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385条信息,每页显示10条信息,共39页。用时:0小时0分0秒384毫秒
基于Fe3O4磁性纳米粒子的QuEChERS预处理方法联合GC-MS对血液中多种苯二氮卓类药物检测于天晓,韩彦洁,张瑶,许红石家庄市第四医院(石家庄市妇产医院)检验科摘 要:基于Fe3O4磁性纳米粒子(MNPs)的QuEChERS预处理方法联合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建立了检测血液中多种苯二氮卓类药物的分析方法.利用QuEChERS提取法对血液样本进行预处理,处理过程中加入Fe3O4M NPs作为新型杂质吸附剂,采用外部磁铁进行两相分离,GC-MS法对多种苯二氮卓类药物进行快速定量检测.在最佳检测条件下,5种药物质量浓度在0.55.0μg/m L的范围内线性良好,r>0.9872,检出限在0.1030.412μg/m L之间.日内和日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均<8.7%,方法的回收......
钛材料表面固定多聚赖氨酸-肝素纳米颗粒以改善血液相容性的研究胡珂,刘涛,刘诗卉,陈俊英,黄楠西南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先进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摘 要:通过将多聚赖氨酸(PLL)-肝素纳米颗粒固定在多巴胺涂覆的钛表面,以改善其血液相容性.利用zeta电位仪及甲苯胺蓝法检测纳米颗粒的粒径及成分,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及水接触角等对颗粒固定前后表面理化性质的变化进行表征.通过体外血小板粘附实验,肝素释放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检测对改性样品的血液相容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PLL-肝素纳米颗粒成功固定在多巴胺沉积的钛表面,纳米颗粒的固定有效降低钛材料表面血小板的粘附行为,大大提高了血液相容性.关键词:钛;多巴胺;多聚赖氨酸;肝素;纳米......
水热反应时间对三维石墨烯血液相容性的影响孙艳秋,龚焕焕,赵梦鲤,李德军,亢原彬天津师范大学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摘 要:以石墨烯为原料,采用乙二胺水热还原的方法制备三维石墨烯,在实验中通过控制水热反应时间来调控所得到的三维石墨烯的孔径大小,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三维石墨烯的表...,抗血小板粘附的能力也在不断增强.水热反应时间的延长可以减小三维石墨烯材料的表面孔径,增加其比表面积,提高材料表面对BSA的吸附能力和抗血小板粘附的能力,同时不断降低材料溶血率.水热反应时间的延长有利于提高石墨烯材料的血液相容性.关键词:三维石墨烯;水热反应时间;血液相容性;蛋白吸附;血小板粘附;溶血率;......
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血液中4种乌头类生物碱钟世豪1,任昕昕2,于忠山2,董林沛2,何亚1,何欣龙1,姜晓佳11.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 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摘 要:移取1.00mL血液样品,加入2mL乙腈和50mg氯化钠,振荡10min后,在-4℃下以8 000r·min-1转速离心...;QuEChERS;乌头类生物碱;血液;......
与血液接触材料表面活化的研究进展 黄楠1,景凤娟1 (1.西南交通大学生物材料与表面工程研究所,成都,610031) 摘要:与血液接触材料的表面活化是对材料表面进行改性处理,并粘附生长有利于抗凝血性的蛋白和细胞等,进而发展具有表面生物活性的材料,通过生物识别途径,更好地提高其抗凝血性.从表面结构,抗凝活化层表面,表面内皮细胞化,表面磷脂化等方面概述了与血液接触材料表面活化的近期研究进展. 关键词:表面活化; 抗凝血; 内皮细胞;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 ......
利用胶原-肝素自组装多层膜改善纯钛表面血液相容性的研究 李全利1,黄楠1,陈俊英1,陈佳龙1 (1.西南交通大学,先进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31) 摘要:为了改善钛表面的血液相容?用层层自组装技术将抗凝药物肝素和细胞外基质成分之一的胶原层层交替吸附到钛表面,形成多层薄膜,使具有良好的抗凝血功能.钛通过氢氧化钠处理表面带负电,在聚赖氨酸溶液中会吸附一层带正电的聚赖氨酸,然...的凝血酶原时间(PT)的实验显示钛改性后表面凝血时间延长,血液相容性得到改善.研究说明这种方法对于心血管材料钛的改性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钛; 层层自组装(LBL); 胶原; 肝素; 血液相容性;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 ......
水溶液中分散的多壁碳纳米管与血液蛋白质分子的作用研究 孟洁1,孔桦1,许海燕1,杨曼2,王超英2,王琛3,解思深2,王睿3 (1.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100005;2.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80;3.国家纳米中心,北京,100080) 摘要:碳纳米管在水溶液中的稳定分散和与蛋白质分子的作用是实现其生物医学应用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采用混合强...)修饰抑制纤维蛋白原在MWCNTs上吸附的可能性.结果表明,MWCNTs对两种单一蛋白均有吸附,对纤维蛋白原的吸附更加强烈.在双蛋白混合溶液中,MWCNTs对纤维蛋白原分子具有强烈的倾向性吸附作用.经PEG分子修饰后,MWCNTs对纤维蛋白原的吸附程度有所降低. 关键词:碳纳米管; 氧化; 分散; 血液蛋白质分子; 非特异性吸附;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 ......
单壁碳纳米管无纺膜的抗凝血性能研究及其对血液系统中植入性假体的意义 王朝英1,孟洁2,孔桦2,许海燕2,宋礼1,郭小天2,解思深1 (1.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80;2.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100005) 摘要:以血液接触环境下的应用为目标,研究了单壁碳纳米管无纺膜的抗凝血性能.通过扫描电镜(SEM)观察和表面元素分析,研究了与凝血过程密切相关的纤维蛋白原,白蛋白以及新鲜血浆在单壁碳纳米管无纺膜表面的吸附行为,并利用SEM和荧光标记流式细胞分析技术(FCM),从血小板活化形态和血小板膜糖蛋白的构型变化两个方面分析了单壁碳纳米管无纺膜对血小板的作用.实验结果显示,单壁碳纳米管无纺膜对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分子原具有明显的倾向性吸附,但是并没有像已有的大部分生物材料一样引起明显的后续血小板粘附和活化,材料与血浆接触后,表面上没有观察到可辨识的......
分子印迹-基质固相分散-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液中苯磺酸氨氯地平许文静,张社利,张文生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分离与吸附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摘 要:采用分子印迹-基质固相分散-高效液相色谱法(MI-MSPD-HPLC)测定血液中痕量苯磺酸氨氯地平.制备苯磺酸氨氯地平分子印迹聚合物,以此为基质固相分散剂与样品混合均匀,风干后装柱,用甲醇洗脱苯磺酸氨氯地平.洗脱液在Inertsil DOS-SP分离柱上分离,以甲醇-乙腈-水(70+22+8)混合液为流动相进行洗脱,检测波长为237nm.氨氯地平的线性范围为1.720.0μg·L-1,检出限(3S/N)为0.5μg·L-1,测定下限(10S/N)为1.7μg·L-1.对空白血液样品进行加标回收试验,回收率在91.0%109%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5)在......
血液中佐匹克隆自动固相萃取-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法定性与确证方法研究郭璟琦,石银涛,王绘军重庆市公安局物证鉴定中心摘 要:建立了血液中佐匹克隆的自动固相萃取-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ASPE-LC-Q-TOF/MS)的定性与确证方法.样品经HLB固相萃取柱提取后,在Eclips Plus C18反相柱上分离,外标法定量.方法对佐匹克隆的检出限为0.3μg/L,佐匹克隆质量浓度在150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R2=0.9993),血液中佐匹克隆的回收率在70%以上,日内,日间RSD不高于7.7%.利用Agilent MassHunter PCDL Manager软件建立佐匹克隆的数据库,并对加标样品进行筛查分析,样品中添加的佐匹克隆保留时间偏差0.002 min,质量偏差0.05 mDa,同位素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