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59558条信息,每页显示10条信息,共5956页。用时:0小时0分0秒894毫秒
DOI: 10.11817/j.issn.1672-7207.2019.01.003 页岩焙烧提钒过程中钾物相转化研究 杨鑫龙1,冯雅丽1,李浩然2 (1. 北京科技大学 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北京,100083; 2.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0) 摘要:针对含钒页岩中钾元素利用率较低的问题,分析并研究钠盐焙烧提钒时钾物相转化过程及钒钾同步提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焙烧时含钒页岩中白云母及伊利石相转化为多元素熔融态颗粒;NaCl和Na2SO4与其中钾离子交换,使部分钾参与生成水溶性钾盐,部分随钠长石自颗粒中析出;Na2CO3使矿物颗粒与石英共熔,钾钠间离......
DOI: 10.11817/j.issn.1672-7207.2019.01.023 多破坏模式和二次受力影响下FRP加固RC梁抗弯承载力 方圣恩1, 2,武棒棒1 (1. 福州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福建 福州,350116; 2. 福州大学 土木工程防震减灾信息化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福建 福州,350116) 摘要:针对实际工程应用中FRP加固RC梁存在多种破坏模式和二次受力影响等关键问题,提出采用能基本表征受压区混凝土实际应力-应变情况的Hognestad本构模型,以考虑受压区混凝土非线性应力变化.推导FRP加固RC梁受压混凝土等效应力和受压区高度各自对应的相关比值,并得出FRP拉断,......
DOI:10.19476/j.ysxb.1004.0609.2019.09.01 七十年辉煌历程 新时代砥砺前行--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与展望 贾明星1, 2 (1.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北京100814;2.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北京100814) 摘 要:总结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我国有色金属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艰难发展历程和取得的辉煌成就,探讨了我国建立现代有色金属企业制度和加强国际合作的艰辛探索与实践,阐述了我国在地质勘探技术方面,采矿选矿技术方面,冶炼技术方面,加工技术和新材料技术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指出了破解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的瓶颈和关卡需要解决的关......
DOI: 10.11817/j.ysxb.1004.0609.2021-36509 金属阳离子在锂辉石浮选中的活化行为及作用机理 于福顺1, 2,孙永峰1,蒋 曼1,徐国栋1,王建磊2,李 军2,安峰文2 (1. 山东理工大学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淄博 255000; 2. 山东华特磁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磁电工程技术中心,临朐 262600) 摘 要:在油酸浮选锂辉石体系中分别加入Ca2+,Al3+,Fe3+离子,通过单矿物浮选试验,金属离子吸附量检测,金属离子水解组份浓度计算,矿物表面动电位测试,红外光谱检测以及量子化学模拟计算研究Ca2+,Al3+,Fe......
聚合物水泥基复合填缝料浸水后剪切性能 王志航1,白二雷1,许金余1, 2,刘高杰3,朱从进4 (1. 空军工程大学 航空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710038; 2. 西北工业大学 力学与土木建筑学院,陕西 西安,710072; 3. 中国海警局直属第三局,广东 广州,510006; 4. 中国人民解放军 94921 部队,福建 晋江,362200) 摘要:针对机场道面填缝料承受剪切荷载与面临浸水作用的实际工作环境,对聚合物水泥基复合填缝料(PCJS)进行浸水试验,干湿循环试验和剪切试验,测试剪切强度,剪切韧度,峰值应变和断裂伸长率等指标,研究PCJS浸水后的剪切性能.结合SEM与MIP试验结果......
文章编号:1004-0609(2008)S1-0359-08 金属二次资源循环利用意义,现状及亟需关注的几个领域 王成彦1,邱定蕃1, 2,徐盛明2 (1.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北京 100044;2. 清华大学 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北京 100084) 摘 要:从节约资源,减少能耗和改善环境方面说明我国开展金属二次资源循环利用的迫切性及面临的问题.我国在有色金属资源循环利用方面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总体的资源综合利用程度却依旧相当低下.炼钢锌灰,失效电池,废旧家电,印刷线路板,铜冶炼渣和电镀污泥的循环利用是很值得关注的金属二次资源循环利用领域. 关键词:资源循环;炼......
文章编号:1004-0609(2015)04-1039-10 贵州省天柱大河边重晶石矿床成矿物质来源 侯东壮1,吴湘滨1,李 贞1,刘玉红2 (1. 中南大学 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 有色金属成矿预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沙 410083; 2. 江苏省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南京 210007) 摘 要:为探明大河边重晶石矿床的物质来源,在分析矿床地质的基础上,系统研究矿石矿物的同位素组成,稀土元素及有机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样品中δ18OSMOW与δ34SV-CDT呈正比关系,推测氧和硫元素以SO42-的形式参与成矿;δ34SV-CDT值较高表明硫可能来源于热液与海......
DOI: 10.11817/j.issn.1672-7207.2016.06.038 淮南地区石炭-二叠系泥页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刘会虎1, 2,胡宝林1,薛俊华2,徐宏杰1,张文永3,郑凯歌1,兰天贺1,任波2 (1. 安徽理工大学 地球与环境学院,安徽 淮南,232001; 2.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深部煤层开采和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安徽 淮南,232001; 3. 安徽省煤田地质局勘查研究院,安徽 合肥,230088) 摘要:通过系统采样,应用有机碳分析,岩石热解,镜质组反射率测定,干酪根显微组分及类型鉴定,干酪根C同位素分析等油气地球化学测试方法,综合研究淮南地区碳-二叠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