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966条信息,每页显示10条信息,共97页。用时:0小时0分0秒269毫秒
固相法合成纳米MgO和NiO的实验探究汪芳,黄寅生,赵宇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摘 要:以MgCl2.6H2O,NiSO4.6H2O和NaOH为原料,用固相法合成了MgO,NiO颗粒.研究了不同焙烧温度对纳米MgO晶化和粒径的影响以及不同的升温速率对纳米NiO粒径和结晶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分析方法研究了样品的性能.结果表明,采用固相法可以制备分散均匀,平均粒径为45~70nm的MgO,5~10nm的NiO,均属于立方晶系,呈立方形形态;300℃时MgO微粒粒径最小,700℃时结晶最好;升温速率对NiO微粒的粒径和晶化过程有少许影响.关键词:纳米微粒;氧化镁;氧化镍;固相法;......
WO3掺杂NiO纳米材料的VOCs气敏性能陈环,吴树荣广州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摘 要:制备掺杂WO3的NiO纳米粉体材料并测量了材料的VOCs气敏性能.XRD分析表明,WO3掺杂使NiO粉体中出现新相NiWO4.随着WO3掺杂量增多,NiO的衍射峰半高宽明显宽化,WO3掺杂抑制了热处理过程中NiO晶粒的长大.50×10-6浓度二甲苯,甲醛,甲苯和乙醇等气体中的测量结果说明,WO3掺杂明显提高了NiO材料的VOCs气体灵敏度,对二甲苯的最佳掺杂量是5%,最大灵敏度为26.4,响应时间4s;对甲醛的最佳掺杂量是10%,最大灵敏度是4.67,响应时间6s.关键词:NiO;WO3;VOCs;气敏材料;......
Trans. Nonferrous Met. Soc. China 28(2018) 1808-1818 Controllable preparation of hierarchical NiO hollow microspheres with high pseudo-capacitance Hong-zhi YANG, Jian-peng ZOU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Powder Metallurgy,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3, China Received 24 April 2017; accepted 5 September 2017 Abstract: Nickel oxide (NiO) hollow microspheres with hierarchical structure were......
NiO在NaCl-KCl-NaF熔盐体系中的溶解度及溶解机理李孟星1,孟祥海1,2,柳亚斌1,张宏博1,李欣1,李运刚11. 华北理工大学冶金与能源学院2.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摘 要:利用等温饱合法研究温度和熔盐组分对NiO在NaCl-KCl-NaF熔盐体系中溶解度的影响.利用热力学计算软件HSC对熔盐体系各组分之间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进行计算,结合X射线衍射对熔盐急冷试样进行了分析,确定了NiO的溶解机理.结果表明,NiO的溶解度随着体系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着NaF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其溶解机理为简单的物理溶解.关键词:NiO;NaCl-KCl-NaF;溶解度;溶解机理;物理溶解;......
NiO钉扎的自旋阀的结构和磁性柴春林,滕蛟,于广华,姜文博,朱逢吾,赖武彦摘 要:利用反应溅射的方法制备了NiO薄膜,并研究了NiO对NiFe薄膜的钉扎作用,结果表明钉扎场与反应溅射时的Ar/O2比例,总的溅射气压,基底的粗糙度等有很大关系.利用光电子能谱(XP)分析了NiO2中的Ni,O离子的价态.并制备了NiO钉扎的自旋阀Ta/NiO/NiFe/Cu/NiFe/Ta,其磁电阻(MR)可达到2.2%,钉扎场为10.48kA/m.关键词:Nio;自旋阀;结构;磁性;......
H2O2催化氧化再生NiO的机理及动力学研究宿程远,林建超,陈孟林,何星存,黄智广西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广西环境工程与保护评价重点实验室摘 要:利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及XRD分析了H2O2催化氧化吸附活性艳兰X-BR的NiO的再生机理,同时对其反应动力学进行了探讨.红外光谱分析表明,活性艳兰X-BR在发生降解的同时没有其他物质生成,NiO表面降解较彻底;SEM图分析表明,新生态的NiO具有疏松,颗粒分布均匀的特点,经再生后有一定程度板结,导致再生效率有所降低;XRD图显示,吸附前后及再生前后,NiO的衍射峰没有发生较大改变,其稳定性较好.H2O2催化氧化NiO的动力学规律为:双氧水的反应是一级反应;活性艳兰X-BR的反应符合二级动力学方程;表观动力学模型r=-19.39exp[24.36×103......
溶液法制备NiO纳米晶形貌和尺寸的调控胡梦迪,李东升,杨德仁浙江大学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摘 要:采用"一锅法"和"热注入法"合成NiO纳米晶,研究了如何通过前躯体的选择和温度变化来调控NiO纳米晶的形貌和尺寸.采用"一锅法"时,若前驱体选用硬脂酸镍可得到单分散较好的近球形NiO纳米晶(2~5nm),若前驱体为四水乙酸镍时则可得到NiO纳米花(15~20nm).采用"热注入法"时,控制前驱体和注入反应温度,可得到枝状纳米晶(5~10nm)和近球状纳米晶(30~40nm).这是由于前躯体,温度和合成方法等因子影响晶体的总表面能,原子迁移和表面反应,因此,改变这些因素可以调节不同晶面的相对生长速度,从而调控NiO纳米晶的形貌和尺寸.关键词:NiO;纳米晶;形貌调控;尺寸调控;......
原位合成NiO催化硅粉氮化制备氮化硅古亚军,张海军,李发亮,张少伟武汉科技大学省部共建耐火材料与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摘 要:采用化学沉淀方法在硅粉表面沉淀了Ni(OH)2,利用其原位合成NiO来催化硅粉氮化制备Si3N4粉,研究了原位合成NiO含量(质量分数为02.0%)和氮化温度对硅粉氮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原位合成的NiO可以促进硅粉的氮化,随着NiO含量的增加,硅粉的氮化率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随着氮化温度的升高,硅粉氮化率逐渐提高,当温度升高到1 400℃,NiO质量分数为1.0%时硅粉全部氮化;制备的Si3N4呈晶须状,直径为65497nm,其生长符合固-液-气-固(SLGS)生长机理.关键词:硅粉;Si3N4;催化氮化;NiO;......
反复浸渍法制备NiO及电化学性能研究王凯,张莉大连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摘 要:以NaOH为沉淀剂,NiCl2为前驱体采用反复浸渍法合成了Ni(OH)2,在300℃煅烧制备了NiO.X射线衍射(XRD)证明材料为立方晶相的NiO,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显示了NiO呈现出波浪状的形貌.电化学性能测试:以10mA进行恒流充放电测试,起始容量为455F/g;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比容量减小,200次后稳定于415F/g(为初始容量的91.2%).关键词:反复浸渍法;NiO;电化学;......
NiO纳米晶的溶胶-凝胶法制备及电化学性能 ZHU Yao-min1,ZHAO Sheng-li1,WEN Jiu-ba1,祝要民1,赵胜利1,ZHAO Chong-jun1,LI Dong-xuan1 (1.河南科技大学材料学院,河南,洛阳,471003) 摘要:采用溶胶-凝胶(Sol-Gel)法并结合热处理工艺制备氧化镍粉体,研究烧结条件对NiO粉体组成,结构和形貌的影响,并对其电化学性能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以醋酸镍,乙醇,柠檬酸为原料,在一定温度下合成了稳定的溶胶和凝胶,凝胶热处理过程中在400℃左右基本分解完全并逐渐形成NiO纳米晶;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纳米NiO晶粒尺寸逐渐增大,晶型趋于完整;600℃烧结2h获得纳米NiO粉体晶粒大小分布均匀,晶型较好且没有明显团聚现象,表现出良好的充放电稳定性. 关键词:氧化镍; 纳米晶; 结构; 溶胶.凝胶; [全文内容正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