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146条信息,每页显示10条信息,共15页。用时:0小时0分0秒398毫秒
郑州氧化铝二厂细磨球磨机介质优化研究 石贵明1,董放战2,段希祥1,罗春梅1,肖庆飞1 (1.昆明理工大学;2.中国铝业河南分公司) 摘要:针对郑州氧化铝二厂生产能力低,磨矿细度不够及钢耗偏高等问题对细磨磨矿机介质进行优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生产中主要问题是充填率不够,介质形状不合理及补球制度不完善.现场采用φ60 mm钢球尺寸偏大,降为φ40 mm配比后产品细度可提高10.19个百分点.充填率从36%提高到40%,产品细度可提高5.90个百分点.充填率相同情况下,混合铸段组比混合钢球组合格粒级提高3.28个百分点,磨矿效率按新生成-170目计q-170提高了17.25%. 关键词:细磨; 介质形状; 充填率;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 ......
大坪选矿厂磨矿介质制度优化试验研究王旭东,肖庆飞,张谦,杨森,马帅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矿物加工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摘 要:针对大坪选矿厂粗磨磨矿产品粒度均匀性差,磨机利用系数低,磨矿技术效率低等问题,根据矿石力学性质,确定了粗磨推荐介质制度为m(φ100)∶m(φ80)∶m(φ60)∶m(φ40)∶m(φ30)=20∶25∶20∶25∶10,进行了不同磨矿介质制度的磨矿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推荐介质制度与现场介质制度相比,过粗粒级+0. 45 mm产率降低了3. 40百分点;中间易选粒级-0. 150~+0. 038 mm和磨矿细度-0. 074 mm产率分别提高了8. 30百分点和5. 39百分点;磨矿技术效率提高了3. 91百分点,磨机-200目利用系数提高了20. 02%;在粗磨阶段......
国外某褐铁矿石磁化焙烧-磨矿-弱磁选试验崔强,肖婉琴,郑桂兵北京矿冶研究总院摘 要:国外某褐铁矿石铁品位为54.12%,褐铁矿多呈疏松,多孔的胶状分布,少部分呈块状或鲕状分布.采用单一浮选和重选工艺不能获得合格铁精矿.为给该矿石开发利用提供依据,进行了磁化焙烧-磨矿-磁选试验,考察了焙烧温度,焙烧时间,烟煤用量,磨矿细度,磁场强度对精矿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烟煤用量为15%,焙烧温度为850℃,焙烧时间为60 min,焙烧产品自然冷却后经球磨磨细至-0.074 mm占90%,在磁场强度为160 k A/m条件下弱磁选,可获得铁品位为64.65%,回收率为86.05%的精矿.关键词:褐铁矿;磁化焙烧;弱磁选;......
三种齿轮油复剂的极压抗磨性能对比研究李庆忠,于秀坤,胡俊宏,丁津原摘 要:在500SN基础油中分别加入不同质量分数的HL 343,Hitec 343和Mobil 252三种复剂,配制成不同的油样·考察了这些油样的极压抗磨性能,探讨了添加剂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油样的烘箱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国产的HL 343复剂最大无卡咬负荷和烧结负荷较高,低载长磨磨斑小,主要原因是由于复剂在摩擦中游离出的活性磷元素生成了抗剪切强度很低的薄膜,减少了摩擦磨损·HL 343复剂烘箱抗氧化性能较好,综合抗磨性能优于Hitec 343和Mobil 252,完全可以取代进口同类产品·关键词:复合添加剂;极压抗磨性;抗氧化性;摩擦磨损;......
多金属矿分离过程设计黄开飞摘 要:塞兰格矿(ThaLanga)铜铅锌选厂位于澳大利亚昆士兰北部,1990年初投产,设计流程为铜,铅,锌顺序优先浮选,分离难度较大.在1988~1989年的设计阶段,对各种矿样的筛析各级别进行了矿物定性和定量分析,这些分析技术乃是人们熟知的赋存状态分析.赋存状态分析的目的在于为塞兰格矿石进行实验室浮选试验时,选择关键作业的处理参数,同时指导流程设计及掌握分离过程中矿物组成给予的某些限制.本次叙述如何运用赋存状态分析结果来指导实验室浮选试验程序的基本情况,而工程设计以试验结果为基础.在试验设计过程中,粗磨和再磨是需要的,并据此选择墓本流程,目前选厂的实际生产情况说明了矿物赋存状态研究对解决复合多属矿分离问题的价值.关键词:......
介质特性对铝土矿在振动磨机中选择性磨矿的影响韩跃新,朱一民,王泽红,田祎兰摘 要:以铝硅比为4.4的铝土矿为研究对象,采用振动磨机对铝土矿进行了选择性磨矿试验研究,重点考查介质配比,介质形状,填充率对低品位铝土矿在振动磨机中选择性磨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介质配比,不同形状的磨矿介质,介质充填率对振动磨磨矿产品的粒度组成和各粒级铝硅比分布有一定的影响,选择性磨矿的适宜介质配比为φ40mm∶φ30mm∶φ20mm=20%∶30%∶50%,适宜充填率为70%.在单一尺寸介质条件下,不同形状介质的选择性磨矿效果的顺序为柱形介质,柱球介质,球形介质.关键词:介质特性;振动磨机;铝土矿;选择性磨矿;铝硅比;......
棒磨机在锡铜硫化矿二段磨矿中的应用薛春华,董天龙云锡大屯选矿分公司摘 要:对含锡硫化矿重选二段磨的给矿进行了实验室小型棒磨,球磨磨矿对比及摇床选别试验,并进行了工业磨矿试验研究.实验室小型试验结果表明相同的磨矿细度时棒磨机的磨矿时间比球磨机短,棒磨产品中适于重选选别的粒级(-0.1 mm+0.019 mm)和金属分布率分别比球磨高10.96%,15.45%,采用捧磨的过粉碎产品少,更有利于重选回收锡.工业试验表明棒磨机的磨矿效率比球磨机高2.19%;棒磨机磨矿产品中新增加的-0.074 mm粒级比球磨机多1.96%;新增-0.019 mm粒级产率比球磨机的少0.93%,新增-0.019 mm粒级中锡金属含量比球磨机的少0.67%.关键词:棒磨机;球磨机;磨矿细度;......
澳大利亚某地细鳞片石墨选矿试验研究邱杨率1,袁韵茹1,张凌燕1,2,管俊芳1,何富超11. 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2. 矿物资源加工与环境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摘 要:以澳大利亚西部某地石墨矿为原矿,在研究原矿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条件试验,确定适宜的粗磨磨矿细度,粗选捕收剂,起泡剂,抑制剂的用量以及粗选的浓度.在最佳条件试验结果的基础上,设计了开,闭路试验流程,得到最终的工艺流程和结果为:原矿进行1次粗磨,1次粗选,1次扫选,粗精矿进行4次再磨,5次精选,中矿1~3合并再磨再选后返至精选Ⅰ,中矿4,5,6由粗选开始逐级返回的工艺流程,石墨精矿固定碳含量90.50%,回收率为92.46%.关键词:石墨;浮选;中矿;固定碳含量;回收率;......
优化介质制度提高中矿再磨作业质量的试验研究邓禾淼1,肖庆飞2,3,黄胤淇2,郭运鑫21. 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冬瓜山铜矿2. 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3. 矿物加工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摘 要:为了改善安徽某铜矿选厂中矿再磨Φ4.0 m×6.7 m磨机磨矿产品粒度组成,本文分别采用钢球和钢锻作为磨矿介质对中矿再磨磨矿效果进行对比试验,最终选用钢锻作为选厂中矿再磨Φ4.0 m×6.7 m磨机的磨矿介质,其初装尺寸组成为:35×40:25×30:20×25=20:40:40.试验结果表明:推荐的钢锻方案较现场方案,磨矿产品粒度均匀性明显得到提高,-0.038 mm产率提高了2.26%,中间易选级别-0.038+0.010 mm产率提高了3.25%,而且,该推荐方案较推荐钢球配比,-0.010......
利用内衬聚氨酯搅拌磨制备高纯超细SiO2微粉的研究蒋述兴桂林工学院有色金属及材料加工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摘 要:以高硬度的钇稳定氧化锆球为研磨介质,对内衬聚氨酯的搅拌磨制备高纯超细SiO2微粉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并研究了SiO3微粉粒径特征参数D50随搅拌粉磨时间延长的变化规律,考察了钇稳定氧化锆球对SiO3微粉的污染程度,探讨了1μm以下SiO2微粉的形貌特征.结果表明:用该搅拌磨磨细石英粉并经过沉降分级,可获得SiO2含量为99.91%,粒径为1μm以下的高纯超细SiO2微粉,不经分级可以获得SiO2含量为99.99%,粒径为61.5μm以下的SiO2微粉,但难以获得球形SiO2微粉;钇稳定氧化锆球对SiO2微粉的污染程度小,磨损带进的ZrO2杂质仅含0.0246%,带进的Y2O3杂质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