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113条信息,每页显示10条信息,共12页。用时:0小时0分0秒743毫秒
.YANG等[5]研究了均匀化处理对Mg-9Gd-3Y-0.5Zr合金热变形能力和动态再结晶的影响.与铸态合金相比,T4态合金具有较高的流动应力和应变硬化速率,更复杂的变形组织和较低的动态再结晶Avrami指数,但铸态合金中共晶质点提供了除晶界之外的更多形核位置.邓子玉等[6]结合热加工图研究了变形镁合金AZ80的高温流动行为,确定了高温变形时的最佳工艺参数,建立了AZ80的流动应力模型,提出了影响变...应变的增加而急剧上升,随后上升速率逐渐减慢,达到峰值后逐渐下降,当变形至一定真应变后,应力值大小基本保持不变.热变形过程实质上是形变硬化和动态软化交替进行的过程,层错能较低的镁合金其动态软化的主要方式是动态再结 晶[7].在变形初始阶段,因塑性变形位错产生塞积并繁殖,加工硬化明显,此时并没有发生动态再结晶;随着真应变的增大,位错密度升高,原子贮能提高,再结晶的驱动力增大,有利于动态再结晶的进行,软......
效后合金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差异.结果表明:与人工时效相比,时效成形过程中,由于应力的存在,使得合金在时效成形后晶粒被进一步压扁拉长,晶内沉淀相由点状变为长条状且呈现出一定的方向性,同时,其位错形态由位错圈或蜷线位错向长直态位错转变.时效成形后,合金的拉伸性能和断裂韧性均比人工时效时的略有降低,回弹率随预弯半径的增大而增大.预弯半径的变化对沉淀相的尺寸和数量以及时效成形后合金的力学性能均无明显影响. 关键词:2A12铝合金;时效成形;回弹;应力位向效应;力学性能 中图分类号:TG306 文献标志码:A Age forming of 2A12 aluminum alloy with different prebending radii ZHAO Fei1, ZHOU Wen-long1, SUN......
,TC21钛合金属于高层错能合金,形变的主要机制是滑移,在形变时位错因交互作用而群集成高密度的组态-- 三维形态近似等轴的位错胞状结构(见图5(a)),胞内位错稀疏,而胞与胞之间则是由位错缠结构成漫散胞壁(如图5(a)中箭头所示),这种组织结构是由于高温时未及时发生充分回复,快速冷却而保留下的,属于亚晶形成的前期孕育阶段.图5(b)和(c)则是典型的动态回复的结果,在回复过程中,胞内位错逐渐减少,胞壁的位错重新排列和抵消,使胞壁减薄而逐渐变锋锐,最终转化为亚晶.当片层α厚度为500 nm左右,即与位错胞尺寸相当时,在片层α厚度方向由1个位错胞组成,又由于高温回复多边化过程,散漫的胞壁逐渐平直形成亚晶界,将片层α分割成"竹节状",如图5(b)所示.从图5(c)中可以看出,当片层α厚度增至1 100 nm左右时,片层α厚度方向由几个亚晶粒组成.钛合金属于高层错合金,在高温变形过程中动态回复过程往往比......
断裂及其与基体界面的脱离,也有助于提高镁合金的强度.另外,非平衡快速凝固形成了过饱度大的α固溶体,增加了晶格畸变,使塑性变形时位错,孪晶运动的阻力增加,也大大提高镁合金的强度.因此,等离子束重熔处理在显著地提高了镁合金重熔层的强度和硬度的同时,还可以改善塑性和韧性. 4 结论 1) 利用等离子束对AZ91D镁合金表面进行重熔处理,重熔层仍由α-Mg和β-Mg17Al12两相组成,但与基...金表面的成分或组织,来提高耐磨耐蚀性.目前,镁合金的表面处理方法主要有激光处理[2-6],微弧氧化[7-8],金属镀层[9],气相沉积[10]和有机涂层[11]等.其中,微弧氧化技术具有工艺简单,清洁无污染,膜层均匀质硬,综合性能高,是镁合金表面处理的研究热点之一.蒋百灵等[12]研究镁合金表面微弧氧化陶瓷层的显微缺陷,相组成及耐蚀性,发现短时间微弧氧化处理有利于制备以非晶相为主的致密无缺陷的耐蚀......
变形温度和塑性变形机制的影响.ION等[10]认为镁合金的晶界扩散速度较快,在亚晶上堆积的位错能够被晶界吸收,从而加速动态再结晶过程.因此,镁合金动态再结晶与变形温度,变形速度,变形程度以及原始晶粒组织密切相关.李树海等[11]发现,铸轧AZ31B镁板在温度为100 ℃,应变速率为10-3 s-1的条件下压缩变形时,合金中产生大量孪晶并且有动态再结晶晶粒,通过TEM表明AZ31B镁合金低温孪生动态...)观察位错和二相粒子的形态和分布. 表2 拉伸试验参数 Table 2 Tensile tests parameters 2 结果与分析 2.1 显微组织 图2所示为所研究的铸轧AZ31镁合金的原始显微组织,由尺寸不均匀的等轴晶粒组成,在部分晶粒内存在孪晶.原始组织的平均晶粒尺寸约为d ≈10.11 μm. 在350 ℃拉伸至不同应变时,材料在......
层错能金属,在高温变形过程中易通过攀移和交滑移产生动态回复,但在一定条件下也发生动态再结晶.在热变形过程中,刃位错的攀移和螺位错的交滑移造成异号位错相互吸引而抵消,同号位错相互排斥,形成很多封闭的胞壁.随着变形的进行,位错胞壁多边形化形成规则的边界,构成小角度亚晶[8-9],此时,合金的主要软化机制为动态回复.在相同的应变速率条件下,随变形温度的升高,原子热振动的动能增加,原子间的结合力减弱,位错滑移阻力减小,不断产生新的滑移,位错间的相互抵消和重组作用加强,亚晶通过不断的合并,形成再结晶晶核.随着变形的进行,再结晶晶核长大为完整的再结晶晶粒,此时合金的软化机制由动态回复向动态再结晶转变.而在相同变形温度下,随着应变速率的减小和变形时间延长,位错的攀移和交滑移更加充分,合金组织中的动态回复与再结晶程度也越大. 图3 2A14铝合金在TEM下第二相粒子对位错和晶界的钉扎作用......
向及反向的卸载路线与相应的加载路线重合. (2) 当构件达到屈服以后,其正向加载刚度逐渐降低,且降低的速率随着加载循环次数和卸载时位移的增大而增大,卸载刚度也有所降低. (3) 正向,反向再加载时则表现出较为明显的Bauschinger效应,但承载力不降低且延性发展良好. 反向卸载时与正向卸载时的规律相似,刚度降低也表现得不明显. 3.2 组合框架荷载-挠度恢复力模型 根据上述滞回规则...荷载小于正向屈服荷载Py时,加载沿着6-7和13-14段进行,这一段的刚度与反向卸载点的位置6和13有关;当荷载超过正向屈服荷载Py时,加载沿7-4和14-9段进行,这一段刚度与上一循环正向最大变形点4和9有关. (9) 式中:△-为上一循环反向加载的最大挠度;△l+和△0-分别表示上一循环正向加载的最大挠度和这一循环反向卸载至零的残余......
融合静态博弈的EKF协同定位方法 华承昊,窦丽华 (北京理工大学 自动化学院,北京,100081) 摘要:为有效识别和剔除多机器人协同定位时的冲突相对观测信息,使协同定位中各机器人所利用的信息更具一致性,提高协同定位的实时性和有效性,提出融合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的EKF协同定位算法.该方法运用静态博弈理论对机器人间的相对观测信息冲突进行识别,依据博弈所获得的一致相对观测信息进行协同定位.针对机器人之间相对观测信息存在单向观测和双向观测2种类型,分别推导出不同的协同定位公式.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算法使机器人团队在协同定位时能更有效率地实现信息共享,在保证协同定位精度提高的同时减少计算量. 关键词:多移动机器人;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协同定位;EKF算法 中图分类号:TP242.6  ......
翼裂纹的产生位置和最终破坏形态都有显著影响;不同倾角的节理在不同程度上弱化了类岩石试件的抗剪强度,节理倾角为15°时抗剪强度最小,而60°时最大;节理倾角小于45°时,试件破坏所需剪切位移小于无节理试件破坏时的剪切位移,节理倾角大于或等于45°时大于无节理试件破坏时的剪切位移. 关键词:类岩石材料;节理倾角;压剪试验;峰值剪切应力 中图分类号:TU45  ...亮部分).试件右侧和底部采用固定位移的方式约束,采用在试件上端和左端同时按每步0.001 mm的位移速度施加竖向位移和水平向位移,使试件发生剪切破坏. 图3 数值计算模型 Fig. 3 Numerical model under compressive-shear 3 实验结果分析 3.1 破坏模式分析 当节理倾角0°时,实验中的破坏过程如图4......
形状不规则使铜粉无法在TiC颗粒间完全填充,造成TiC与Cu-Al2O3界面不完全致密.由图1(b)中可以看到,均匀分布着粒径约为5~20 nm的Al2O3颗粒,纳米级的Al2O3在塑性变形时可作为位错源,增加位错密度,增大位错和晶界运动的阻力.由图1(c)可见,弥散分布的Al2O3颗粒形貌呈花瓣状,通过Fourier变换得到Cu与Al2O3电子衍射斑点,通过花瓣状的形貌及衍射斑点可以推断...,应力缓慢下降;随后应力逐渐稳定在某一值.这是因为变形初期随着变形量的增加,位错密度迅速提高,位错间交互作用增强,造成位错运动阻力增大,表现为加工硬化.当位错应力场引起的畸变能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变形储存能成为再结晶驱动力,发生动态再结晶软化,因而应力增加缓慢;达到峰值应力后,随后动态再结晶软化作用占据主导地位,材料的应力逐渐降低.从图3(a)中可以看出,当变形温度低于650 ℃,应变量超过0.6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