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70条信息,每页显示10条信息,共7页。用时:0小时0分0秒158毫秒
专一性酶解-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3种食用油中4种多环芳烃章再婷1,杨燕1,王永健1,王春芳1,李双1,陈树兵2,曹国洲21. 宁波中盛产品检测有限公司2. 宁波海关技术中心摘 要:称取食用油(动物油,植物油或经用于煎炸的食用油)2.0g与pH 8.0磷酸盐缓冲溶液5mL和脂肪酶0.2g混匀后,于(37±2)℃振荡酶解2h.加入碳酸钾1.0g皂化样品中的脂肪,以及乙醇5mL使在后续的提取中降低溶液的乳化现象.于此溶液中加入水5mL及正己烷提取4种多环芳烃{PAHs,即苯并[a]蒽(BaA),苯并[b]荧蒽(BbF),苯并[k]荧蒽(BkF)和苯并[a]芘(BaP)}2次,每次用正己烷15mL,振荡5min,离心5min,移取上层提取液,合并后于40℃旋蒸至干.用乙腈溶解残渣并定容至1.0mL,此......
......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法测定水产品中的9种合成麝香叶洪1,林永辉2,杨方2,刘正才2,卢声宇2,蓝锦昌21. 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2. 福建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摘 要:建立了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GC-MS/MS)测定水产品中9种合成麝香(SMs)的方法.对方法前处理条件和质谱条件进行优化,确定样品采用正己烷超声波振荡提取30 min,硅胶固相萃取柱净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内标法定量(内标物质为荧蒽-D10).9种合成麝香的线性范围为0.5~100μg/L,检出限为0.05~0.10μg/L,相关系数均大于0.99.添加回收实验中,9种合成麝香的平均回收率为76.4%~113.3%,标准偏差为2.8%~9.2%.利用本方法,在鲨鱼,带鱼和黄姑鱼样品中检测出了佳乐麝香和吐纳麝......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个人护理品中九种合成麝香叶洪1,林永辉2,杨方2,刘正才2,卢声宇2,蓝锦昌21. 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2. 福建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摘 要:建立了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测定沐浴露,洗发露,洗衣液,洗洁精,洗手液,花露水,洗衣粉和香水8类个人护理品中9种合成麝香(SMs)检测方法.样品采用甲醇稀释,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内标法定量(内标物质为荧蒽-D10).9种合成麝香的线性范围为0.5~100μg/L,相关系数均大于0.99,检出限为0.05~0.10μg/L.9种合成麝香的平均回收率为80.6%~125.3%,标准偏差为3.1%~9.6%.该方法利用GC-MS/MS的多反应监测模式灵敏度高,有效排除干扰.用本法,在146份样品中检出99份添加佳乐麝香和吐纳麝香,检出质......
用高级氧化技术去除植物油中的多环芳烃巩宗强1,胡筱敏1,徐新阳1,李培军21. 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2.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摘 要:应用植物油淋洗可去除土壤中高浓度多环芳烃,为进一步去除多环芳烃,采用高级氧化(臭氧氧化,过氧化氢和紫外线联合氧化)对两种含多环芳烃植物油进行处理,并考察了运行参数对多环芳烃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臭氧具有氧化植物油中多环芳烃的能力,对蒽和荧蒽的氧化能力强于菲.用紫外线,10%过氧化氢,在pH=3的条件下处理MO植物油,总多环芳烃的去除率最高,为81%;按此条件对含高浓度多环芳烃EO植物油处理8 h,总多环芳烃去除率为76.5%,达到良好效果.关键词:多环芳烃;植物油;高级氧化;去除;臭氧;紫外线;过氧化氢;......
芯-壳结构/GaAs-AlGaAs纳米线中AlGaAs壳材料均匀性研究赵翠俭1,孙素静21. 石家庄学院物理与电气信息工程学院2. 石家庄铁道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摘 要:Ⅲ-Ⅴ族半导体纳米线材料被认为是高速光电探测器最有前途的材料之一.采用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法在GaAs(111)B衬底上生长芯-壳结构/GaAs-AlGaAs纳米线材料,GaAs芯材料的生长机制为气相-液相-固相,而AlGaAs壳材料的生长机制为气相-固相.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微区光荧光谱仪等测试分析手段研究了AlGaAs壳材料横向,轴向和生长方向的均匀性,探讨了生长机制对均匀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获得了组分均匀的高晶体质量的AlGaAs壳材料,其Al组分为0.14.关键词:纳米线;均匀性;GaAs-AlGaAs......
西南某焦化场地土壤中典型污染物的特征分布王培俊1,2,刘俐1,李发生1,胡振琪2,白利平11.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2.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研究所摘 要:在西南某焦化场地采集了18个土壤剖面样和5个表层样,利用GC-MS等,对土壤中的总氰化物,重金属,挥发性有机物,总石油烃和二噁英等进行了定量分析,并研究了其在不同功能区土壤中的特征分布.结果表明:1该焦化厂污染较严重的区域主要在推焦线路,焦油回收点,沥青传送带和固废室外堆场附近;2厂区土壤中菲,蒽,4-甲基酚,2,4-二甲基酚和甲苯的浓度均未超过展览会用地土壤质量评价A级标准,而总氰化物,汞,萘,荧蒽,芘,苯并[a]芘,咔唑,石油烃超标点较多;3二噁英在本次所检测的3个样点中全部被检出,但都不超过<荷......
8-羟基喹啉插层蒙脱土/丙烯酸酯复合荧光材料的制备杨磊,姚其,袁雪华,郑炳云莆田学院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摘 要:为了制备具有良好加工性能和高荧光强度的8-羟基喹啉(8-OQ)类有机光致发光材料,以铝基蒙脱土(MMT)中的Al(Ⅲ)为配位中心,8-OQ为配体合成了高荧光性8-OQ插层MMT(FS-MMT),并将其与环氧丙烯酸酯(EA)复合,采用UV固化法制备了高荧光性FS-MMT/EA涂层.采用红外,X射线衍射,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及分子荧光谱仪表征了FSMMT,并研究了FS-MMT/EA涂层的吸收及荧光光谱行为.结果表明,成功制备了FS-MMT,其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分析表明8-OQ与MMT上的Al(Ⅲ)发生配位作用;而荧光强度较Alq3显著增强.而FS-MMT/EA涂层的荧光发射峰出现在490 nm附......
......
"岩玉"的宝石矿物学特征李东升,张良钜,曾伟来摘 要:"岩玉"样品有豆荚,佛,观音等款式,微泛"起荧"的橄榄绿色并有局部"起皮"现象,半透明,玻璃光泽,相对密度3.30,折射率1.652~1.665,双折射率0.013,二轴正晶,长波紫外光下发蓝白色荧光.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镜(SEM),能量散射谱(EDS),红外光谱(IR)测试研究表明,"岩玉"样品是由硬玉矿物组成.偏光显微镜下,"岩玉"具典型的似斑状结构,表明硬玉矿物结晶形成有两个世代:早世代为半自形柱状斑晶,柱长1.2~1.5 mm,柱宽0.35~0.8 mm;晚世代为他形粒状基质,粒径0.2~0.5 mm,在硬玉矿物的裂隙或解理缝中充填有蓝色染剂."岩玉"的似斑状结构是造成样品局部"起皮"现象的主要原因.长波紫外光下的蓝白色荧光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