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74条信息,每页显示10条信息,共8页。用时:0小时0分0秒217毫秒
氧化物弥散强化钢的强化机理郭丽娜1,胡本芙2,刘安强2,贾成厂2,李慧英21.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反应堆工程研究设计所2.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摘 要: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出成分为Fe-12.5Cr-2.5W-0.4Ti-0.02V-0.4Y2O3(12Cr-ODS,质量分数,%)的铁素体钢.通过电镜观察及力学性能测试等手段研究了12Cr-ODS铁素体钢的组织与性能,并定量计算了不同强化机制对合金屈服强度的贡献.电镜观察发现12Cr-ODS钢为等轴的铁素体组织,平均晶粒尺寸为1.5μm,不同尺寸氧化物在基体中均匀分布.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12Cr-ODS钢具有优异的室温拉伸性能,屈服强度达到738 MPa.合金主要强化机制为氧化物弥散强化,氧化物弥散强化钢加工强化,热错配位错强化和晶界强化机......
高温固溶热处理对HIP态FGH96合金中碳化物影响规律的体视学研究马文斌1,刘国权1,2,胡本芙1,张义文3,刘建涛31.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 北京科技大学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3. 钢铁研究总院高温材料研究所摘 要: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并结合体视学基本原理,对在不同固溶温度和冷却方式(空冷和炉冷)下热等静压(HIP)态FGH96合金中碳化物的数量,空间分布及尺寸分布等进行了定量表征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HIP态FGH96合金中碳化物主要为富Nb和Ti的MC,在原始颗粒边界(PPB)上分布的碳化物主要为块状,在PPB区域以外分布的碳化物主要由块状和花状MC组成.在1180℃以下进行固溶热处理时,碳化物含量增加并且加剧了合金中的PPB;当固溶温度达到1180℃以上时,随着......
溶剂热法制备不同微米结构的氧化亚铜梁建1,2,董海亮1,2,赵君芙1,2,马淑芳1,21. 太原理工大学新材料界面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 太原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摘 要:以乙酸铜为原料,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球形直径约为2~3μm和八面体粒径大小约为4μm的氧化亚铜颗粒.通过选用不同的还原剂如三乙醇胺和乙二醇,系统研究了不同反应体系中如反应温度,溶剂,原料配比和添加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对微米结构氧化亚铜晶型与形貌的影响,选出制备氧化亚铜八面体和球形的最佳条件,并初步探讨了氧化亚铜微米颗粒的生长机理.关键词:氧化亚铜;溶剂热法;三乙醇胺;乙二醇;......
12Cr3WV低活性F/M钢的高温热变形行为肖翔1,刘国权1,2,胡本芙1,万迪1,陈少静11.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 北京科技大学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摘 要:利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一种12Cr3WV低活性铁素体/马氏体钢在1 2231 373 K,应变速率0.0130 s-1条件下应变量为60%的热压缩变形行为.分析了不同温度和应变速率对实验钢热变形行为的影响,并采用应变硬化速率-应力曲线图较精确地确定了流变曲线中各特征应力应变值.研究结果表明:高温变形时铁素体的存在会抑制奥氏体的动态再结晶;实验钢的热变形激活能和应力指数分别为347.05 kJ/mol和4.11;建立了热变形本构方程,并回归出峰值应力及临界应力与Zener-Hollomon的关系式......
PbX(X=S,Se)纳米结构材料的制备方法危兆玲1,2,李天保1,2,赵君芙1,2,梁建1,2,马淑芳1,2,许并社1,21. 太原理工大学新材料界面科学与工程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 太原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摘 要:PbX(X=S,Se)纳米结构材料因其良好的光电性能,在太阳能电池等方面有着较好的应用前景,目前已成为半导体领域的研究热点.概括和总结了几种制备PbX纳米材料的经典和新型方法,其中包括水热法,溶剂热法,化学气相沉积法,中孔材料模板法,熔盐籽晶法,纳米晶的取向附属物法和微波法等,并分析和讨论了各方法的特点及对应产物的特征.关键词:PbS;PbSe;制备方法;纳米结构;......
热重法研究含氟聚酰胺酸的亚胺化反应动力学高爱娟,刘华,董殿权,王春芙,林润雄摘 要:采用动态热重法(TG)对4,4’-二氨基二苯氧基丙烷(BAPP)和4,4’-六氟亚异丙基-邻苯二甲酸酐(6FDA)缩聚生成的含氟聚酰胺酸动力学进行研究.采用积分法结合31种动力学函数来判断亚胺化反应的函数g(α),由Ozawa,KAS和迭代法求取活化能Ea值.从而得到了亚胺化反应的动力学参数,即反应的动力学函数为g(α)=(1-α)-1-1,平均活化能Ea=81.93 kJ/mol,指前因子A的平均值为1.91×109s-1.关键词:含氟聚酰胺酸;亚胺化反应;热重法;动力学;......
考虑高程放大效应的永久减震孔降震研究李吉杨芙,刘敬智,孙琰,李银忠万宝矿产有限公司摘 要:以缅甸Letpaduang铜矿北侧区域寺庙为监测点,在考虑高程放大效应的前提下,通过采集和分析爆破震动振速监测数据,获得了更准确的地震波强度理论计算公式,研究了不同减震排数对降震效果的影响,分析了减震孔后不同位置处的降震成效,探索了减震孔在矿山生命周期过程中的长期降震作用,得出如下结论:增大减震孔排数可使总体降震效果变好;减震孔后各质点振速因距爆源位置不同而有所差异,不过其影响会随采矿范围扩大而减弱;以终了境界为边界,根据振速公式和限值,得到了各台阶最近距离单孔最大允许装药量,高程及爆心距与振速的关系,为矿山未来生产中的爆破震动控制提供了依据,有利于保障企业经济效益和当地社会效益.关键词:爆破;地震......
磷化铟纳米材料制备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梁建1,2,赵国英1,2,赵君芙1,2,贾伟1,2,章海霞1,21. 太原理工大学新材料界面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 太原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摘 要:详细介绍了InP纳米材料各种制备方法的特点和原理,主要包括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MOCVD),分子束外延(MBE),化学束外延(CBE),化学气相沉积(CVD),热蒸发法,脉冲激光沉积(PLD),溶剂热法,溶液-液相-固相法(SLS),胶体化学法等,并通过比较各种制备方法的优缺点以及分析所得产物的特征概述了InP纳米材料制备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关键词:磷化铟;制备方法;纳米材料;......
镁钼氧化物催化剂制备多壁纳米碳管的初步研究 李昱1,陈飞1,徐军明2,张孝彬1,刘芙1,陶新永1 (1.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杭州,310027;2.电子信息学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杭州,310018) 摘要: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可用来催化裂解甲烷大量制备高质量和较高纯度的多壁纳米碳管的镁钼氧化物催化剂.实验表明该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活性和催化效率,反应2h后,制备的多壁纳米碳管的量接近原始催化剂量的30倍.并用透射电镜,高分辨透射电镜,激光拉曼和热重分析对制得的粗产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碳管的直径在10~22nm之间,且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制备的纳米碳管石墨化程度增加,反应1h后,粗产品中碳管含量达95%,同时,对催化剂的特殊催化生长机理作了讨论,生长过程中多层Mo颗粒析出在MgO载体表面是碳管成束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多壁纳米碳管; 化学气相沉积法; 镁钼氧化物......
用于复合材料增强体的多壁纳米碳管化学镀镍 孙沿林1,熊文庆1,张孝彬1,刘芙1,孔凡志1,涂江平1,黄宛真1 (1.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杭州,310027) 摘要:纳米碳管由于其特有的高强度,高韧性,成为一种富有潜力的复合材料增强体.通过对纳米碳管的化学镀镍,可以得到连续,一致的镀层(20 nm~30 nm).TEM观察表明:在化学镀镍的前期,金属镍主要以纳米颗粒的形式沉积到纳米碳管表面的催化中心;随着镀镍时间的延长,镀层逐渐加厚,并且连接在一起,成为连续的镀层.在化学镀过程中,纳米碳管曲率的影响不明显, 关键词:多壁纳米碳管; 纯化; 化学镀;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