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5121条信息,每页显示10条信息,共513页。用时:0小时0分0秒299毫秒
稳定WO3乳液的制备及其电变色性能的研究 沈培康1,魏小兰1 (1.中山大学,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0275) 摘要:在两亲高分子化合物的存在下,于水溶液中合成了稳定的WO3颗粒悬浮乳液,颗粒分布在100~230nm范围内.乳液放置数月不会发生沉降.SEM表征结果表明,由此乳液形成的薄膜的表面呈多孔颗粒状.电变色性能测试表明薄膜的变色具有良好的可逆性.在扫描速度为100mV/s时,薄膜第一次循环的还原电量QR为10.8mC·cm-2,氧化电量QO为10.3mC·cm-2,电量损失率仅为5%,着色效率(CE)为69.8cm2/C.现场计时电流实验表明,薄膜具有很快的电变色速度. 关键词:WO3; 两亲高分子; 电致变色;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 ......
H2O2氧化水热法制备超细WO3的研究 柯勇1,饶国华2,黎先财1,杨沂凤1,汪文娟1 (1.南昌大学理学院化学系,江西,南昌,330047;2.江西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江西,南昌,330029) 摘要:通过H2O2氧化钨粉,水热晶化制备了超细WO3粉体.通过激光粒度仪,比表面测定仪,XRD,TEM和TG/DTA等对粉体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晶化有利于减小粉体粒径,且晶化温度越低得到的粉体粒径越小,比表面积越大;晶化温度升高则有利于六方晶相的形成.粉体粒径为10~60nm,有部分团聚.团聚粒子大小不均,粒径范围较宽,形状不规则. 关键词:H2O2; 氧化; 水热法; WO3;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 ......
H2O2氧化-水热结晶法合成纳米WO3的研究 饶国华1,黎先财2,杨沂凤3,汪文娟2 (1.江西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江西,南昌,330029;2.南昌大学化学系;3.编辑部,江西,南昌,330047) 摘要:以钨粉为原料, H2O2氧化金属钨粉生成的过氧聚钨酸为前驱体,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WO3 及其水合物. 低于180 ℃水热反应12 h, 得到正交晶型的WO3·0.33H2O和单斜WO3; 在180 ℃水热反应24和45 h则生成单斜WO3和六方WO3. 结果表明, 一定的水热反应温度和时间对晶化是必须的, 本实验180 ℃水热反应24和45 h后干燥均得到不含水合物的WO3粉体. 水热反应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均有利于正交WO3·0.33H2O向六方WO3和单斜WO3转化. 所制得的纯WO3 粉体晶形良好, 晶粒尺寸达到了纳米级, 并探讨了其水热机制. 关键词:H2O2氧化......
溶胶-凝胶法制备WO3的光分解水析氧活性 尹周澜1,王炜2,陈启元1,刘琼莎1 (1.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长沙,410083;2.中南大学,科学与工程学院,长沙,410083) 摘要:以W粉为原料,通过溶胶-凝胶法法合成了WO3催化剂前驱体.在恒定Ar气气流下,将溶胶-凝胶法制备所得前驱体在不同温度下加热分解,制备催化剂.考察催化剂在电子接受体Fe3+溶液体系中的光催化分解水析氧活性,并采用XRD,IR和PL光谱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由溶胶-凝胶法所制备WO3前驱体在350℃下处理4h后所得催化剂光催化析氧活性最高.在恒定气流下,随着处理温度的升高,WO3催化剂表面氧空位先增加,后减少,其光催化析氧活性也是先增加后减少.即氧空位越多,样品粒度越小,PL检测信号强度越强,光催化活性越高. 关键词:冶金技术; WO3; 溶胶-凝胶法; 氧空位; 光催化; 分解水; [全......
基于氢敏材料的WO3溶胶稳定性的影响因素研究范小花1,唐一科2,侯长军2,范瑛31. 重庆科技学院安全工程学院2. 重庆大学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3.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结构力学研究所摘 要:采用钨粉和双氧水反应制备了WO3溶胶,考察了双氧水(H2O2)加入量,无水乙醇加入量,陈化温度和时间对溶胶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表明,H2O2和乙醇的加入能增强WO3溶胶的稳定性,当H2O2与钨酸的物质的量比为1∶2,乙醇与WO3溶胶体积比为1∶2时,所制备的WO3溶胶在室温下可稳定存在3个月以上,溶胶成膜质量最佳.WO3溶胶陈化温度越高,溶胶的稳定时间越短.研究了WO3溶胶陈化时间与粘度的关系,并试验得出了最佳的成膜条件,即陈化时间越长,WO3溶胶粘度越大,当WO3溶液粘度为180~300mPa.s时成膜质量较好......
球磨参数对制备纳米WO3粉粒度的影响 娄本浊1 (1.陕西理工学院电工电子实验中心,陕西汉中,723003) 摘要:本文采用机械球磨法制备纳米三氧化钨陶瓷粉末,系统研究了球磨参数对粉末粒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械球磨法可以制取纯度较高的三氧化钨细粉;球磨时间和球料比以能够使颗粒尺寸趋于稳定的范围时为佳,盲目延长时间,增大球料比起不到细化作用,相反会增加WC杂质的引入. 关键词:氧化钨陶瓷; 纳米粉末; 机械球磨法; 球磨参数;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 ......
W/O型微乳法制备超细片状WO3的研究 宋涛1,李志顺1,丘泰1,沈春英1,陈小杰1 (1.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09) 摘要:在TritonX-100/正己醇/环己烷/水微乳液体系中制备了超细片状WO3.XRD谱图表明,超细薄片为三斜相和单斜相混合的WO3晶体.SEM结果表明,制备的WO3为大小均匀的超细片状粒子.BET测试表明,超细片状WO3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考察了两个关键参数ω0和反应物浓度对产物尺寸和形貌的影响.并对TritonX-100/正己醇/环己烷/水微乳液体系制备超细片状WO3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W/O微乳液; 水核直径; 超细片状WO3;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 ......
La3+掺杂WO3的制备及其光催化分解水活性的研究 陈启元1,罗莎1,李洁1,杜俊平1 (1.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湖南,长沙,410083) 摘要:研究了不同掺杂量和焙烧温度对La3+掺杂WO3催化材料催化分解水析氧活性的影响,通过XRD检测表征了La3+掺杂W03的相组成与掺杂量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400℃条件下制备的0.05%La3+/WO3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最高,与未掺杂WO3相比,其光催化析氧速率增加1.44倍.微量La3+的掺杂能够有效提高WO3的光催化活性.La3+的掺杂可以抑制WO3由单斜晶型向六方晶型的转变. 关键词:镧; 三氧化钨; 光催化分解水; 氧气;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 ......
WO3电变色材料的氢化技术研究 孟兆坤1,苗晔1,曲风钦1,黄士勇1,辛志荣1 (1.烟台大学物理系,) 摘要:全固态电变色器件制作工艺复杂,氢化(或锂化)工艺是制备WO3电变色器件的关键技术.本文主要论述氢化工艺的制备方法,工艺过程及实验结果等. 关键词:电致变色; 氢化; 透光率;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 ......
纳米WO3的制备及其光解水析氧性能研究 陈启元1,李洁1,吴道新1,胡慧萍1 (1.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湖南,长沙,410083;2.长沙理工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系,湖南,长沙,410077) 摘要:用溶胶凝胶法,灼烧法合成了纳米级WO3,采用X-射线衍射,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对WO3进行表征.在Fe3+为电子受体,溶液酸度pH为2.0情况下,研究了纳米级WO3在365nm紫外辐射下光解水析氧的光催化活性,并讨论了不同方法制备的催化剂活性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结晶程度越高,尺寸越小,比表面积越大的纳米级WO3具有更高的光分解水析氧活性,电子受体的浓度,溶液的酸度对析氧活性有明显的影响. 关键词:WO3; 纳米; 光解水; 析氧;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