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11632条信息,每页显示10条信息,共1164页。用时:0小时0分0秒274毫秒
AVMHT缓蚀剂在H2S-HCl-H2O体系中的缓蚀性能 杨敬一1,张蓓蕾1,徐心茹1,丁林1 (1.华东理工大学石油加工研究所,上海,200237) 摘要:研究了合成的4-(3-甲氧基-4-羟基苯)-5-巯基-3-庚基-1,2,4-三唑(AVMHT)缓蚀剂在H2S-HCl-H2O体系中对碳钢的缓蚀作用,分析了其缓蚀作用机理.考察了H2S浓度,温度,AVMHT的浓度对缓蚀效果的影响.并同工业上常用缓蚀剂BZH-1,SF-121B,SH-A,505等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AVMHT在H2S-HCl-H2O体系中对碳钢有显著的缓蚀作用. 关键词:缓蚀; 含硫原油; 硫腐蚀; 碳钢;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 ......
量子化学在缓蚀剂研究中的应用于会华,张静,杜敏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摘 要:近年来,量子化学在缓蚀剂分子结构和缓蚀机理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概述了半经验算法,从头算和密度泛函方法3种量子化学理论计算方法及其在缓蚀剂研究中的应用,并对其在该领域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关键词:量子化学;缓蚀剂;量化参数;缓蚀机理;分子结构;......
有机酸盐缓蚀剂对球墨铸铁的缓蚀作用汪子豪,左晓宝,郑志康南京理工大学理学院土木工程系摘 要:针对输水条件下内衬水泥砂浆球墨铸铁管的腐蚀问题,设计了球墨铸铁试件在掺入不同缓蚀剂的0.6mol/L NaCl模拟水泥砂浆孔溶液中的浸泡试验,选取了吸附型缓蚀剂D-葡萄糖酸钠(SD)和乙二胺四甲叉膦酸五钠(EDTMP·Na5),利用电化学和微观测试等方法,研究了2种有机酸盐缓蚀剂对球墨铸铁试件的电化学参数,表面形貌及化学组成的影响,分析了2种缓蚀剂对球墨铸铁的缓蚀效果.结果表明:2种缓蚀剂对球墨铸铁具有良好的缓蚀效果,且EDTMP·Na5的缓蚀效果优于SD;二者的复掺具有良好的缓蚀协同效应,且当溶液中二者浓度均为50 mg/L时,对球墨铸铁的缓蚀效果更好,其相应的缓蚀率为89.60%.关键词:球墨......
绿色铜缓蚀剂的研究进展李美明,徐群杰,韩杰,张志国上海电力学院上海市电力材料防护与新材料重点实验室摘 要:随着环保意识的加强,传统缓蚀剂已经无法满足工业绿色化发展的需要.开发易生物降解,价格低廉,高效的绿色缓蚀剂是近年来铜缓蚀剂研究的热点.结合本课题组在聚天冬氨酸,聚环氧琥珀酸,植酸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对国内外绿色铜缓蚀剂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概括,对铜缓蚀剂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的方向作了分析.关键词:绿色缓蚀剂;铜;进展;缓蚀;......
点蚀敏感性的评价新方法-极限零概率点蚀电位法贾志军1,2,李晓刚21. 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2. 北京科技大学腐蚀与防护中心摘 要:对1Cr13不锈钢点蚀电位的离散分布进行统计分析,利用点蚀发生概率,门槛电流密度和电极电位的关系,结合直线外延法推测出在极限门槛电流密度下,零概率点蚀电位,即极限零概率点蚀电位,可以作为评价材料耐点蚀性能的参数.关键词:不锈钢;点蚀电位;门槛电流值;点蚀;概率;......
岩溶建筑地基溶蚀程度及深度分布规律 曹贤发1,张家生1,刘之葵2,孟飞1,邓国栋1 (1. 中南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湖南 长沙,410075; 2. 桂林理工大学 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广西 桂林,541004) 摘要:基于碳酸盐岩溶蚀机理,从岩性因素和水的溶蚀能力方面分析以碳酸盐岩为主的建筑地基溶蚀能力和溶蚀程度的深度变化规律,并通过工程案例对其普遍合理性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按深度的指数函数拟合的溶蚀率曲线拟合系数一般可达0.90以上,表明以碳酸盐岩为主的建筑地基溶蚀程度一般具有随深度增大呈指数衰减的特征;岩体裂隙是影响溶蚀程度深度分布特征的决定因素,岩石类型和水的溶蚀能力是影响岩溶发育的区域性因素,对建筑地基溶蚀程度的深度分布特征影响不大;岩面溶蚀程度高于洞隙溶蚀程度,合理的表征指标不应忽略岩面溶蚀特征,否则将难以合理刻画出地基溶蚀程度的深度衰减规律. 关键词:溶蚀机理;溶蚀程度......
气相缓蚀剂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陈白珍1,何新快1,张钦发1 (1.中南大学冶金物理化学与材料化学研究所,长沙,410083;2.株洲工学院,株州,412008) 摘要:从缓蚀剂的缓蚀基团和分子结构方面概述了气相缓蚀剂的研究现状,阐述了气相缓蚀剂的有关缓蚀机理,分析了缓蚀效果的影响因素.讨论了气相缓蚀剂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气相缓蚀剂; 缓蚀机理; 缓蚀基团; 影响因素;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 ......
3D C/SiC-TaC复合材料烧蚀性能及机理 成来飞1,张立同1,徐永东1,王毅1 (1.西北工业大学超高温结构复合材料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72) 摘要:采用浆料浸渗结合化学气相浸渗SiC工艺制备出高体积分数TaC的3D C/SiC-TaC复合材料.采用氧-乙炔烧蚀试验研究其烧蚀性能,利用SEM和XRD对烧蚀后材料的微观结构和相组成进行表征,并分析复合材料的抗烧蚀机理.结果表明:TaC在高温高速氧-乙炔焰作用下,形成玻璃态的黏滞Ta2O5相,对C/SiC基体起到封填表面开气孔的作用,阻碍氧化性气氛进入试样内部,从而达到抗高温氧化,提高复合材料的抗烧蚀能力的目的;在超高温阶段,Tac和Ta2O5共同起到抗烧蚀作用. 关键词:3D C/SiC-TaC; 烧蚀; 烧蚀机理;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 ......
不同冲蚀角条件下QAl9-4铝青铜的冲蚀磨损特性刘成龙,黄伟九,王军军,李志均重庆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摘 要:利用自主研发的转盘式冲蚀实验装置,通过失重分析,表面形貌观察以及表层粗糙度测定,探讨了QAl9-4铝青铜在不同冲蚀角度条件下的冲蚀磨损特性.结果表明,在030°冲蚀角度范围内,铝青铜试样的累积质量损失随角度增大而增加;当冲蚀角度大于30°后,累积质量损失降低.随着冲蚀角度的逐步增大,冲蚀磨损形成的试样表面缺陷逐渐从沿水流方向的长程犁沟向带有凹坑的短程犁沟变化,且试样表面平均粗糙度逐渐降低.关键词:铜合金;冲蚀磨损;冲蚀角度;......
Al1.92Cr0.08O3-SiC-ZrC耐烧蚀复合涂层微结构与烧蚀行为彭峥,孙威,熊翔,陈招科,王雅雷,徐永龙中南大学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摘 要:结合低压等离子喷涂和料浆法,在C/C-ZrC-SiC复合材料表面制备新型多元氧化物-碳化物复合陶瓷涂层,并通过掺杂过渡元素Cr来提升涂层整体热稳定性能.采用XRD和SEM等手段分析复合涂层的相组成和微观结构,并研究所制复合陶瓷涂层在2 500℃氧乙炔烧蚀环境中的协同抗氧化烧蚀行为.结果显示,有Al1.92Cr0.08O3-SiC-ZrC复合涂层保护的样品烧蚀性能相比于无涂层的C/C-ZrC-SiC基体有明显提升,烧蚀120 s后的质量烧蚀率和线烧蚀率分别下降了66%和76%.烧蚀后样品表面形成了独特稳定的复合多元氧化物防护结构,其高熔点ZrO2骨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