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3677条信息,每页显示10条信息,共368页。用时:0小时0分0秒357毫秒
光诱导还原法制备片状银粉的研究施昌快,梁诗宇,朱晓云昆明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摘 要:在光诱导下,以抗坏血酸(VC)和乙醇为还原体系,PVP与PVA为混合保护剂还原制备了片状银粉.研究表明,反应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控制银粉的粒径大小.5060℃的反应温度既可以提高反应速率又能增加银晶核的形成;混合保护剂的使用比单独一种保护剂能使银粉具有更好的分散性能;而光源的入射波长,入射强度以及光辐照时间可以改变银粉的形貌;光照时间小于15 h制备的银粉呈球形或类球形且颗粒大小粗细不一;光照时间为1545 h时银粉呈球形,颗粒大小均匀统一;光照时间45 h以上有利于片状银粉的形成.通过对反应温度的调整,表面保护剂的选择和光辐照时间的控制获得了制备片状银粉的较优工艺.在反应温度55℃,nNH3·H2O/nAg......
热处理对片状TiO2微粒相变的影响 张治军1,王保玉2,郭欣勇1 (1.河南大学,润滑与功能材料实验室,河南,开封,475001;2.洛阳师范学院,化学系,河南,洛阳,471022) 摘要:用化学处理法制备了片状TiO2微粒,并对片状TiO2微粒及其焙烧产物的形貌和物相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片状TiO2微粒为无定型结构,片状颗粒非常薄;当加热到300℃以上时,TiO2片收缩变厚并由无定型转变为锐钛矿型结构,当继续加热使片状TiO2微粒由锐钛矿转变为金红石型结构时,原来的片状TiO2部分转变为长棒状的金红石型晶柱结构,而原料TiO2无论在多高的温度下焙烧都未出现长棒状晶柱结构;片状TiO2微粒的A→R相变温度比原料低大约300℃. 关键词:片状TiO2微粒; 无机功能材料; 相变;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 ......
两步熔盐法合成片状SrTiO3 曹林洪1,姚熹2,徐卓2 (1.西南科技大学,先进建筑材料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绵阳,621010;2.西安交通大学,电子材料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49) 摘要:以SrCO3和TiO2为原料,采用两步熔盐法合成出片状SrTiO3.首先在助熔剂NaCl中,1300℃保温6h合成出片状中间体;然后以片状中间体为模板晶粒,在助熔剂KCl中,1200℃保温4h制备出片状SrTiO3.所得产物过筛后,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分析粉体的相组成和显微结构,结果表明:中间体是由各向异性的Sr3Ti2O7,Sr4 Ti3O10,Sr2TiO4和各向同性的SrTiO3晶粒组成,而且各向异性晶粒的(001)和(200)峰均增强,片状晶粒为长方形,边长为40~60μm.SrTiO3粉体的相组成为纯钙钛矿相,其它杂相组分未曾检出,而且>5μm粉体的......
光诱导法制备纳米级片状银粉的研究 朱雯1,李锋1,周全法1 (1.常州技术师范学院应用化学系,江苏,常州,213001) 摘要:将银溶胶用适当的保护剂保护后,置于一定波长的可见光下进行辐照可以得到纳米级片状银粉.可见光的辐照时间以及波长和强度等对所得片状银粉的几何特征影响较大.整个光诱导过程可以分为诱导,生长和成熟3个时间段.光诱导法是替代现行球磨法制备片状银粉的可选方法之一,具有较大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金属材料; 片状银粉; 光诱导; 制备;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 ......
化学法制备片状纳米银粉的研究进展 王炎伟1,卢健体1,于倩倩1,李芝华1 (1.中南大学,湖南,长沙,410083) 摘要:片状纳米银粉由于小尺寸效应,表面积大,导电性高等显示出其独特的性能,在电子,催化,能源和生物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采用化学法来制备片状纳米银粉备受人们关注.本文从制备方法,制备机理,影响因素等方面评述了化学法制备片状纳米银粉的最新研究进展,展望了今后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片状纳米银粉; 化学法; 制备; 机理; 影响因素;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 ......
片状羟基磷灰石去除废水中Fe3+的研究钱功明,刘威,梁涛,杜明辉,卢敏,叶青武汉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摘 要:采用天然磷矿粉和羧甲基纤维素制备片状羟基磷灰石(p-Hap),用于处理模拟含Fe3+废水.结果表明,在p-Hap加入量为2 g/L,室温条件下,处理初始Fe3+质量浓度为100 mg/L的废水,反应240 min后Fe3+去除率为99.90%,处理后模拟废水中Fe3+质量浓度为0.10 mg/L,达到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Fe3+去除过程包括溶解沉淀和水解2种作用.关键词:片状羟基磷灰石;铁离子;废水处理;水解;溶解沉淀;......
环氧片状模塑料在模压过程中的纤维分布徐娇娇1,李建1,黄志雄21.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摘 要:纤维的流动分布对环氧片状模塑料(ESMC)制品的各项性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以纤维含量作为性能指标,对原材料组分,片材黏度,铺层方式,模压工艺参数等因素与纤维流动分布的关系进行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玻璃纤维含量为24%,长度为24 mm,填料粒径为45μm,片材黏度为5×103Pa·s,铺料面积为60%,压机闭模速度为1 mm/s时,ESMC模压制品纤维分布的均匀性较好.关键词:环氧片状模塑料;纤维分布;流动;......
-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 effect [J]. Appl Phys Lett, 2006, 89(21): 2211905-1-3. 一种新颖的制备片状银粉的湿化学法 翟爱霞1,蔡雄辉2,杜 斌3 1. 武汉轻工大学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武汉 430023; 2. 武汉轻工大学 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武汉 430023; 3. 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广州 510300 摘 要:提出一种片状银粉的湿化学制备方法.在室温下,搅拌速度为150 r/min时,把FeSO4·7H2O溶液倒入含有柠檬酸的AgNO3溶液中制备银微晶体.采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制备的银微晶体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银微晶体主要由大量的不规则形状的片状银粉组成,其尺寸为2~10 mm;柠檬酸在片状银粉的形成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其用量对片状银粉的形成存在一个最佳值;当体系的还原速......
太湖淤泥用作片状模塑料填料的探讨 祖向阳1,王晓钧1,张萍1,叶勇1,杨晶元1,蒋海青1 (1.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京,210009) 摘要:为了将太湖淤泥用作片状模塑料复合材料的填料,从淤泥物化性能和结构特征对太湖淤泥进行了表征和分析.对太湖淤泥分别采用XRF分析化学成分,XRD分析矿物成分,颗粒分析仪分析粒径分布,SEM观察淤泥的微观形貌,IR和NMR分析淤泥的结构特征,并分析淤泥的吸油值.结果表明,淤泥的化学成分和矿物组成适合于成为片状模塑料硅酸盐类填料,淤泥的中位径(D50)与片状模塑料的碳酸钙填料近似,淤泥含有有机基团的特征更适宜与片状模塑料树脂均匀结合,并导致其吸油值高于碳酸钙填料.太湖淤泥作为再生资源可用于片状模塑料填料. 关键词:太湖; 淤泥; 片状模塑料; 填料; Taihu Lake; silt; sheet molding compound......
熔盐法制备珠光颜料用片状氧化铝龙翔1,2,陈雯2,叶红齐21. 云南新立有色金属有限公司2. 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摘 要:以Al2(SO4)3.18H2O为铝盐来源,采用不同的熔盐体系(包括NaCl-KCl,Na2SO4-K2SO4,K2SO4,NaCl,NaNO3,NaF),加入少量TiO2,Na3PO4等作助溶剂,用液相溶胶-凝胶法制备前驱体Al(OH)3,煅烧后得到片状氧化铝.通过光学显微镜,粒度分析仪和X射线衍射仪观察和分析氧化铝的形貌,粒度和物相,研究熔盐体系,煅烧温度和添加剂对氧化铝粉体粒径及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复合硫酸盐(Na2SO4-K2SO4)为助溶剂体系,同时添加3.0%磷酸钠和1.0%的二氧化钛为辅助添加剂,在1 200℃下煅烧5 h,可获得形貌完好,表面光滑,流线性好,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