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78条信息,每页显示10条信息,共8页。用时:0小时0分0秒339毫秒
碳糊电极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痕量铋(Ⅲ) 黎拒难1,易芬云1,费俊杰1 (1.湘潭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湘潭411105) 摘要:在0.2mo.@L-1盐酸底液中,铋(Ⅲ)与桑色素所形成的铋(Ⅲ)-桑色素络合物吸附于碳糊电极上,在0.30V(vs.SCE)预富集后,在-0.30V处静止还原30s,再从-0.30V到0.30V进行阳极化扫描,在-0.08V左右获得一灵敏的铋溶出峰,其二次导数峰电流与铋(Ⅲ)浓度在2.0×10-9~6.0×10-6mol@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达1.0×10-9mol@L-1.探讨了电极反应机理,方法应用于胃药和锰盐中铋的测定,结果满意. 关键词:阳极溶出伏安法; 铋(Ⅲ); 桑色素; 碳糊电极;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 ......
气相色谱法快速测定疑似投毒水样中甲氰菊酯含量林野1,方志青2,张人华1,李磊1,周贻兵1,刘利亚11. 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 贵州民族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摘 要:<正>甲氰菊酯又名灭扫利,化学式为C22H23NO3,是一种具有触杀,胃毒和一定驱避作用的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主要用于防治果树,蔬菜,花卉和其他作物上的害虫和螨类[1-3].甲氰菊酯杀灭虫害的同时也会对农作物,食物,水体等产生污染,甲氰菊酯污染水源引起的中毒事件已有报道.部分学者对黄鳝,泥鳅,鳗鲡等分别进行了急性毒性试验[4-6],测定其半致死浓度(LC50)和安全浓度(SC),结果表明:关键词:......
缺锰引起的疾病与食疗 孙健慧1 (1.咸阳连星陶瓷脱水器材科技有限公司卫生所,陕西,咸阳,712000) 摘要: 锰是人体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它分布(由高至低于)人体骨骼肌,肝,胰,胃,小脑,膈肌,肾,脾,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食管,皮肤内.锰是精氨酸酶,脯氨酸肽酶,丙酮酸羧化酶,RNA多聚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组成部分.有文献认为,锰-SOD减少引起的抗氧化作用减低可能会引起哺乳动物衰老.此外,锰不但参与酶,蛋白质,激素,糖,维生素的合成,还参与遗传信息的传递.锰缺乏会引起许多钟疾病.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 ......
微乳液增敏测定药物中微量铋李艳辉,陈文宾,孙吉佑,张秋荣,鲁彬摘 要:研究了多种胶束及微乳液对水杨基荧光酮光度法测定铋的增敏作用,并选择增敏作用最强的微乳液作为铋测定的增敏试剂,确定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在微乳液(OP 正丁醇正庚烷水)存在下,铋与水杨基荧光酮在H2SO4介质中可以形成紫红色配合物,配合物的最大吸收峰位于516nm波长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ε=1.17×105L·mol-1·cm-1.铋量在0~1 2μg 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本法可用于胃药中铋的测定.关键词:微乳液;分光光度法;水杨基荧光酮;铋;......
长期低剂量YbCl3暴露的神经毒性评价 张智勇1,姜文君1,李子杰1,柴之芳1,冯流星1,赵宇亮1,何潇1 (1.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核分析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49) 摘要:雌性Wistar大鼠受孕之日起以经口灌胃方式用YbCl3染毒, 剂量为0.1, 2.0和40 mg Yb·kg-1体重, 对照组灌生理盐水.仔鼠出生后20 d断乳并用相同剂量的YbCl3染毒.用Morris水迷宫评价学习记忆能力, 并尝试从大鼠体内微量元素含量变化,大脑海马体中Ca2+-ATP酶活性,海马细胞内游离钙水平及脂质过氧化程度等方面评价YbCl3的神经毒性.结果显示, 2.0和40 mg·kg-1体重剂量的YbCl3长期暴露会对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产生负面影响, 这可能和YbCl3暴露引起的骨骼,血清,肝脏和各脑区中部分微量元素含量发生改变, Ca2+-ATP酶活性受到抑制, 海马细胞内游......
硝酸镧对大鼠肝脏癌前病变发展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的初步探讨 陈东1,孟晓婷1,聂毓秀1,姜文华1 (1.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吉林,长春,130021) 摘要:研究硝酸镧对大鼠肝脏癌前病变的抑制作用及机制. 采用肝癌发生的短期动物模型, 连续用0.2, 10 mg·kg-1的La(NO3)3灌胃2个月后, 观察了不同剂量La(NO3)3对大鼠肝脏形态结构的影响, 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肝脏中细胞周期素D1和P16及PCNA的表达, 并做半定量分析. 同时取脾细胞进行淋巴细胞转化率试验. 结果表明, 0.2 mg·kg-1剂量硝酸镧组动物健康状况明显改善, 肝癌前病变程度明显减轻, cyclinD1, PCNA表达下降, P16表达上升, 淋巴细胞转化率升高. 提示低剂量硝酸镧具有一定阻抑肝癌前病变的作用. 关键词:病毒学; 硝酸镧; 肝脏; 细胞周期; 癌前病变; 稀土......
混合稀土常乐对孕鼠胚胎细胞的DNA损伤作用 李树蕾1,陈辉1,周莉1,聂毓秀1,黄可欣1 (1.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组织胚胎学教研室,吉林,长春,130021) 摘要:为评估农用稀土常乐对人体胚胎的影响, 采用微核试验和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检测混合稀土常乐能否通过胎盘屏障造成胎儿细胞DNA损伤.于雌鼠妊娠第六天开始染毒, 每天分别以0.3, 2, 5和20 mg*kg-1混合稀土常乐灌胃, 直至妊娠第18 d.结果显示: 除0.3 mg*kg-1剂量组外, 其他各剂量组微核细胞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呈剂量-反应关系. 单细胞凝胶电泳结果显示, 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 彗星细胞率增加, 也呈剂量-反应关系, 由此得出结论: 农用稀土常乐在2, 5和20 mg*kg-1剂量下可不同程度地通过胎盘屏障, 并引起胚胎肝细胞和多染红细胞DNA损伤. 关键词:细胞生物学; 混合稀土; 胎盘屏障; 胚......
硝酸镧对大鼠肝脏的亚慢性毒性实验研究 陈爱军1,陈东1,聂毓秀1,刘渤1,孙淑艳2,刘颖1 (1.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组胚教研室;2.吉林大学第一临床学院检验科,) 摘要:以大鼠为对象,连续用生理盐水和20, 10, 2, 0.2, 0.1 mg.kg-1 La(NO3)3灌胃6个月后,观察了体重,肝体比变化;检测了血清中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和γ-谷氨酰转移酶含量的变化;应用组织化学及透射电镜技术观察了不同剂量La(NO3)3对大鼠肝脏形态结构的影响. 20 mg.kg-1 La(NO3)3组动物体重增长缓慢, 0.1 mg.kg-1 La(NO3)3组动物体重增加较快; 20 mg.kg-1 La(NO3)3组肝脏汇管区有炎细胞浸润,有些肝细胞胞质内有少量的脂滴,糖原减少,线粒体基质密度增高,有电子密度高的致密体,肝细胞核形态正常或轻度变形. 关键词:稀土; 硝酸镧......
盐酸西替利嗪/蒙脱土纳米复合物的制备及其结构与性能 梁俊1,刘博1,周安宁1,陈有梅1 (1.西安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西安,710054) 摘要:以钙基蒙脱土为原料,采用微波-力化学法制备钠基蒙脱土(MMT).采用溶液离子交换法制备盐酸西替利嗪(CTH/MMT)纳米复合物,研究了MMT对CTH的吸附规律.利用XRD,FTIR,TG等分析了 CTH/MMT复合物的结构.通过体外人工模拟胃,肠液中的释放实验表征了CTH/MMT的缓释效果,缓释机制及其动力学.结果表明,CTH插层于MMT层间,层间距由1.25 nm增至2.13 nm.MMT对CTH插层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其吸附动力学符合二级动力学方程.体外的缓释试验表明,CTH/MMT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MMT可作为盐酸西替利嗪的控释载体材料. 关键词:蒙脱土; 盐酸西替利嗪; 微波; 吸附; 缓释......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人尸体10种器官组织样品中15种痕量稀土元素的研究欧阳荔,诸洪达,王京宇,刘雅琼,王小燕,王耐芬,刘虎生摘 要:采用ICP MS法对人尸体 1 0种器官组织样品中痕量稀土元素测定进行了研究 ,选择了最佳仪器工作参数 ,用铑 (Rh)为内标元素补偿基体效应和灵敏度漂移 ,检出限为 0 .0 0 5 ( 89Y)~ 0 .0 2 3( 172 Yb)ng mL ,肝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 81 %~ 1 1 8% ,相对标准偏差为 1 .6%~ 1 4%.在严格质量控制的基础上用HNO3 +HClO4混合酸消解样品 ,不须分离富集 ,直接对人尸体的肺,肝,骨,甲状腺,小肠,胃,肌肉,肾,脾和心中 1 5种痕量稀土元素进行测定.关键词:人尸体器官组织样品;ICP-MS;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