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13093条信息,每页显示10条信息,共1310页。用时:0小时0分0秒281毫秒
冲击载荷下Al-Mg-Si-Cu铝合金的变形行为及本构模型朱必武,刘锦,刘筱,王洋洋,杨辉,刘文辉摘 要:使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对Al-0.59Mg-0.58Si-0.2Cu(质量分数/%)铝合金进行室温下,应变率为(800~5 200)s-1的高速冲击试验,分析其变形行为,并确定Johnson-Cook本构方程.结果表明:Al-Mg-Si-Cu铝合金在室温高速冲击变形过程中,应力不随应变率增加而增加;当应变率为800,2 500,3 100 s-1,应变为0.08时,随着应变率的增加,织构类型发生改变,平均斯密特因子和应力减小;确定Al-Mg-Si-Cu铝合金的J-C本构方程,本构拟合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关键词:Al-Mg-Si-Cu铝合金;高速冲击;斯密特因子;织构......
of Cu to Al-Mg-Si alloys affects mechanical properties, resulting in different precipitation sequences. Generally, in alloys without Cu, the precipitation sequence [25] is: SSSS → Atomic clusters → GP...%)Si-0.3%Mg alloys [J]. Materials and Design, 2007, 28: 1968-1974. [2] SINGH R K, SINGH A K, ESWARA PRASAD N. Tex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y anisotropy in an Al-Mg-Si-Cu alloy [J]. Materials Science......
均匀化对AL-Mg-Si-Cu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何立子1,崔建忠1,陈彦博1 (1.东北大学,材料电磁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辽宁,沈阳,110004) 摘要:采用拉伸力学性能测试,金相观察,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能谱分析(EDS)研究了均匀化温度和时间及Mn含量对新型AL-Mg-Si-Cu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均匀化温度的升高和Mn含量的增加均加快β-A1FeSi相向α-AIFeSi相的转变,α-AIFeSi相的数量随均匀化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但这一过程取决于合金中的Mn含量,仅依靠均匀化处理而不加入微量Mn,不能获得适宜形态的α-AIFeSi相颗粒.均匀化处理后,在空冷过程中析出粗大棒状Mg2Si(β)相,急冷后没有观察到此相.合金的拉伸强度降低,但急冷降低的程度要小于空冷. 关键词:Al-Mg-Si-Cu合金; 均匀化; AIFeSi......
预变形和时效处理对Al-Mg-Si-Cu合金显微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彭靖1,韩永光1,罗凤翔2,刘志远31. 重庆城市职业学院建筑工程系2. 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3. 重庆西南铝业集团有限公司摘 要:采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拉伸试验机等研究了预变形和时效处理对Al-Mg-Si-Cu合金显微组织和时效硬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时效温度为120~180℃时,Al-Mg-Si-Cu合金的硬度会随着轧制变形量的增加而增大,相同变形量下时效温度的升高可以缩短合金到达峰值硬度所需的时间;当时效温度为180℃时,经过20%~80%轧制变形后Al-Mg-Si-Cu合金的峰值硬度都相比于传统T6态高;在时效温度为150℃和180℃时,合金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会随着轧制变形量的增加而增大;时效温度......
晶粒细化对Al-Mg-Si-Cu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覃建波摘 要:采用铝钛硼细化剂对Al-1.2Mg-0.8Si-0.4Cu合金进行晶粒细化,研究了晶粒细化对Al-1.2Mg-0.8Si-0.4Cu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铝钛硼细化剂添加量的逐渐增加,Al-1.2Mg-0.8Si-0.4Cu合金的晶粒逐渐细化,合金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逐渐提高.当铝钛硼细化剂添加量增加至0.5%时,Al-1.2Mg-0.8Si-0.4Cu合金被细化为37μm的等轴晶,合金的抗拉强度为243MPa,伸长率为10.5%,与未添加铝钛硼细化剂相比,此时合金的抗拉强度提高了43%,伸长率提高了90.9%.关键词:Al-Mg-Si-Cu合金;铝钛硼细化剂;晶粒细化;......
预时效对汽车车身用Al-Mg-Si-Cu铝合金板材组织及性能的影响郭富安1,2,曹零勇1,2,赵凤1,2摘 要:研究了预时效工艺对汽车车身用Al-Mg-Si-Cu铝合金板材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板材固溶水淬后进行合适的预时效处理,能够显著降低自然时效的有害作用,合金板材的成形性能及烘烤硬化能力显著提高.预时效处理后,形成的原子团簇(或GP区)尺寸明显大于自然时效形成的原子团簇(或GP区),能够作为合金主要强化相β″的形核核心,有效促进烘烤条件下β″相的析出,从而显著提高板材烤漆硬化能力.合金板材经150℃/5 min预时效后,能够获得成形性能和烘烤硬化能力的良好组合.关键词:Al-Mg-Si-Cu铝合金;预时效;成形性能;烤漆硬化;......
Al-Mg-Si-Cu合金双道次热变形流变软化行为沈元元1,肖罡2,3,干甜2,刘长万2,曾建民41.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学院2. 江西应用科技学院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3. 湖南大学汽车车身先进设计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4. 广西大学广西有色金属及特色材料加工重点实验室摘 要:在变形温度为653~733K,应变速率为0.01~0.1s-1,变形道次间停留时间为30~240s下,对Al-Mg-Si-Cu合金进行双道次等温热压缩试验,定量分析了合金的动态与静态软化行为,探讨了合金的流变软化行为机理.结果表明:合金在第一道次变形时的动态软化率均不低于10%,流变软化程度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大和变形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软化机制为动态回复与再结晶相结合;变形道次间停留阶段的软化行为显著,最大软化率可达97.82......
新型Al-Mg-Si-Cu合金热压缩流变应力研究 张辉1,彭大暑1,刘诗安3,袁东1 (1.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83;2.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82;3.郴州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郴州,423000) 摘要:在Gleeble-1500热模拟机上对一种新型Al-Mg-Si-Cu合金热压缩流变应力行为进行了研究,应变速率为0.005~5 s-1,变形温度为350~550 ℃.结果表明:在较小应变(<0.15)出现一峰值后流变应力随应变的增加有所降低,表现出较明显的动态软化;在实验范围内,流变应力值随着应变速率减少和变形温度升高而降低,可用Zener-Hollomon参数的幂指数关系描述合金的流变应力行为,其变形激活能Q为236 kJ/mol.图5,参11. 关键词:Al-Mg-Si-Cu合金; 热压缩变形; 流变应力......
不同热加工工艺对Al-Mg-Si-Cu合金板材力学性能和组织的影响张艳,郭明星,邢辉,王斐,汪小锋,张济山,庄林忠北京科技大学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摘 要:通过拉伸实验,并利用OM,SEM,TEM观察以及EBSD测试手段,研究了不同热加工工艺对Al-Mg-Si-Cu系合金板材力学性能和组织,包括织构的影响规...工艺II固溶处理前的冷轧变形量和不同尺寸粒子分布情况设计合理,再结晶晶粒基本呈等轴状,且仅含有强度较低的CubeND,Cube和H织构.并根据热加工工艺对合金板材显微组织的影响规律,提出该系合金随热加工工艺进行的组织演化模型示意图.关键词:Al-Mg-Si-Cu合金;热加工工艺;成形性能;再结晶织构;模型;......
不同尺寸粒子对Al-Mg-Si-Cu系合金组织,织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彭祥阳,郭明星,汪小锋,崔莉,张济山,庄林忠北京科技大学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摘 要:通过拉伸实验,OM,SEM,TEM观察以及EBSD测试等手段研究了不同尺寸粒子对Al-Mg-Si-Cu系合金板材力学性能,组织和织构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可有效抑制晶粒长大,最终使得合金固溶时形成大量细小再结晶晶粒,而织构组分以旋转立方织构CubeND18,Goss织构{011}<100>,P{011}<122>和Cu{112}<111>为主.此外,根据合金成分,热加工工艺以及显微组织间的定量关系提出了不同尺寸粒子影响再结晶形核和长大过程的模型示意图.关键词:Al-Mg-Si-Cu合金;粒子;再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