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1223条信息,每页显示10条信息,共123页。用时:0小时0分0秒168毫秒
因硫碲铋矿在中国的首次发现 邱士东1,徐九华1,谢玉玲1,王葆华3 (1.北京科技大学,金属矿山高效开采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2.中国地质调查局,北京,100037;3.桂林工学院广西地质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广西,桂林,541004) 摘要:在陕西黄龙金矿发现了多粒碲铋矿物,根据电子探针分析数据,其中有几粒的成分与因硫碲铋矿相近,颗粒大小为十几到几十微米,与黄铁矿,闪锌矿,赤铁矿等共生.Au与Bi在矿石和围岩中的含量呈共消长关系,Te与Bi可能对Au的迁移富集起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因硫碲铋矿; 矿物学; 黄龙金矿; 成因;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 ......
乙醇基体改进ICP-MS法直接测定植物中的痕量As,Se,Sb和Te李艳香1,梁婷2,汤行1,刘先国1,胡兆初2,胡圣虹1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摘 要:建立了HNO3-H2O2高压密闭消解,2%乙醇基体改进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植物中As,Se,Sb和Te的新方法.探讨了乙醇基体对As,Se,Sb和Te信号的增敏效应,以2%乙醇作基体改进剂,各元素信号增敏因子在26之间.方法的检出限(3σ)分别为0.0450,2.49,0.0892,0.0202μg/L,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3.6%.关键词: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植物;乙醇;砷;锑;硒;碲;......
四川某难选低品位碲铋矿的选矿试验研究邓伟1,舒超2,王昌良1,饶系英11.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金属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中心2. 武汉工程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摘 要:四川某碲铋矿含Te0.53%,Bi0.85%,由于脉石矿物组成复杂,嵌布关系密切,同时含有大量与辉碲铋矿可浮性相似的磁黄铁矿,造成该矿分选困难.为有效利用该地的碲铋资源,自主研发出了适应该矿性质特点的高效选择性组合抑制剂NS-1,同时以丁基黄药为捕收剂,2#油为起泡剂,经一粗一扫三精的浮选工艺流程,可获得精矿Te品位为9.53%,回收率为93.64%;Bi品位为15.39%,回收率为95.65%的良好技术指标.关键词:辉碲铋矿;磁黄铁矿;新型抑制剂;丁基黄药;......
多掺杂协同调控碲化锡热导率和功率因子提升热电性能(英文)檀小芳1,2,端思晨1,王泓翔1,3,吴庆松4,李苗苗5,刘国强1,3,徐静涛1,3,谈小建1,3,邵和助1,3,蒋俊1,31.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纳米科学技术学院3. 中国科学院大学4. 复旦大学先进材料实验室5. 河海大学力学与材料学院摘 要:碲化锡(SnTe)是一种碲化铅的无铅替代物,在热电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纯相碲化锡样品具有较高的热导率与较低的塞贝克系数,导致热电性能较差.本研究通过多重掺杂可以显著降低热导率,提升塞贝克系数,从而提升热电性能.Sn Te热压样品的晶格热导率随着Se和S的引入明显降低,比如Sn Te0.7S0.15Se0.15室温下晶格热导率仅为0.99 W?m–1?K–1......
降温速率对CdZnTe晶体内Te夹杂相的影响张涛,闵嘉华,梁小燕,滕家琪,时彬彬,杨升,张继军,王林军上海大学摘 要:采用改进的垂直布里奇曼生长法生长CdZnTe(CZT)单晶.生长完成后,选取了10~60 K/h不同速率降温处理.采用红外透射显微镜和多道能谱仪分别测试不同降温速率的晶片内部Te夹杂相分布和能谱响应.结果表明,10~30K/h之间的慢速降温会导致晶体内部出现较大尺寸的Te夹杂(>10μm),40 K/h以上的快速降温所得到的晶体内部主要以小尺寸(<10μm)为主.同时快速降温会导致晶体内部的Te夹杂浓度大量增加,并且降温速率越快,Te夹杂浓度越大.此外,降温速率过慢所得到晶片的能谱分辨率较差,但是降温速率过快也会影响到晶片的性能.40 K/h的降温速率所得到的晶片能谱性能较......
碲铟汞晶体制备及其热稳定性研究王领航1,介万奇21. 西安交通大学电子材料研究所2. 西北工业大学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摘 要:以高纯Hg,In,Te单质为原料,通过元素直接化合反应合成了碲铟汞(MIT)多晶料,并利用合成的高纯多晶料,在特殊设计的坩埚中,采用垂直Bridgman法通过自发成核方式成功地生长了尺寸为Φ15mm×175mm的MIT单晶体.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技术对MIT晶体结构及物相进行的分析表明,所获得的晶体是单相的MIT晶体,为缺陷闪锌矿结构,空间群为F43m.采用高分辨X射线衍射仪测量了所生长MIT晶体的摇摆曲线,结果表明所得晶体完整性较好,为高质量的单晶体.对所生长的MIT晶体进行了热分析,发现在MIT晶体中有Hg溢出现象.关键词:碲铟汞;晶体生长;垂直......
镍掺杂碲酸盐透明微晶玻璃的制备及性能郑健,成茵,吴钟晴,彭伟长沙理工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摘 要:采用传统熔融法制备了Te O2-Zn O-Bi2O3系统玻璃,用原位析晶法获得了透明碲酸盐微晶玻璃;利用差热分析,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检测技术,研究了Ni O对碲酸盐玻璃析晶性能及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Te O2-Zn OBi2O3系统玻璃中掺杂少于1 mol%的Ni O时,可降低玻璃的热稳定性,提高玻璃的析晶能力;掺杂量多于1 mol%时,随Ni O含量的增加,玻璃热稳定性增强.Ni2+离子掺杂改变了晶体的定向生长趋势.不同含量的Ni O在碲酸盐玻璃及微晶玻璃中均以[Ni O6]与[Ni O4]两种结构共存,Ni O掺杂量为1 mol%时,可增加[Ni O6]结构,其微晶玻璃......
素对碲,砷沉淀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95℃,反应时间2 h,还原剂过量系数3,搅拌速度250 r·min-1和未添加氧化剂的优化条件下,碲的沉淀率达85.02%,砷的沉淀率为19.18%.还原渣的主要成分为Cu,Te,As和Se,含量分别为45.93%,15.34%,4.61%和2.69%(质量分数),贵金属Au,Ag,Pt和Pd的总含量为211.0 g·t-1,X射线衍射(XRD)分析表明产物的主要物相组成为Cu2-xTe和FeAsO4,此外还出现了Te和Cu的衍射峰.该工艺过程简单,环境友好,成本低廉,对分铜液的综合利用具有一定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关键词:铜阳极泥;分铜液;稀散金属;碲;砷;......
碲化铋热电薄膜半导体类型的元素比例调控研究(英文)刘帅1,刘飞2,朱小启2,白煜1,2,马大衍1,马飞1,徐可为1,31. 西安交通大学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苏州纳米科学协同创新中心2. 西安交通大学苏州纳米科学与技术学院3. 西安文理学院摘 要:通过磁控共溅射的方法制备了Bi2Te3合金薄膜,并通过423623 K,1 h热处理提高薄膜的结晶程度.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Te/Bi原子含量比例逐渐减小,这说明在热处理过程中Te元素有一定的挥发,其挥发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这使得薄膜的半导体类型由N型转变为P型,同时赛贝克系数也由负值变为正值.另外,热处理导致了晶粒长大,降低了缺陷密度,使得薄膜的电导率和赛贝克系数等热电性能得到提高.关键词:碲化铋;半导体类型;热电性能;......
微波消解-双道原子荧光法同时测定家禽肝脏中硒和碲郎春燕,解琼玉,袁涛成都理工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摘 要:建立了微波消解样品,双道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家禽肝脏中的Se和Te.优化了仪器工作参数,反应体系及消解条件,考察了Cr3+,Cu2+,Pb2+,Co2+,Zn2+,Ni2+,As3+,Sb3+等8种共存离子的干扰.在选定的最佳实验条件下,Se和Te的方法检出限分别为0.11μg/L和0.077μg/L,日间,日内RSD均小于5%;样品中Se,Te的加标回收率分别在93.2%104.7%及90.8%101.3%之间.方法适合于家禽肝脏中非金属元素含量的测定.关键词:微波消解;原子荧光光谱法;家禽内脏;硒;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