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1199条信息,每页显示10条信息,共120页。用时:0小时0分0秒223毫秒
新型钌配合物电致化学发光检测铜离子李梦媛,胡婉汝,宋启军江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光响应功能分子材料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摘 要:合成了一种具有咪唑结构的多吡啶钌配合物RuL([Ru(bpy)2(Hidip)](ClO4)2)作为新的电致化学发光(ECL)试剂.通过对核磁共振谱和质谱进行解析,证明合成的配合物即为目...R2为0.99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72%(n=5).关键词:钌配合物;电致化学发光;铜离子;猝灭;......
钌镧氧化物涂层析氯反应动力学比较研究龙萍1,2,许立坤2,崔秀芳1,金国11. 哈尔滨工程大学超轻材料与表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海洋腐蚀与防护重点实验室摘 要:通过热分解法制备了Ti/Ru O2和Ti/Ru-La-O氧化物涂层,利用微分电容和极化曲线等实验方法对涂层Clˉ特性吸附,La对Ru O2涂层析氯反应过程的影响及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Na Cl溶液中,涂层表面存在Clˉ的特性吸附,这种特性吸附对析氯反应的动力学产生了影响,导致Tafel斜率上升,反应级数下降,加入La使氧化钌涂层的过电位下降,交换电流密度增大,有利于析氯反应的进行.本文对涂层存在的两种可能反应机理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在中性Na Cl溶液中析氯反应是由2≡S·OCl*→rds2......
煅烧温度对化学沉淀法制备纳米氧化钌结构与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冷娴,杨洪志,邹俭鹏,熊翔,何捍卫中南大学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摘 要:在Ru Cl3·n H2O水溶液中加入Na OH作为沉淀剂,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氧化钌粉体材料,分析与研究氧化钌的形貌,物相结构及电化学特性,以及煅烧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煅烧温度从160℃升高到200℃,煅烧后获得的水合氧化钌的结晶水含量逐渐减少;热分析结果表明水合氧化钌在150~390℃范围内脱去结构水,由无定型转变为金红石型纳米晶体.随煅烧温度从160℃升高到200℃,氧化钌电极在0.1 A/g电流密度下的比电容由862 F/g下降至592 F/g,但在5 A/g大电流密度下的容量保持率由34.82%提高到75.57%,在1 A/g电流密度下充放电200次后比容量保持率......
吖啶红-高碘酸钾催化光度法测定痕量钌杨志毅,郭洁,杜建华,赵霞,李珍贵摘 要:研究了在H2SO4介质中,Ru(Ⅲ)催化KIO4氧化吖啶红褪色反应的特性,测定了反应级数和反应速率方程,拟定了反应的最佳条件,建立了一个测定痕量Ru(Ⅲ)的催化动力学新方法.该方法的检出限为1.47×10-5μg/mL,线性范围为0.00.07μg/25 mL.用于测定某些冶金产品和矿石中的钌.关键词:催化动力学光度法;钌;吖啶红;KIO4;......
多孔阳极氧化铝模板法制备金属钌纳米线阵列 佘希林1,杨超1,孙翠华1,李建江1,袁芳1 (1.青岛大学化学化工与环境学院,山东,青岛,266071) 摘要:为了制备金属钌纳米线阵列结构,以多孔阳极氧化铝(AAO)为模板,采用直流电沉积的方法组装贵金属Ru纳米线阵列,并利用SEM,TEM对其微观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通过此法可以制得排列规整的Ru纳米线阵列,纳米线直径约为250 m,与AAO模板实测孔径一致;并通过控制电沉积的时间,制备出不同长度的Ru纳米线,分析了电沉积时间对纳米线长度的影响. 关键词:电化沉积; 多孔阳极氧化铝模板法; 钌纳米线; 阵列;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 ......
ICP-AES测定复杂二次资源物料中钌含量干扰情况研究杨红艳,李青,马媛,任传婷,甘建壮,方卫贵研铂业股份有限公司稀贵金属综合利用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摘 要:对碱熔后ICP-AES法测定复杂二次资源物料中钌含量的干扰情况进行了研究.Al,Si,Zr,Mo,Zn,Fe,Ca,Ti,Ta,Mg等元素对Ru的测定存在不同类型的干扰:Al,Ni基本不干扰测定,Na,Si,Ba等主要体现为基体干扰,其它元素则主要为光谱干扰.对钌含量较高(>10%)的样品,碱熔后以ICP-AES直接测定,能获得比较满意的结果.但钌含量太低时,碱熔后无论采用ICP-AES直接测定法还是标准加入法,均不能得到满意的结果.钌的二次资源物料组成较复杂,可在ICP-AES测定前采用蒸馏或其它方式分离,消除干扰.关键词......
循环伏安沉积纳米氧化钌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1王杰1,2,徐友龙1,马建华2,张选红2,蒙林斌2,石洪富2,蒋春强2,彭丹21. 西安交通大学2. 中国振华电子集团有限公司摘 要:在三氯化钌(RuCl3)水溶液中,采用循环伏安法在钽电极表面电化学沉积无定形水合氧化钌(RuO2.xH2O)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能谱分析表明,在循环伏安负向扫描时Ru3+在钽电极表面还原为钌金属(Ru),沉积的Ru在随后的正向扫描时被氧化为RuO2.xH2O.扫描电镜观测显示出负向扫描沉积的Ru为纳米尺度,因而获得了纳米结构的RuO2.xH2O.由于纳米结构可以提高电极比表面积和显著缩短离子和电子的传输路径,因而获得了具有高电化学活性的RuO2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循环伏安,恒电流充放电和电化学阻抗谱测试证实,该电极材料在......
RuCl3·c(H2O)+H2O→Ru(OH)σCl3-σ·c(H2O)+σH++σCl-(1) pH=-lgcσH+(2) 图1 溶液pH值随电沉积时间的变化曲线 Fig.1 Change curve of bath pH with time 在电沉积过程中, 温度保持不变, 由于钌化合物不断在阴极上沉积, 三氯化钌的水解平衡被打破, 促进水解反应(1)向右进行... with electrodeposition time 2.3 涂层的结构及形貌分析 图3所示为氧化钌涂层的X射线衍射谱. 由图3可看出, 除了具有较强的基体钽峰外, 还可以看到一个宽化的RuO2衍射峰, 此峰表明涂层为无定形RuO2和Ru的共沉积物[15]. 图4所示为氧化钌涂层在100℃热处理1h前后的SEM像. 由图4可以看出, 电沉积的氧化钌涂层呈多孔纳米结构. 对比热处理前后的SEM像可以看出, 经100℃热......
机械合金化-退火法制备两相区铝钌合金粉柴宗霞1,白富栋1,李廷举1,吕连海21. 大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 大连理工大学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摘 要:采用机械合金化-退火法制备了钌质量分数为50%的纳米铝钌合金粉,研究了在机械合金化过程中合金粉的物相组成,平均晶粒尺寸和微观应变随球磨时间的变化规律,并分析了退火温度和退火时间对合金粉物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球磨时间的延长,合金粉的平均晶粒尺寸不断减小,微观应变先增大后减小;球磨50 h后铝原子全部固溶于钌中,形成Ru(Al)固溶体;退火处理使Ru(Al)固溶体转变成铝钌金属间化合物,微观应变降低;550℃退火主要生成Al2Ru和Al5Ru2两种金属间化合物相,700℃退火主要生成Al2Ru,Al13Ru4和少量Al5Ru2金属间化合物相......
聚酰亚胺/钌纳米簇杂化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蒋春艳1,张爱清1,张煜华1,曾繁涤21. 中南民族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2. 华中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摘 要:制备了一系列不同结构的聚酰亚胺膜及其负载钌纳米簇杂化膜,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差示扫描量热仪,WSM-20kN,气体透过率测定仪等对钌纳米簇,聚酰亚胺膜以及杂化膜进行了结构表征及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钌纳米簇分散均匀,平均粒径1.01nm;杂化膜中的Ru与聚酰亚胺上的N和O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配位;杂化膜与纯聚酰亚胺膜相比,热性能,机械性能均提高,透气性能(H2和CO)下降.关键词:聚酰亚胺;钌纳米簇;杂化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