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2683条信息,每页显示10条信息,共269页。用时:0小时0分0秒284毫秒
微细粒稀贵金属综合利用研究朱果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摘 要:福建某微细粒银矿含银品位235.76g/t,S品位3.16%,矿石中的银矿物主要是辉银矿,其嵌布粒度较细,主要呈微细粒浸染状嵌布或包裹在其他矿物中,与黄铁矿紧密共生,需要磨至较细的细度才能单体解离.因此,为了回收银和硫矿物,采用全优先浮选的工艺流程,在-0.075mm占92%的磨矿细度下,获得银品位5026.19g/t,含硫5.29%,银回收率93.38%的银精矿,以及硫品位30.38%,含银86.42g/t,硫回收率81.35%的硫精矿,实现了微细粒银矿的高效回收和综合利用.关键词:微细粒银矿;浮选;闭路试验;综合回收;......
FD在微细粒黑钨矿表面的吸附机理杨久流北京矿冶研究总院 北京 100044摘 要:运用扫描电镜图像,红外光谱分析及吸附量测定等手段,系统地研究选择性絮凝剂FD在微细粒黑钨矿颗粒表面的吸附作用.在黑钨矿颗粒表面,Fe2+的晶体场稳定能大于Mn2+,是较迟钝的离子,Mn2+活性较强.FD在微细粒黑钨矿颗粒表面形成特性吸附,FD可使微细粒黑钨矿和磁铁矿形成致密而稳定的复合聚团.分散剂(NaPO3)6不影响FD在黑钨矿表面的吸附,磁铁矿对FD的吸附量则随(NaPO3)6用量的增加而减小.关键词:选矿工程;微细粒黑钨矿;吸附机理;FD;选择性絮凝剂;......
微细粒矿物选矿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蔡振波,徐会华摘 要:介绍了微细粒矿物的特点,分析了微细粒矿物难以回收的原因,并对现阶段微细粒选矿工艺与设备进行了评述.在总结了微细粒回收存在主要问题的基础上,对微细粒选矿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关键词:微细粒矿;浮选;重选;选矿设备;药剂;......
黔西南区微细金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究杨江贵州省有色金属和核工业地质勘查局五总队摘 要:黔西南区微细金矿主要分布在下甘河断裂以及广西裂谷内,一般在上二叠统龙潭组,中三叠统许满组,下三叠统夜郎组,泥质白云岩,水木粘土岩,泥晶灰岩中斌存.通常而言,矿体主要是以透镜状,层状,囊状以及分枝状的方式来展现的.其中,金呈胶体金以及超显微金通常主要在水云母中体现,然而有时也会在粘土矿物以及黄铁矿中体现.同时,经过采取矿床的硫,矿物包裹体,氧同位素组成,含盐度测定资料等进行相关的有效测量,从而得知黔西南区微细金矿处于中低温的状态,而使得地下热水在渗透的过程中溶解金矿.本文主要讲述了关于黔西南区微细金矿地质特征,并且深入分析了黔西南区微细金矿的成因,使得人们更加了解黔西南区微细金矿.关键词:黔西南区;微细金矿......
利用简单工具电极的三维微细结构电火花加工杨洋,龚志远摘 要:利用简单电极进行微细三维结构的加工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受到电极损耗,电参数选则的因素等影响不能完全套用普通机械铣削的加工模式,针对当前实际应用过程中简单电极进行微细三维结构时普遍结构简单的问题,进行实用性研究,结合适用于电火花加工的轨迹对具有代表性微小火箭发动机涡轮喷嘴叶珊环进行加工.关键词:微细;三维结构;电火花铣削;......
三维微细电火花加工伺服控制系统设计及实验研究林海波1,黄小良1,杨国哲21. 台州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2. 沈阳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摘 要:针对微细电火花加工伺服控制系统的要求,进行了微细电火花加工伺服控制系统总体设计.伺服控制系统特点是执行机构采用步进电机+压电陶瓷的宏微组合式驱动机构,实现了大行程和小步距的有机结合,能够提高电火花加工机床的加工性能.同时Z轴增加一个振动源,实现自动排屑和微调加工间隙.通过实验验证,证明系统运行良好,运动平台能够达到较高的精度,并实现了简单的极微细电火花加工.关键词:微细电火花加工;伺服控制;宏微进给;......
某微细粒包裹金矿选矿试验研究孙运礼,郭艳华西北矿冶研究院摘 要:为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试验以某金矿石为研究对象,矿石中金品位为2.82 g/t,银品位为9.14 g/t,金为次显微金,被黄铁矿包裹,黄铁矿是金的主要载体矿物.在确定适宜的流程基础上进行了条件试验,T12为新型脉石抑制剂,能有效抑制脉石提高金精矿品位;D81具有较好的选择性,捕收能力强;粗精矿经过再磨能够较好的富集.试验获得金精矿中金品位为32.56 g/t,金回收率为85.67%的选矿指标;金精矿中银品位为112.45 g/t,银回收率为91.29%的较好指标.关键词:微细粒;次显微金;T12;D81;再磨;......
分选微细矿粒电选机研究张桂芳,张宗华,高利坤摘 要:电选是根据矿物电性差异来分选矿物的一种干选方法.本文介绍了 一种适用微细粒分选的新的电选机的构造,分选原理,这种电选机解决 了鼓筒电选机存在的问题.关键词:电晕电场;电选机;微细粒;......
微细电火花加工倒凹坑效应的研究李晓鹏1,2,王元刚1,吴蒙华1,赵福令21. 大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2. 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摘 要:对微细电火花圆柱电极损耗出现倒凹坑效应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通常微细电火花电极损耗稳定后,加工端面为半球形,然而在特定的加工条件下,电极端面呈倒凹形状,微孔底端为山状突起,这种异常损耗会破坏电极形状精度而影响加工零件的尺寸精度.通过改变放电能量与放电间隙流体状态等微细电火花加工工艺参数,对比不同实验条件下电极端面形状损耗的变化情况,经检测,出现倒凹坑效应的微孔底端突起为电极材料沉积.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电极熔融沉积是电极损耗倒凹坑效应出现的主要原因.关键词:微细电火花加工;电极损耗;倒凹坑效应;熔融沉积;......
铁矿烧结过程微细颗粒物排放行为穆固天,春铁军,朱梦飞,王臻,龙红明摘 要:采用ELPI+设备(荷电低压撞击器)对铁矿烧结过程微细颗粒物进行在线检测与采样,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EDS)对采集的颗粒物形貌特征进行分析,研究铁矿烧结过程中微细颗粒物的排放行为.研究结果表明,PM10大量释放集中在烧结升温段,且颗粒物质量浓度与数目浓度在粒径分布上有较大差异,其中质量浓度峰值区间为5.37~10.00μm,数目浓度峰值区间为0.10~0.16μm;形貌特征上,微细颗粒物呈规则的球形,方块形和片状;不同粒径物质组成差异明显,其中颗粒物中的K,Na主要以KCl和NaCl的形式存在,含量随颗粒物粒级的增大而略有降低.关键词:铁矿烧结;微细颗粒物;排放行为;形貌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