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914条信息,每页显示10条信息,共92页。用时:0小时0分0秒532毫秒
退火温度对模压形变后冷轧Cu-35Zn合金热稳定性的影响彭开萍1,牟雪萍21. 福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 福建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摘 要:对Cu-35Zn合金首先采用模压形变十道次后再进行30%冷轧,随后再进行不同温度的退火热处理,研究了经模压形变后冷轧的Cu-35Zn合金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模压形变后冷轧可以细化Cu-35Zn合金的晶粒,并有效地提高其强度和硬度.经模压形变后冷轧的Cu-35Zn合金在200℃以下退火时,材料组织处于回复阶段;在220℃退火时,形成具有大角度晶界的亚晶;在300400℃的温度范围内,完成再结晶及晶粒长大过程.关键词:模压形变;冷轧;Cu-35Zn合金;热稳定性;再结晶;......
模齿宽度对模压变形纯铜晶粒尺寸与力学性能的影响张萤,彭开萍福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摘 要:采用两种不同模齿宽度的模具分别对纯铜进行室温模压变形,研究了模齿宽度对纯铜可承受的模压道次,晶粒尺寸和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晶粒尺寸和力学性能随模压道次的变化.结果表明:模压变形可以有效地细化纯铜的晶粒,且在模齿宽度小的模具中模压变形后的合金有更小的晶粒尺寸和更快的细化速率;纯铜在不同模具下进行变形,都能显著地提高其强度和硬度;模齿宽度对纯铜模压变形后的硬度和强度影响不大,但模齿宽度增大可提高纯铜可承受的模压道次,在模齿宽度较小的模具中变形后合金具有稍高的硬度和稍低的屈服强度及伸长率.关键词:模压变形;纯铜;晶粒尺寸;模齿宽度;......
共聚联苯型聚酰亚胺的模压工艺研究李永真,陈玉红,王贵珍,黄永茂,胡亚伟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摘 要:对联苯四酸二酐,均苯四酸二酐与二氨基二苯醚聚合得到的共聚联苯型聚酰亚胺模塑料的模压成型的主要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模压温度,模压压力和模压时间对成型制件拉伸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热老化实验分别对制件微观形貌和耐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共聚联苯型聚酰亚胺适宜的模压条件为模压温度430℃,模压压力13 MPa,模压时间15 min;制件拉伸断裂面成韧性断裂,且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关键词:共聚联苯型聚酰亚胺;模压工艺;微观形貌;热稳定性;......
层错能对模压形变后材料组织与性能的影响张秀妹,彭开萍福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摘 要:对具有不同层错能的材料:Q235钢,纯铜和H62黄铜分别进行模压形变试验,并对其模压形变后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模压形变可以有效地细化材料的晶粒尺寸;金属材料的层错能越低,晶粒细化效果越好;随着模压道次的增加材料的显微硬度升高;层错能低的H62黄铜,随形变道次增大硬度增加幅度更高.中高层错能的纯铜和Q235钢主要以位错机制细化晶粒,低层错能的H62黄铜主要以位错机制和孪生方式共同作用使晶粒细化.关键词:模压形变;大塑性变形;晶粒细化;Q235钢;纯铜;H62黄铜;层错能;......
微槽结构光学玻璃元件模压成形数值仿真分析余剑武,李婵,谢望清,尹韶辉,易成湖南大学国家高效磨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摘 要:针对目前具有微结构光学元件在模压过程中模具形状很难完全复制到光学元件上这一问题,利用MSC.Marc软件,结合光学玻璃材料的黏弹性本构方程建立V形槽,矩形槽,梯形槽和圆弧槽的2D有限元模型,探究4种不同形状微槽结构在模压成形加压阶段的成形过程.以V形槽结构为研究对象,探究模压速度对填充率的影响规律;对不同形状微槽结构在模压过程中的应力分布情况进行分析;通过计算得出相同模压参数下各微槽结构的填充率.结果表明:模压速度不是影响模压填充效果的主要因素,然而随着速度的增加,加压结束后的最大应力增大;4种不同形状微槽结构加压结束后最大应力均出现在槽的拐角处,其中V形槽的最大应力最小,矩形槽的最大......
反复模压变形法细化H62黄铜的研究 肖林钢1,彭开萍2,苏丽凤2 (1.康涅狄格大学冶金与材料工程系,美国,CT06269,3136;2.福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福建福州,350002) 摘要:采用反复模压变形法(CGP)对H62黄铜合金进行了组织细化试验,研究了合金成分,退火温度,压制道次对CGP过程的影响,以及变形道次对H62黄铜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黄铜经470 ℃×1 h退火有利于CGP处理;随着CGP道次增加,晶粒逐渐细化,强度和硬度提高;经CGP八道次处理后,该黄铜的显微硬度从89 HV增加到180 HV,屈服强度由130 MPa上升到450 MPa. 关键词:晶粒细化; 反复模压变形法; H62黄铜;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 ......
材料厚度对H62黄铜模压形变等效应变分布的影响曾佳伟,牟雪萍,彭开萍福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摘 要:采用二维有限元法(FEM)模拟H62黄铜模压形变(GP)一周期的过程,分析了材料厚度对模压形变等效应变分布的影响,并进行了模压形变试验验证.结果表明:随着材料厚度的增加,等效应变的最大值区域从材料表面转移到中心;材料厚度越大,等效应变累积的速率越快,其均匀性越差;模拟结果中等效应变的分布规律与试验材料显微硬度的分布规律相吻合.关键词:有限元;模压形变;H62黄铜;等效应变;......
TiH_2粉末模压成形剂优化研究 胡业奇1,戴坤良1,肖广志1,刘素红1,肖平安1 (1.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长沙,410082) 摘要:选择硬脂酸,十八醇,十八胺,金刚烷以及它们之间的混合物作为模压候选成形剂,以润滑粉体,润滑模具和同时润滑三种方式进行润滑,系统研究了它们对TiH_2粉体成形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纯TiH_2粉成形性非常差,添加成形剂能够显著改善粉体的成形性能.成形剂以第一种方式加入时,单一成分的成形剂很难达到相对密度较高和保形效果较佳的要求,而混合型即十八醇中添加少量金刚烷效果较好.采用润滑模具方式比较容易获得高质量压坯,成形剂用量少,压坯密度高,外观质量好.相比而言,同时润滑方式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优势.研究还发现,压制压力是能否获得优质高密度压坯的关键因素之一,合理的TiH_2粉体压制压力范围为600~700MPa. 关键词:TiH_2; 模压成形......
粉末冶金铁基材料的温压与温-模压制James W Brian,Narasimhan K SHoeganaes公司摘 要:自温压工艺(ANCORDENSE)用于大量生产迄今已有20年,采用一次压制工艺可将中等-大型尺寸的铁基零件压制到生坯密度7.3g/cm3.本文回顾了温压的应用与最近温压技术的改进.鉴于并非所有零件生产厂家都希望对粉末与压制模具二者进行加热,在利用原先温压工艺经验的基础上,开发出了温-模压制(AncorMax 200)工艺.并将温-模压制用的预混合粉进行了改性,使用的润滑剂含量只有0.4%(质量分数,下同),从而将生坯密度提高到了7.4g/cm3.温-模压制工艺的改进进一步促进了预混合粉的开发,使用的润滑剂含量已减少至0.2%0.3%,可达到的生坯密度接近7.5g/cm3.本文概述了温......
基于粘刚塑性模型非球面透镜三维模压成型模拟张小兵湖南工程学院工程训练中心湖南大学国家高效磨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摘 要:分析与探讨了高温玻璃的应力流动模型及其材料参数的温度相关性.利用粘刚塑性力学模型,基于三维有限元软件DEFORM 3D建立非球面透镜高温模压有限元模型,对光学玻璃L-BAL42球形预制件模压成非球面透镜的整个过程进行了数值仿真,发现非球面透镜应力分布规律:透镜边缘处应力最大,在和模阶段应力快速增加,导致透镜边缘处最易破碎,结果得到实验的验证.采用较大的模压速度及冷却速度将导致残余应力增加,同时分析了透镜非球面偏差变化规律.最后在模具设计时将非球面偏差补偿进去,发现非球面透镜偏差减少,由正偏差变为负偏差.关键词:非球面;粘刚塑性模型;三维模压成型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