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321条信息,每页显示10条信息,共33页。用时:0小时0分0秒124毫秒
2-巯基苯并恶唑(MBO)在铜表面缓蚀膜研究 何毓番1,郭黎平2,曹楚南1,林海潮1,严川伟1 (1.中国科学院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所,金属腐蚀与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沈阳,110015;2.东北师范大学化学系,长春,130024) 摘要:用AES,XPS,FTIR和原位(in situ)扫描隧道显微镜(STM)等方法表征研究了在含氯化钠的2-巯基苯并恶唑(MBO)溶液中铜样品表面所形成的缓蚀膜.研究结果表明,MBO是成膜型缓蚀剂,它在铜发生腐蚀的条件下,通过化学反应在铜表面形成不溶且致密的膜,从而起到缓蚀作用.其中的S和N原子在缓蚀膜构成中起重要作用. 关键词:MBO; 缓蚀; 铜; 腐蚀;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 ......
从金还原后液中提取金,钯的工艺研究陈大林1,马玉天1,2,张燕1,2,杨万虎1,陈治毓11.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贵金属冶炼厂2.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贵金属研究中心摘 要:以黄金化学还原过程中的还原后液为原料,采用萃取及钯提纯工艺从金还原后液中提取黄金及海绵钯产品.实验考察了萃取酸度,相比,还原时间,温度等参数对萃取过程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采用该工艺从金还原后液中提取金,钯产品,具有产品收率高,质量稳定,操作简单,生产成本低等优点,工业应用及推广价值较高.关键词:冶金技术;金还原;萃取;提纯;......
从难处理贵金属酸泥中分离回收硒和碲陈治毓,潘从明,季婷,赵振中,徐丽,张晓凯金川集团铜业有限公司摘 要:提出从贵金属酸泥中分离硒和碲的工艺.采用碱浸出时碲的浸出率能够达到77.7%,硒的浸出率为38.78%;中和过程中中和渣含碲72.88%,碲的沉淀率达到98%,硒的浸出率仅为4.3%,还原过程中还原效率达到99%以上,产出粗硒含硒81.55%.关键词:贵金属酸泥;碱浸;中和;硒;碲;......
爆炸钛-钢复合板界面化合物分布及成分扩散分析王小华1,张伟祥2,赵核毓2,张丽华11.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2. 海军驻上海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军事代表室摘 要:在钛-钢复合过渡接头上采集了界面观察试样,对钛-钢界面的化合物分布和成分扩散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钛-钢界面存在熔化金属,该熔化层极薄,厚度约0.3μm,界面内存在纳米晶和非晶的混合组织,界面及界面附近存在Fe,Ti元素的扩散.关键词:钛-钢复合过渡接头;界面;组织形貌;......
焙烧铜渣中磁铁矿的物性转变研究谭晓恒,郭少毓,喻相标,肖杰,焦芸芬江西理工大学材料冶金化学学部摘 要:为探究熔融状态下,焙烧铜渣中磁铁矿的物性转变,对铜渣进行了CO/CO2气氛下熔融氧化焙烧实验.考察了CaO添加量与焙烧温度对于渣中Fe2SiO4向Fe3O4转变过程和Fe3O4迁移并富集的影响.CaO的添加促进了渣中Fe2SiO4向Fe3O4转变和Fe3O4迁移富集,而选择适宜的焙烧温度才能最大程度让Fe3O4迁移富集.最后发现在CaO添加量为铜渣质量的25%,焙烧温度1 300℃,保温时间2 h,CO2和CO体积比为190∶10的条件下焙烧铜渣,铜渣中的Fe2SiO4基本完成了向Fe3O4转化,且Fe3O4迁移与富集程度较好.关键词:铜渣;磁铁矿;物性转变;熔融氧化;......
南芬铁矿深凹露天开采排水系统的研究与应用谭永后,高毓山,谷明摘 要:南芬露天矿从2005年开始完全进入封闭圈形成深凹露天开采,由于前期排水工作准备不足,致使排水工作滞后,影响到了矿山的正常生产.在2006年,改进了排水系统的设计,并在开拓方式上进行了改变,使矿山因排水的被动生产形势逐渐变为主动,最终也将排水工作步入了良性循环的轨道.关键词:露天矿;深凹开采;阶段开拓;移动泵站;......
工艺参数对5052铝镁合金焊缝凝固裂纹敏感性的影响陈毓,张天理,于航,陈浩欣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材料工程学院摘 要:采用鱼骨状裂纹试验对比研究了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焊(MIG)焊接时保护气体,焊接电流和脉冲模式等焊接工艺参数对5052铝镁合金焊缝凝固裂纹敏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焊接电流增大和保护气体中氦气比例的增加,焊缝凝固裂纹敏感性变大;方形电流波形的双脉冲MIG的焊缝凝固裂纹敏感性大于单脉冲MIG的;晶界镁含量增加,焊缝会形成连续晶界,有利于降低焊缝凝固裂纹敏感性.关键词:5052铝镁合金;保护气体;焊接电流;脉冲模式;凝固裂纹敏感性;......
利用铈盐改性修饰活性炭纤维结构 陈建良1,武清毓1,陈水挟1 (1.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材料科学研究所,广东,广州,510275) 摘要:利用硝酸铈铵对活性炭纤维进行了化学改性.研究了铈盐改性前后活性炭纤维的微观结构和表面化学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活性炭纤维经铈盐处理后,比表面积降低10%~20%左右,微孔孔径分布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表面氧含量从原子分数¨%提高至25%,使活性炭纤维表面形成更多的高价态含氧基团.并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热重-红外联用的分析结果相结合,较为详细地,定量地分析了活性炭纤维表面的含氧基团.结果表明,利用热重-红外联用技术对活性炭纤维表面含氧基团的种类及其相对量分析结果与基于X射线光电子能谱的Cls分峰结果定量分析基本一致,两种结果可互为验证. 关键词:活性炭纤维; 表面化学处理; 光电子能谱; 红外光谱;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 ......
AZ91D镁合金超疏水膜层的制备及其表征张光明,郭洪暄,魏征,张庆洋,赵鑫,王成毓东北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摘 要:采用简单易行的化学刻蚀方法,通过硝酸刻蚀,化学镀银和硬脂酸自组装改性处理,在AZ91D镁合金表面上成功制备出了超疏水膜层,进一步解释了该制备工艺的化学反应机理.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视频光学接触角测量仪对AZ91D镁合金表面超疏水膜层的微观形貌和润湿性能进行了表征,利用能谱仪和光谱仪测定了膜层的表面化学组成.结果显示,釆用上述方法处理后的AZ91D镁合金表面呈现出良好的疏水性,水滴在试样表面的表观接触角为153°,滚动角为4°.关键词:AZ91D镁合金;超疏水;硝酸刻蚀;化学镀银;......
干燥强度对褐煤孔隙结构及水分复吸的影响杨晓毓1,姜英1,2,邵徇1,21.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煤化工研究分院2. 煤炭资源高效开采与洁净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摘 要:为考察干燥强度对褐煤孔隙结构及水分复吸的影响,以宝日希勒褐煤为研究对象,在恒温200℃条件下进行了4种不同强度的干燥试验,得到了不同全水分的干燥煤样.采用低温氮吸附法分析了褐煤的孔隙结构特征,并对原煤及不同干燥强度煤样的孔径分布,孔体积和比表面积进行了表征.试验结果表明:在恒温200℃干燥过程中褐煤煤质无明显变化;原煤及不同干燥强度煤样的孔隙结构特征基本一致,等温吸附曲线均属第Ⅱ类,吸附回线均属H3型;随干燥强度的增加,煤样的比表面积先减小后增大,总孔体积和平均孔径逐渐增大.复吸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干燥强度煤样的水分复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