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456条信息,每页显示10条信息,共46页。用时:0小时0分0秒304毫秒
水热合成大长径比的γ-AlOOH纳米线及表征杨琪,王影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材料工程学院摘 要:以NaOH和NH3·H2O的混合溶液为沉淀剂,在水热条件下制备了大长径比的γ-AlOOH纳米线;并采用X射线衍射仪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制备的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调节混合沉淀剂中NaOH和NH3·H2O的比例,可得到不同形貌的γ-AlOOH纳米结构;大长径比γ-AlOOH纳米线是由水热反应初期形成的尺寸较大的层状γ-AlOOH通过卷曲而形成的;以体积比1∶1的NaOH和NH3·H2O混合溶液为沉淀剂,在保温时间24h条件下,制备的γ-AlOOH纳米线形态最好,其直径为1030nm,长度为12μm,长径比为60100,并具有明显的晶面择优取向.关键词:γ-AlOOH;纳米线;大长径比;水热反应;......
REx(CO3)y沉淀废水处理的资源化研究王东杰1,2,易红宏1,唐晓龙1,郭文亮2,侯少春2,王素梅21. 北京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2. 包头稀土研究院白云鄂博稀土资源研究与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摘 要:为了开发稀土冶炼及沉淀废水处理方法的清洁生产工艺,本文针对稀土元素分离过程中,以氨皂化工艺为前提,萃取分离混合或单一稀土元素时所产生的REx(CO3)y沉淀废水进行研究,将REx(CO3)y沉淀废水采用电解的方法处理后,将电解产物进行资源转化研究.废水电解处理的主要产物为HCl和NH3,NH3迅速溶于电解溶液中,研究将NH3从电解溶液中分离并与CO2生成NH4HCO3,电解后的水经净化处理形成的纯水,应用于冶炼生产,形成可资源转化的循环利用工艺.文章剖析了资源化研究(N2吹脱NH3......
+ H2. In-situ doping during growth was carried out by adding NH3 gas into the precursor gases. It was shown that the maximum Hall mobility of the undoped 4H-SiC epilayers at room temperature is about 430 cm2 ·V -1 ·s -1 with a carrier concentration of ~ 1016 cm-3 and the highest carrier concentration of the N-doped 4H-SiC epilayer obtained at NH3 flow rate of 3 sccm is about 2.7 × 1021 cm-3......
CdS薄膜的生长和结构分析 介万奇1,陈福义1,蔡小梅1 (1.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陕西,西安,710072) 摘要:使用化学浴沉积(CBD)在硫酸镉-硫脲的氨溶液中,成功地制备出了高质量的CdS薄膜.用扫描电境(SEM),X射线衍射(XRD)及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仪对其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NH3摩尔浓度对生成CdS薄膜的表面致密性影响很大,当NH3摩尔浓度比较大时,无法生成连续致密的胶体颗粒薄膜,反应体系中S2-和Cd2+溶液的摩尔浓度增加,CdS胶体粒度增大.在相同NH3摩尔浓度下,随着S2-和Cd2+摩尔浓度比值([S2-]/[Cd2+])的增大,CdS胶体粒子粒度减小;透过光谱的峰位随着胶体粒子尺寸的减小向短波方向移动,当NH3摩尔浓度变化时,在一定的范围内改变CdS膜的透过率.将化学浴沉积(CBD)过程的研究从薄膜厚度优化改进为胶体粒子尺寸优化,促进了CBD技......
氨法从氯化铜锰锌钴废液中选择性分离锰王静静,周康根,岳楠,董舒宇,黄虹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摘 要:采用氨法沉淀将氯化铜锰锌钴废液中几种金属离子(Mn2+,Cu2+,Zn2+,Co2+)进行选择性的分离,即将Mn2+与Cu2+,Zn2+,Co2+分离,并初步探索出了最佳的实验条件.在25℃条件下,实验通过向氯化铜锰锌钴废液中添加过量的NH3·H2O,使得Cu2+,Zn2+,Co2+与溶液中NH3结合形成络合离子继续存于溶液中,Mn2+则与NH3·H2O形成氢氧化物沉淀下来.结果表明:采用氨法沉淀分离Mn2+与Cu2+,Zn2+,Co2+的最佳工艺条件是25℃条件下,加入NH3·H2O的浓度为7 mol/L,溶液终点p H=9.69.7,反应时间为1 h.在上述优化的工艺条件下,Mn2+的沉淀率≥90......
玉溪大红山铁矿Ⅲ~#,Ⅳ~#矿体北盘区采场地压控制研究徐刚2,段鑫22. 玉溪大红山矿业有限公司摘 要:介绍了研究地压活动规律对矿山地下开采的重要影响,通过应用3D-σ软件对大红山铁矿Ⅲ#,Ⅳ#矿体开采过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研究,及对待采380 m NH1,NH2,NH3盘区开采方案及回采顺序进行研究,发现现阶段Ⅲ#,Ⅳ#矿体北盘区顶板及矿柱整体稳定性相对较好;在380 m N2,N3,N4盘区充填的基础上开采380 m NH1,NH2,NH3盘区地压活动要小于不充填的情况,但在不充填的前提下开采380 m ......
ECR-CVD方法生长a-SiNx:H薄膜的研究 吴雪梅1,鲁涛1,辛煜1 (1.苏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薄膜材料省重点实验室,苏州,215006) 摘要:使用微波电子回旋共振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ECR-CVD)方法室温生长了非晶氢化的氮化硅薄膜,通过改变前驱气体(SiH4+80%Ar和NH3)的流量比,研究了薄膜的生长速率,等离子体的发射光谱和薄膜的红外特性.结果表明:随着NH3流量的增加,氮化硅薄膜的生长速率呈下降趋势,这主要是由于等离子体中的气相前驱成分之一硅基团浓度的不断下降所导致的;随着NH3流量的增加,薄膜中键合了较多的具有较高电负性的N原子是Si-N和Si-H伸缩振动发生蓝移的主要原因.红外光谱的定量计算表明所制备的氮化硅薄膜具有相对较低的H浓度,约15%左右.文中对氮化硅薄膜的生长机制也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ECR-CVD; a-SiNx:H薄膜; 发射光谱......
SO32-,NH3·H2O,Cu2+对高硫金精矿石硫合剂浸出的影响赵留成,孙春宝,李绍英,龚道振,康金星北京科技大学金属矿山高效开采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摘 要:采用石硫合剂提金法对高硫金精矿进行浸出试验,考察了SO2-3,NH3·H2O,Cu2+浓度对浸出过程的影响.其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400目80%,液固比6∶1,SO2-3浓度0.1 mol/L,NH3·H2O浓度1.6 mol/L,Cu2+浓度0.04 mol/L,Na2CO3浓度0.1 mol/L,搅拌速度500 r/min,浸出温度40℃,浸出时间8 h的条件下,金的浸出率达到88%左右;浸出过程中加入SO2-3,保证S2-x和S2O2-3的稳定性,并减少因S单质,CuS和Cu2S的沉积而阻碍浸金传质过程的影响;NH3·H2O不仅调节浸......
负载型钴钼金属氮化物的制备及其表面化学研究项益智,吕井辉,卢春山,张群峰,马磊,李小年浙江工业大学绿色化学合成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摘 要:采用等体积浸渍法结合NH3程序升温氮化技术,制备了一系列γ-Al2O3负载的Co/Mo金属氮化物催化剂.利用XRD,H2-TPR-MS和H2-TPSR-MS等手段,考察了Co/Mo金属氮化物催化剂及其氧化物前驱体的结构与表面性质;探讨了活性组分不同浸渍顺序制备的单,双金属氮化物的结构与表面性质差异;以NH3分解为探针反应考察了不同催化剂的反应性能差别.结果表明,活性组分的浸渍方式对催化剂的表面性质有重要的影响,共浸渍法制备的Co/Mo双金属氮化物由于其氧化物前驱体表面形成了CoMoO4相,有利于Co3Mo3N的生成.在NH3分解反应中,共浸渍法制备的Co/Mo......
高能机械化学法制备超微氮化钼粉体刘高杰1,安耿2,杨刘晓2,赵宝华21. 西安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 金堆城钼业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摘 要:在室温下通过自行设计的高能机械化学球磨机,使钼粉在NH3气氛下经过高能球磨得到超微氮化钼粉体.分别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制得的粉体结构和粒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球料质量比为8∶1的情况下经过30h球磨,得到了FCC结构的Mo2N粉体,粉体平均粒度在100nm以内.机械化学反应过程中,一方面,NH3分子在清洁的钼金属表面的化学吸附起着重要的作用,为球磨过程中由于介质球碰撞所产生的储存于钼粉中的能量(界面能和缺陷能)提供了Mo-N化学吸附向氮化钼转变所需的激活能.另一方面,钼粉晶粒细化改变了Mo原子表面电子的不饱和性,从而促进了Mo与N的键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