件高速切削加工表面质量的系统研究,发现在某种特定的切削条件下,工件表面质量将会发生显著改变.该变化不仅表现为表面特征的大幅改善,如表面粗糙度可以控制在0.4μm以下,无宏观裂纹发生等,还表现为表层及次表层显微硬度的明显提高,最大残余压应力深度的大幅增加(达到0.35 mm)以及表面耐磨性能的显著增强等.研究结果表明,合理的切削工艺将极有可能成为一种能够在获得工件结构形状与精度指标的同时,对加工表面表层,次表层的组织特性与工件使用性能产生积极影响的表面强化手段. 关键词:热-力耦合; 表面强化; 高速切削; 残余应力场;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