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18260条信息,每页显示10条信息,共1826页。用时:0小时0分0秒359毫秒
稀土对复合表面处理H13钢耐磨性和高温抗氧化性的影响 胡正前1,张文华1 (1.武汉工业大学机电科学与工程学院,武汉,430070) 摘要: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分析和X射线结构分析方法,研究了H13钢在无毒盐浴中添加CeO2进行液体硫氮碳共渗,然后再进行氧化处理的复合工艺中,稀土对改善H13钢耐磨性和高温抗氧化性所起的作用.结果表明,添加稀土元素的复合表面处理可以使钢的耐磨性和高温抗氧化性显著提高.稀土的作用机制在于: 细化渗层中氮碳化物,改善氮碳化物的分布状况,增强氧化膜与相邻相之间结合力及缓解热应力. 关键词:稀土; 模具钢; 硫氮碳共渗; 耐磨性; 高温抗氧化性; [全文......
室温下以Gemini表面活性剂为模板剂合成介孔TiO2 武胜岩1,岂兴红1,张文辉2,邓凤萍2,李岳2 (1.长春理工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长春,130022;2.长春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长春,130022) 摘要:采用双子型季铵盐类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溴代Gemini1231做模板剂,用溶胶-凝胶(sol-gel)法在室温合成了介孔TiO2材料,用TG-DTA,XRD,N2吸附-脱附,TEM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用该模板剂合成的介孔TiO2材料,合适的煅烧温度为480℃,其比表面积可达383.8m2/g,最可几孔径为5.8nm,广角XRD测试发现较强的锐钛矿型特征峰,而未发现......
CaCO3/SiO2复合粒子涂层的表面结构及其疏水性能研究 杨卓如1,程江1,杨金鑫1,郑大锋1,皮丕辉1,文秀芳1 (1.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广州,510640) 摘要:以机械高速搅拌法制备了具有草莓结构的CaCO3/SiO2复合粒子,并对其进行了表面修饰改性.利用聚硅氧烷的自组装功能,将制备的复合粒子与硅氧烷一起制备了具有"荷叶效应"的超疏水涂层,静态水接触角达169°,滚动角约为2°.通过扫描电镜观察涂层的表面微观形貌,发现该涂层具有微米-纳米相结合的双层粗糙结构.微米凸起的粒径在2~3μm左右,纳米凸起的粒径约为200nm左右,与荷叶具有类似的结构排布方式.通过原子力显......
铝合金表面氧化锆等离子体电解氧化涂层的制备及形成机理研究 宋力昕1,都徽1,辛世刚1,赵荣根1 (1.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特种无机涂层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50) 摘要:采用等离子体电解氧化方法在铝合金表面制备了氧化锆涂层,电解液为包含Zr(OH)4颗粒的碱性溶液.涂层的组成,结构通过XRD, EPMA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涂层主要由t-ZrO2,m-ZrO2,α-Al2O3和γ-Al2O3组成,t-ZrO2为涂层的主晶相,分布在涂层表面,而α-Al2O3出现在涂层的内侧.涂层表面呈颗粒状,颗粒尺寸约为1~2μm.在氧化过程中,Zr(OH)4颗粒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等离子体放......
炭/炭复合材料表面预炭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李克智1,付前刚1,张雨雷1,李贺军1,欧阳海波1 (1.西北工业大学,炭/炭复合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西安,710072) 摘要:为在炭/炭复合材料表面制备C/SiC浓度梯度高温抗氧化涂层,预先用料浆涂刷-高温处理工艺在其表面制备了预炭层.借助XRD,Raman和SEM等测试手段对所制备预炭层的组织结构和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讨论了不同的原料配比和炭化温度对预炭层结构的影响,并对预炭层与基体的结合性能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预炭层结构致密,与基体具有较好的结合性能,其结合强度可达10.95MPa.不同的原料配比和炭化温度影响了炭层序态结......
CuO+ZnO/CeO2/Al2O3水煤气变换活性及其表面形貌网络特征分析 章启贤1,张毅超1,张兆春1 (1.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200072) 摘要:以3 mm Al2O3作为主载体,采用浸渍与焙烧工艺,制备水煤气低温变换催化剂:CuO+ZnO/CeO2/Al2O3.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Raman散射光谱分别对催化剂的化学组成,表面形貌以及表面元素键合状态进行表征;对催化剂的水煤气变换反应(WGSR)活性进行测试.在对催化剂表面形貌进行数据挖掘的基础上,利用复杂网络方法对催化剂的表面形貌进行网络建模,并对其网络拓扑参数和同步性进行了计算......
改进Sol-Gel法制备Y掺杂BST薄膜表面结构及介电性能研究 傅向军1,田忠1,王洪全1,张佳1,廖家轩1,潘笑风1 (1.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学技术研究院,成都,610054) 摘要:通过在溶胶前驱液中添加聚乙烯吡咯烷酮和在底电极Pt上形成界面仔晶层,对溶胶-凝胶(Sol-Gel)法进行了改进,并以此在Pt/Ti/SiO2/Si上制备了钇(Y)掺杂和非掺杂的Ba0.6Sr0.4TiO3(BST)薄膜,研究了薄膜的表面结构和介电调谐性能.X射线光电子能谱表明,BST薄膜表面元素都以两种或三种化学态出现,一种对应钙钛矿结构,其余的对应非钙钛矿结构.和非掺杂相比,除了Ti2p外,Y掺杂对B......
有机表面修饰温度对纳米二氧化钛微结构的影响 王茂华1,汪信2,李为民1,丁永红1,姚超2,陆路德2 (1.江苏工业学院,化工系,常州,213164;2.南京理工大学,软化学与功能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4) 摘要:首先制备出纳米二氧化钛水分散液, 然后通过蒸馏的方法, 把纳米二氧化钛粒子由水分散液转移到溶有硬脂酸的甲苯溶液中, 以确保纳米二氧化钛在有机相中进行表面修饰. 然后升温到不同的温度, 利用硬脂酸对纳米二氧化钛进行有机表面修饰, 研究了有机表面修饰温度对纳米二氧化钛微结构的影响. 采用红外光谱(FT-IR),X 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热分析(TG-DTG),X ......
生物模板法制备具有特殊表面形貌的二氧化硅中空微球 曹丰1,管自生1,李东旭1 (1.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09) 摘要:利用油菜花粉作为生物模板,通过溶胶在花粉颗粒表面包裹,再经高温烧结去除花粉颗粒的方法制备了具有特殊表面形貌的二氧化硅中空微球. 并通过调节溶胶中醇盐与水的比例,实现了不同表面形貌的二氧化硅中空微球的制备. 利用差热(DSC),热重(TG),X射线能谱仪(ED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对花粉颗粒和所制备的二氧化硅中空微球进行了表征,并对不同表面形貌的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 结果表明,花粉内壁在200℃时即可完全消除......
偏压对磁控溅射ZnO薄膜的成核机制及表面形貌演化动力学的影响 谷建峰1,付伟佳1,张庆瑜1,刘志文1,刘明1 (1.大连理工大学,三束材料改性重点实验室,大连,116024) 摘要:利用反应射频磁控溅射技术,通过对基体施加负偏压溅射ZnO薄膜,探讨了固定偏压下ZnO薄膜的表面形貌随沉积时间的演化以及不同偏压对ZnO薄膜表面形貌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在-100V的偏压下,随着沉积时间的增加,ZnO薄膜的表面岛尺寸不断减小,密度逐渐变大. ZnO在基片表面成核过程中的本征缺陷成核阶段和轰击缺陷成核阶段的生长指数分别为(0.45±0.03)和(0.22±0.04),低速率成核过程基本消失;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