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21652条信息,每页显示10条信息,共2166页。用时:0小时0分0秒250毫秒
微波处理对鲕状赤铁矿解离的影响试验钱功明,赵新泽,王帅,夏节,卢义飞,赵德世武汉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摘 要:直接采用传统的选矿方法进行鲕状赤铁矿的选别,效果不理想.为探究微波处理对鲕状赤铁矿解离的影响,分别对微波处理的矿石量,微波功率及处理时间进行了试验研究,同时分析了微波对磨机生产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处理鲕状赤铁矿矿石量宜为50 g,矿石升温幅度随微波功率和处理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微波预处理可促进鲕状赤铁矿的解离,并提高磨机的生产能力,最高增量可达23.51%,具有明显的助磨效果,但微波功率不宜过低,处理时间不宜过长.该研究结果可为微波预处理鲕状赤铁矿以改善选矿效果提供依据.关键词:鲕状赤铁矿;微波预处理;解离;......
磁场诱导和晶种联合法制备链状Fe3O4杨喜云,于培峰中南大学冶金科学与工程学院摘 要:以粒径为700nm的球形Fe3O4为晶种,将晶种加入到含有FeSO4.7H2O,FeCl3.6H2O与尿素的混合溶液中,在磁场诱导下制备链状Fe3O4.研究了磁场强度,晶种添加量,分散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质量浓度以及反应时间对产品形貌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磁场强度的增大,晶种量的增加,链状粒子数目显著增多;适量的PVP能使链状粒子分散平行排列.合成链状Fe3O4粒子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磁场强度0.35T,晶种用量10%,PVP质量浓度7.5g/L,反应18h.磁性能测试表明,该链状Fe3O4粒子具有亚铁磁性,磁饱和强度为72.3emu/g,矫顽力为381Oe.关键词:晶种;磁场;链状;......
花状自组装FePt纳米颗粒的制备李芳,杜雪岩,徐凯,杨瑞成兰州理工大学 甘肃省有色金属新材料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有色金属合金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摘 要:选用硼氢化钠(NaBH4)作为还原剂,聚乙二醇(PEG2000)作为表面活性剂,利用简单的湿化学还原工艺,在室温下制备花状自组装的FePt纳米颗粒.XRD和TEM表征显示:所制备的FePt纳米颗粒是化学无序的面心立方(fcc)结构.颗粒形貌主要由平均粒径分别为19.2和4.9nm的梭形和球形颗粒组成.这些梭形的"花瓣"和球形的"花蕊"自组装形成大小不等的花状结构.推测认为,纳米颗粒的花状自组装主要是表面活性剂集合的结果.VSM显示所制备FePt纳米颗粒的磁性能室温下为超顺磁性,饱和磁化强度Ms约为10.9(A·m2)/kg,相同条件下PVP作为......
Au-Pt海胆状纳米结构的合成研究陈有为1,2,谭曜1,2,史丹1,2,黄姣1,2,陈丹超1,2,张威波1,2,潘甬1,2,周生虎31. 宁波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院2. 宁波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3.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摘 要:采用油胺为还原剂和稳定剂,通过晶种生长法制备了Au-Pt海胆状纳米结构,研究了各种合成条件对产物结构及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空气气氛下不能合成Au-Pt双金属杂聚体结构;Pt(acac)2和H2PtCl6·6H2O两种Pt前体对于产物形貌没有明显影响;强极性的1-十八烯参与合成反应时不易得到海胆状的双金属结构;不同Au/Pt配比对产物形貌影响的研究指出,Au-Pt海胆状杂聚体结构的形成是因为后还原的Pt会倾向性地沉积到先还原成核的Au纳米颗粒的特定表面.一锅法......
N18锆合金的疖状腐蚀李强,黄昌军,梁雪,彭剑超,周邦新上海大学微结构研究重点实验室摘 要:N18合金经轧制变形及780℃/5h热处理,在500℃/10.3 MPa过热蒸汽中发生了疖状腐蚀.采用TEM和SEM研究了合金及腐蚀生成氧化膜的显微组织.结果表明,发生疖状腐蚀的原因是试样在(α+β)两相区的热处理过程中,合金元素铌,铁,铬等大量迁移至α-Zr晶界处,形成Zr(NbFeCr)2和β-Zr相,造成α-Zr晶粒内部合金元素严重贫化.对于这类合金,应注意其热加工过程,尽量避免进入(α+β)相区并保温时间过长,以防止疖状腐蚀的发生.关键词:N18合金;疖状腐蚀;合金元素;析出相;......
树脂状高分子在油田化学中的应用探析赵翠翠吉林化工学院摘 要:本文将合成的不同类型的树脂状高分子子用于处理油田污水,处理发现:以季铵盐化的聚酰胺-胺树枝状高分子处理效果最好,处理后的油水界面清晰,水层透明.关键词:树脂状高分子;油田化学;破乳剂;......
马蹄沟鞍状矿体矿床地质特征研究韩欣良河北省地矿局第四地质大队摘 要:通过对地面磁法结果的研究,新发现一处金属矿床,经普查以及详查简单的工作量,在充分利用磁测井的基础上得出该矿体为一鞍状盲矿体.关键词:马蹄沟金属矿;单一矿体;鞍状;......
Zr-4合金疖状腐蚀与晶粒取向的关系王蒙,李强,黄昌军,梁雪,彭剑超,杨艳萍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摘 要:将Zr-4合金经过800℃/20 h热处理,用高压釜在500℃,10.3 MPa过热蒸汽中进行腐蚀实验,并采用电子背散射衍射分析(EBSD)技术研究Zr-4合金疖状腐蚀与合金基体表面晶粒取向的关系.结果表明:Zr-4合金经腐蚀后,以(-1 8 7 12)晶面为中心,面夹角在10°范围内的合金基体晶面上生长的氧化膜会发生疖状腐蚀,而在以(0001)晶面为中心,面夹角在17°范围内的晶面上生长的氧化膜不会发生疖状腐蚀.关键词:Zr-4合金;疖状腐蚀;EBSD;晶粒取向;......
某贫鲕状赤铁矿深度还原试验研究刘淑贤,申丽丽,牛福生河北联合大学矿业工程学院摘 要:某贫鲕状赤铁矿原矿品位为32.16%,主要铁矿物为鲕状赤铁矿,其次为浸染状构造,赤铁矿属微细粒嵌布.因赤铁矿的嵌布粒度过细,即使细磨矿多数赤铁矿也难以单体解离,且硅酸铁和菱铁矿的含量占21.99%,属于难选矿石.采用深度还原工艺处理该矿石,实现了铁的有效富集:-2mm原矿在还原温度为1200℃,还原时间为120min,矿煤比为2的条件下,通过深度还原,经过一段磨矿,两段磁选,可获得铁精矿产率30.12%,品位92.18%,回收率90.45%的最佳指标.关键词:鲕状赤铁矿;深度还原;磁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