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57881条信息,每页显示10条信息,共5789页。用时:0小时0分0秒343毫秒
碳氮比对Ti(C,N)粉末抗氧化性的影响任至,丰平,余海洲,戴雷,刘文俊,周起云三峡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摘 要:本文对不同碳氮比Ti(C,N)固溶体粉末分别进行了等温氧化和非等温氧化,通过TG-DSC热分析,氧化动力学分析和物相分析,研究了碳氮原子比对Ti(C,N)粉末氧化行为的影响.Ti(C,N)粉末在O2气流中从室温加热至1 000~1 200℃的非等温氧化,以及在650℃的静置空气中的等温氧化.结果表明,Ti(C,N)粉末在非等温氧化过程中,氧化过程可分为2个阶段或3个阶段,第1氧化阶段氧化脱氮占主导地位,第2氧化阶段氧化脱碳占主导地位,Ti(C0.5,N0.5)粉末表现出最优的抗氧化性能.在650℃的等温氧化中,Ti(C,N)粉末氧化遵循随机形核动力学模型,Ti(C0.7,N0.3)具有最小的一......
......
烘烤硬化钢CR180BH碳的控制陈军利1,2,康志强11. 河北联合大学矿业工程学院2. 邯钢集团邯宝公司炼钢厂摘 要:邯钢邯宝炼钢厂在生产CR180BH钢过程中成品w(C)控制不准,主要原因是RH脱碳过量,使w(C)产生较大波动,且在过程增碳环节上把握不准.通过建立RH脱碳模型以及严格控制钢水进站条件,RH进站w(O)控制在0.05%~0.075%,进站w(C)控制在0.03%~0.05%,从而实现RH脱碳终点w(C)稳定控制;同时加强合金辅料检查,加强连铸用耐材质量管理,使w(C)得到精准的控制,成品w(C)稳定控制在0.002 0%~0.003 0%,成分命中率从86%提高到96%.关键词:RH脱碳模型;烘烤硬化钢;w(C);......
原位合成Fe-V(C,N)复合材料 程凤军1,王一三1,杨廷贵1 (1.四川大学制造学院,四川,成都,610065) 摘要:采用粉末冶金方法原位合成Fe-V(C,N)复合材料.应用SEM和XRD分析了复合材料显微组织和物相结构.发现在1200℃烧结时,活性的碳,氮原子降低了ó-(FeV)相的稳定性,生成了a-Fe相和均匀分布在基体中的V(C,N)颗粒.氮气的存在抑制了原位合成的V(C,N)颗粒在烧结后期的长大,最终V(C,N)颗粒尺寸在O.5~3μm之间,体积分数超过50%.在重负荷干滑动磨损试验中表现出很高的耐磨性. 关键词:粉末冶金; 原位合成; Fe-V(C,N); V(C,N); 复合材料;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 ......
80% and the TN of the effluent is less than 15 mg/L. Key words: carbon source; anaerolic baffled reactor (ABR); biocontact oxidation; low ratio of C to N 近年来,城市生活污水呈现出低碳氮比的趋势[1],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以最低的代价提高脱氮效...ABR-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低碳氮比污水的碳源调配 黄继国1,高文翰1,夏婷婷1,丛喜彬1,苏君1, 2 (1. 吉林大学 地下水资源与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吉林 长春,130021; 2. 中国市政工程东北设计研究院,吉林 长春,130021) 摘要:低碳氮比生活污水由于碳源不足,采用传统A/O工艺处理难以出水达标.采用改进的ABR-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对低碳氮比污水进行实验,通过优化运行参数,合......
碳含量对(Ti,W) (C,N)-Co金属陶瓷的显微结构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李燕1,刘宁1 (1.合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合肥,230009;2.安徽建筑工业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合肥,230022) 摘要:采用纳米TiN,亚微米TiC等陶瓷粉体原材料,以金属Co作为粘结剂,制备了Ti(C,N)-Co金属陶瓷材料,研究了不同碳含量的掺加对金属陶瓷材料的显微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金属陶瓷的组织中有黑芯-灰壳结构和白芯-灰壳结构,随着碳含量的增加,金属陶瓷的组织中白芯的陶瓷相稍有增多,硬质陶瓷相颗粒粒径有所长大;金属陶瓷的抗弯强度和硬度有相似的趋势,高碳含量可以得到较高的断裂韧性. 关键词:Ti(C,N)-Co金属陶瓷; 力学性能; 显微组织; 碳;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 ......
塔里木盆地C --O碳酸盐岩碳同位素组成特征 彭苏萍1,高云峰1,时宗波1,邵龙义1,何宏1 (1.中国矿业大学,资源开发工程系,北京,100083) 摘要:研究了塔里木盆地巴楚地区寒武至奥陶系海相碳酸盐岩的碳,氧同位素组成特征,分析了影响碳酸盐岩碳同位素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寒武-奥陶系海相碳酸盐岩的碳同位素的变化可能与海平面变化有密切联系,在早寒武世至中寒武世海退期,有机质产率及有机碳埋藏速率的下降导致了碳酸盐岩δ13C值的降低;而在早奥陶世海侵期,有机质产率及有机碳埋藏速率的增加导致了碳酸盐岩δ13C值的增高;中寒武世海水中的硫酸盐含量高,硫酸盐细菌的还原作用使有机质氧化,从而导致碳酸盐岩δ13C值降低;部分样品过低的δ13C值可能与岩浆活动或火山活动释放的CO2参与分馏作用有关. 关键词:寒武-奥陶系; 碳酸盐岩; 碳同位素; 海平面变化; 塔里木盆地; 硫酸盐......
(Ti,W,Ta)(C,N)p/Ti(C,N)基金属陶瓷的组织与性能 江丙武1,郑家焱2,易新建2,唐宏翚1,徐智谋2,胡茂中1 (1.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有限公司博士后工作站,株洲,412000;2.华中科技大学光电子工程系,武汉,430074) 摘要:采用自制的多元复式碳氮化物陶瓷粉末((Ti,W,Ta)(C,N)p)制备(Ti,W,Ta)(C,N)p/Ti(C,N)基金属陶瓷.研究了(Ti,W,Ta)(C,N)p粉末的组织结构特征及其加入对金属陶瓷的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多元复式碳氮化物粉末的晶格常数与元素的固溶度有很好的对应关系,调整粉末中元素的固溶度可控制粉末的晶格常数,进而控制材料的性能.Ti(C,N)基金属陶瓷中(Ti,W,Ta)(C,N)p粉末的加入,有利于重金属元素W和Ta向粘结相中扩散,从而降低了硬质相在粘结相中的溶解度,阻碍了晶粒长大.(Ti,W,Ta)(C......
要:铸造TiAl合金作为新型轻质高温结构材料其显微组织粗大,高温服役环境下强度和蠕变抗力不足成为限制其工业化应用的关键,而合金化则被认为是改善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有效途径.综述间隙原子C在TiAl合金应用中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C在TiAl合金中的固溶极限及影响因素,简述TiAl合金中碳化物的结构,形态,分布及析出行为,并分析间隙原子C对合金显微组织及高温强度和蠕变抗力的影响及作用机理,对C在TiAl合金中的进一步研究应用提出建议. 关键词:TiAl基合金;间隙原子C;碳化物;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强化机制 文章编号:1004-0609(2018)-09-1765-10 中图分类号:TG146.2 文献标志码:A 随着航空航天飞行器对发动机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开发新型轻质高温结......
C和W注入H13钢纳米结构和抗腐蚀特性 马芙蓉1,梁宏1,易仲珍1,张通和1,张旭1,王晓妍1,吴瑜光1 (1.北京师范大学) 摘要:用多次扫描电位法研究了C和W单独及双注入H13钢对抗腐蚀特性的影响,抗腐蚀相生成的条件及其对抗腐蚀特性的作用,对改性机理进行了讨论.实验结果表明,碳,钨单独和双注入H13钢钨和碳可在注入层超饱和分布,特征为类高斯分布.双注入可在注入层中形成弥散的碳化钨WC和W2C,中间相Fe2W,铁钨碳化物FeW3C,Fe6 W6C和铁的碳化物Fe5C3,Fe3C,Fe2C等.其形状为丝状纳米相,丝状相沿样品法线生长.这种结构使注入层强化,增强了表面抗腐蚀特性;钨和碳双注入同时具有钨和碳单注入的优势,能更有效地提高H13钢的抗腐蚀性,随着W和C注入剂量的增加,抗腐蚀特性逐步增强;样品W5C5的Jp经55个周期腐蚀后,约为H13钢Jp的1/30. 关键词:C和W注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