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479条信息,每页显示10条信息,共48页。用时:0小时0分0秒199毫秒
氟化石墨的用途与制备方法 苑金生1 (1.原河北省保定市建材局,河北,保定,071000) 摘要: 氟化石墨是通过氟与碳直接反应而生成的石墨插层化合物.不同于CF4,C2F6等碳氟化合物而具有独特的化学和物理特性.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 ......
沥青炭包覆微晶石墨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肖海河1,刘洪波1,何月德1,简志敏1,匡加才21. 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 长沙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摘 要:针对微晶石墨振实密度低和首次库仑效率低的缺点,采用真空浸渍-炭化工艺对微晶石墨进行沥青炭包覆改性,利用XRD,拉曼光谱和SEM等分析了炭包覆前后微晶石墨的结构和表面形貌,利用比表面测试仪测试了样品的BET比表面积,利用振实密度仪测定振实密度,并通过恒电流充放电和循环伏安等测试了样品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炭包覆后微晶石墨的石墨化度略有降低,拉曼R值由0.63增大至0.85;颗粒表面更光滑平整,BET比表面积降低0.9m2/g,振实密度从0.95g/cm3提高至1.08g/cm3;不可逆容量损失从121mAh/g减小到44mAh/g......
酚醛树脂炭包覆氧化微晶石墨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研究周姣红,杨晓红,孙忠刚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摘 要:采用双氧水对天然微晶石墨进行表面氧化处理,并用酚醛树脂炭包覆氧化处理石墨,考察了氧化处理和包覆处理对天然微晶石墨晶体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双氧水表面氧化增加了微晶石墨表面含氧官能团,提高了微晶石墨材料的储锂容量,首次脱锂容量由321.4m Ah/g提高到350.6 m Ah/g;酚醛树脂炭包覆氧化处理石墨的首次充放电效率提高至83.9%,30次充放电循环后的容量保持率提高到92%.关键词:负极材料;天然微晶石墨;表面氧化;包覆;电化学性能;......
优化合金元素加入量对蠕墨铸铁耐磨性的影响 陈华辉1,庞国星1 (1.中国矿业大学材料工程系,北京,100083;2.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材料工程系,河北,廊坊,065000) 摘要:通过设计合金元素锑,硼,磷加入量的三因素,二水平的正交试验,研究了合金元素及其加入量对蠕墨铸铁的蠕化率,基体组织,硬度和耐磨性的影响.优选出了合金元素的加入量为:0.03%Sb,0.03%B,0.25%P,并对新材料进行了模拟磨损试验.结果表明:新研制的低合金蠕墨铸铁比铬钼铜硼磷灰铸铁的综合相对耐磨性提高17.56%,而生产成本有所降低. 关键词:合金元素; 蠕墨铸铁; 耐磨性;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 ......
热处理温度对类球形磺化石墨烯微结构的影响邹泽玉1,涂川俊1,鲜勇1,2,洪莉睿11. 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 成都工业学院材料工程学院摘 要:以非晶态高分子聚合物为碳源,在特定温度的苯磺酸溶液中,一次性脱氢及同步自缩聚制备磺化石墨烯悬浊液,再经喷雾式干燥制得类球形磺化石墨烯颗粒.采用SEM,TEM,BET,FT-IR,Raman和XRD等表征手段对不同热处理温度下的磺化石墨烯颗粒进行表征;研究类球形磺化石墨烯在750,1 500和2 500℃热处理后的形貌及结构变化;考察不同热处理温度对其表面特性和结晶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球形磺化石墨烯颗粒的直径尺寸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减小,ID/IG值先升高后降低,Lc值由1.55 nm(未热处理)升高到8.08 nm(2 500℃),微晶堆叠厚度增......
珠光体含量对蠕墨铸铁高温力学性能和热物理性能的影响陶栋,李建平,杨忠,杨通,马志军,武岳,李远西安工业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摘 要:通过不同的热处理方法得到不同组织蠕墨铸铁,研究基体中珠光体含量对蠕墨铸铁不同温度下力学性能和热物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珠光体含量为40%60%时,珠光体的分散度高且分布均匀;随珠光体含量的增加,蠕墨铸铁的硬度,强度,密度和比热增加,塑性韧性,热扩散率和导热降低;当珠光体由5%增加到95%时,蠕墨铸铁500℃的抗拉强度增加,达到320 MPa;屈服强度增加,达到250 MPa,伸长率为4.05%,断面收缩率为1.68%;当珠光体含量小于60%时,蠕墨铸铁的导热随珠光体含量增加缓慢降低,当珠光体含量由5%增加到60%时,100℃的导热系数由48.3 W·m-1·K-1降低到......
蠕墨铸铁切削中高压切削液对刀具磨损的影响苏国胜1,郭延阔1,杜劲11. 齐鲁工业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摘 要:蠕墨铸铁是内燃机主要结构材料之一,是一种较难加工材料.针对蠕墨铸铁加工中切削温度高,刀具磨损严重等难题,提出在切削液高压喷射条件下对蠕墨铸铁车削加工的方案.即在切削液不同喷射路径,不同切削速度条件下...,高压湿切削对后刀面减磨效果会随着切削速度升高而增大,在切削速度V_c=300m/min减磨效果最明显.关键词:蠕墨铸铁;高压切削液;喷射路径;刀具磨损;......
蠕化率对蠕墨铸铁组织及热疲劳性能的影响张佳琦1,司乃潮1,刘光磊1,吴奎武11. 江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摘 要:采用自约束热疲劳试验机,对不同蠕化率下的蠕墨铸铁进行热疲劳性能试验并观察其组织变化.结果表明,试样的抗热疲劳性能随着蠕化率的升高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蠕化率为70%~80%时,蠕墨铸铁的热疲劳性能最好.蠕虫状石墨占基体比重有一个最佳值,蠕化率过低时,由于球状石墨数量较多分布较密集,导致热疲劳性能较差;蠕化率过高时,由于蠕虫状石墨过于粗大使裂纹扩展速度加快,导致热疲劳性能较差.在裂纹扩展后期,主裂纹变粗大导致其向前扩展所需驱动力不足以及主裂纹上形成分叉裂纹及二次裂纹,进而导致裂纹扩展呈现先快后慢,阶段性扩展的特点.关键词:蠕墨铸铁;蠕化率;热疲劳;裂纹萌生与扩展;......
氟化石墨烯结构表征及接枝增强芳纶Ⅲ薄膜的力学性能吴鹏,王会娜,李保印,王旭,刘向阳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摘 要:首先对自制的氟化石墨烯(FG)进行结构与性能表征.然后采用拥有优异耐热性和分散性的FG对芳纶Ⅲ(PA)薄膜进行共混改性,提高其力学性能.PA分子链的咪唑环上的氮原子因弱碱性而具备亲核反应能力,有望取代氟化石墨烯的氟原子形成C-N键,进而有效增强聚合物基体.然而,研究发现,PA胶液中的HCl会与咪唑环络合,降低咪唑环的反应活性.吡啶的加入中和了HCl的同时也能够催化反应,促进C-N的生成.红外光谱结果表明,加入吡啶的FG-PA复合体系能够形成基体与填料间的C-N共价键接.同时,加入吡啶所制得的FG-PA共混薄膜相比未加入吡啶的拉伸强度增加了25.6......
简捷水热法制备氟化石墨烯及其表征何云凤1,2,顾健1,2,李磊1,2,陶博文1,2,汪慧思1,2,黄丹椿1,21. 航天化学动力技术重点实验室2. 湖北航天化学技术研究所摘 要:氟化石墨烯是一种石墨烯衍生物,在润滑材料,电子器件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采用回流搅拌并水热还原的方法制备氟化石墨烯,并在不加HF的情况下以同样的方式制备了水热还原的还原氧化石墨烯(rGO).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拉曼光谱(Raman),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透射电镜(TEM)等对样品进行形貌观测和表征.FTIR的结果表明氟化产物中含有C-F键和部分未完全还原的含氧基团;由XRD谱可以看出,产物晶型较差,其层间距和原料的性质有关;Raman谱证实了石墨烯的基本结构依然存在,但也存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