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433条信息,每页显示10条信息,共44页。用时:0小时0分0秒314毫秒
FeSiB非晶薄带的压磁效应研究 李塘华1,蒋达国2,夏小鸽1,马广斌1,朱正吼1 (1.南昌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西,南昌,330047;2.井冈山学院,工学院,江西,吉安,343009) 摘要:采用单辊法制备了宽4.5mm厚25μm的Fe79Si15B16非晶薄带,压磁效应测试结果表明:当测试频率较低时,Fe79Si15B16非晶薄带的压磁效应较弱,随着频率的升高,薄带的压磁效应出现了明显的增强;当退火温度低于300℃时,退火后薄带的压磁效应增强,且薄带的压磁效应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而增强;经300℃×1.5h的退火后,薄带的压磁效应最强,当测试频率为50MHz,测试压应力为1.05MPa时,其压磁效应可达0.99%. 关键词:非晶; 应力; 阻抗; 退火;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 ......
Al2O3/ZrO2层状复合陶瓷的显微结构特征与强韧化的关系 程川1,丁培道2,陈蓓3 (1.重庆大学资环学院;2.重庆大学材料学院,重庆,400044;3.高电压与电工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摘要:利用自带能谱的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仪,对Al2O3/ZrO2层状复合陶瓷的显微结构特征及断口形貌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表面压应力的作用细化了晶粒,提高了可相变四方相的含量,增加了相变增韧的效果;沿界面两端表现出2种不同的断裂机制:界面以外靠近表面部分,其断裂主要是穿晶断裂;在基体层的断裂则表现为沿晶和穿晶混合型断裂方式.该断裂行为与ZrO2层状陶瓷的相变增韧机制密切相关. 关键词:Al2O3/ZrO2; 层状复合陶瓷; 显微结构; 断口形貌; 晶粒细化; 沿晶/穿晶混合型断裂;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 ......
钢渗硼表面残余应力的数值分析 高峰1,袁力江1,罗鹏1,雷明凯1 (1.大连理工大学材料工程系,大连,116024) 摘要:采用有限元法的平面轴对称分析模型,依据渗硼表面和界面特征,计算45钢在840-1050℃渗硼表面的热应力45钢渗硼试样在外表面区边缘,FeB/Fe2B界面和Fe2B/钢基体界面呈张应力状态,且界面区存在着急剧的张应力和压应力的交替变化.计算与文献报道的实测应力分布规律一致.钢的渗硼表面的高张应力造成渗硼试样的表面开裂;硼化物和钢基体界面产生的微区塑性变形导致硼化物层剥落. 关键词:渗硼; 钢; 热应力; 有限元法;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 ......
热处理工艺对车轮残余应力的影响 赵亚琼1,安涛1,闫军1,章静1,沈晓辉1 (1.安徽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安徽,马鞍山,243002;2.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车轮公司,安徽,马鞍山,243010) 摘要:运用有限元法,综合考虑了温度,相变及应力的耦合作用,对车轮热处理残余应力及热处理工艺对它的影响规律进行了分析.模拟分析表明,马钢生产的HDSA车轮踏面的最大周向残余压应力为140MPa左右,压应力区深度达到38.2 mm.得到了淬火温度,淬火时间,回火温度和回火时间对踏面上周向残余压应力和踏面下压应力区深度的影响规律,其中回火温度对踏面上的残余应力影响最大. 关键词:车轮; 热处理; 残余应力; 影响; 有限元;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 ......
ZrO2层状复合陶瓷的显微结构及晶体学位向关系 程川1,丁培道2,周泽华3,陈蓓4 (1.重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2.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重庆,400044;3.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上海,200050;4.高电压与电工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摘要:利用扫描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及X-rays衍射仪等,对ZrO2层状复合陶瓷的显微形貌特征,断裂相变量及晶体学位向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ZrO2层状陶瓷由于界面压应力的作用,抑制了烧结过程中晶粒的生长速度及冷却后四方相向单斜相的转变,提高了可相变四方相的含量,提高了断裂相变量,改善了材料的力学性能,但却没有改变四方相和单斜相之间的晶体学位向关系,在层状ZrO2陶瓷中,(100)m//(010)t的晶体学位向关系仍然存在. 关键词:ZrO2层状复合陶瓷; 界面压应力; 显微形貌; 相变; 晶体学位向关系......
圆柱形胞元蜂窝夹芯板梁理论的研究 梁森1,陈花玲1,梁天锡2 (1.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西安,710049;2.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绵阳,621900) 摘要:为了研究蜂窝夹芯板梁受压塌陷的原因,建立了圆柱形胞元蜂窝夹芯胞元壳的轴向受压理论分析模型,推导了圆柱形胞元蜂窝夹芯板梁临界压应力的计算公式,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迭代优化设计方法,给出了一套较完整的分析设计理论.通过用3D有限元数值模拟技术,对铝质圆柱形蜂窝胞元壳进行模拟,结果与公式的计算值吻合较好.该研究对进一步完善蜂窝夹芯板梁理论提供依据. 关键词:蜂窝夹芯板; 临界应力; 数值模拟;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 ......
氧分压对铁矿粉烧结成矿的影响黄学军1,2,郭玉峰1,2,张俊1,2,郭兴敏1,21.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2. 北京科技大学钢铁冶金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摘 要:氧分压一直是影响烧结矿质量的重要因素.通过控制不同氧分压进行的烧结实验结果表明:在氧化性气氛下,生成的矿物主要有赤铁矿和铁酸钙,出现了针状铁酸钙晶形.氧分压从7.10×10 4至7.89×10 5Pa时,矿物组成区别不大,只是在局部产生少量的磁铁矿.氧分压从4.44×10 5Pa开始,赤铁矿明显减少而磁铁矿增加.在高碱度烧结矿中,为了获得合理的烧结矿矿物组成与形态结构,氧分压应控制在2.12×104~7.10×10 4Pa之间.关键词:铁矿石;矿石烧结;氧;分压;赤铁矿;铁酸钙;矿物学;......
喷丸残余应力裂纹柔度法与X射线法对比研究任凤章1,2,罗玉梅1,张伟3,张旦闻3,田保红1,魏世忠1,苏娟华11. 河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3. 洛阳理工学院机电工程系摘 要:用裂纹柔度法对45钢调质喷丸试样的残余应力大小及分布进行了测量,并将其测试结果与结合电解抛光技术的X射线法测得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裂纹柔度法测得距喷丸表面300μm深处的残余压应力为471 MPa,残余压应力场深为900μm;X射线法测得的最大残余压应力在近表层120μm处,为446 MPa,残余压应力场深为820μm;在可比较深度范围内,两种测试法获得的残余应力具有相同变化趋势,且数值大小也接近.关键词:残余应力;裂纹柔度法;X射线法;电解抛光;......
喷丸残余应力场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赵莉莉,王建明,裴信超,王利平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摘 要:为探讨喷丸参数对残余应力大小及分布的影响,利用LS-DYNA软件建立了分批顺序撞击的9丸粒有限元模型,对喷丸残余应力场进行了数值仿真研究,并与已有结果进行对比以验证其准确性.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弹丸速度,重复打击次数,搭接率以及多丸粒分布对残余压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弹丸搭接率和覆盖率可使各点的残余应力分布趋于一致;重复打击一定次数后将使残余应力增长率减缓并最终趋于饱和;最大残余压应力及其到达深度均随喷丸速度增加而增大.本模型为获得理想残余应力提供了理论依据.关键词:喷丸强化;残余应力;有限元法;数值模拟;......
大口径钻井钻压设计探讨曹钧,陈昌明摘 要:重点探讨了大口径钻井过程中钻压设计的四项基本原则,并就不同岩层钻进条件下的钻压设计提出了一些看法,认为钻压是提高钻进速度,保证钻井效率的关键参数之一;在设计钻井工艺时,必须严格按照岩层的力学特性参数来设计钻压,在实际钻进过程中,钻压应根据岩层的变化不断调整,以达到最佳钻进效果;在地层交界处或地层破碎带钻进时,必须及时修正钻压值;井斜是钻压调整的重要依据;从有效破岩和钻头刀具使用寿命的角度考虑,钻压设计不得超过最大钻压值.关键词:大口径钻井;钻压设计;基本原则;抗压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