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18689条信息,每页显示10条信息,共1869页。用时:0小时0分0秒209毫秒
镀液pH值对电沉积Ni-W合金镀层结构及其耐蚀性能的影响周琼宇1,2,王小芬1,钟庆东2,王操1,胡一峰11. 江西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 上海大学上海市现代冶金与材料制备重点实验室摘 要:采用直流电沉积的方法在低碳钢表面制备了一层Ni-W合金镀层,研究了pH值对电沉积Ni-W合金镀层结构及其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硫酸盐-柠檬酸镀液体系中可直接沉积一层均匀致密的Ni-W合金层,pH值小于7的镀液沉积得到纳米晶结构的Ni-W镀层;pH值大于7时,镀层为非晶态结构.Ni-W合金层的硬度主要由镀层中W含量所决定,镀液pH值为5.5时所沉积的Ni-W镀层中W含量最高,镀层的硬度最高(753 HV);在3.5%(质量分数)NaCl溶液中,Ni-W合金层均表现出比低碳钢更低的电化学活性,对基体具有良......
电沉积Ni-W合金镀层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杨德庄1,王金玉2,王宙3,许光宇4 (1.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1;2.哈尔滨工业大学应用化学系,黑龙江哈尔滨,150001;3.大连大学表面工程中心,辽宁大连,116622;4.江门市二轻中专学校,广东江门,529020) 摘要: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电沉积Ni-W合金镀层表面膜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Ni-W合金镀层表面存在一层薄的氧化膜,而钨的氧化作用远大于镍,Ni-W合金镀层中W含量的提高对耐蚀性起决定作用. 关键词:电沉积; Ni-W合金镀层; X射线光电子能谱;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 ......
氢气气氛中热处理对Ni-W合金镀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谢蔚1,张亚东1,周琼宇1,2,3,成祥1,胡安伟1,张路11. 江西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 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3. 江西省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摘 要:研究了在氢气气氛中,不同的热处理温度对Ni-W合金镀层表面状态,相结构及显微硬度和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镀态的Ni-W合金镀层存在一种未知相(2θ≈41.4°),热处理过程中这一未知相消失,同时镀层中析出NiW,Ni4W等沉淀相.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镀层的晶粒度逐渐增大,镀层在热处理过程中形成的孔隙逐渐增多.当热处理温度达到1 000℃后,镀层表面出现明显的裂纹,同时镀层中可还原形成单质W.Ni-W合金镀层的显微硬度经热处理后显著增大,热处理温度为500℃时镀层的显微硬度最大,同时镀......
钨含量对Ni-W合金镀层结构及耐蚀性能的影响 柳林1,龚睿1 (1.华中科技大学,材料成型及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4) 摘要:以硫酸镍及钨酸钠为主盐,采用电沉积法在Cu基体上制得了Ni-W合金镀层.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X射线荧光探针,金相显微镜,显微硬度计和电化学等测试手段研究了合金镀层的组织结构,表面形貌,力学性能及在3%NaCl溶液中的耐蚀性能.结果表明,镀层结构和性能与镀层中的W含量密切相关.当W含量>21%(原子分数,下同)时,镀层为非晶态结构;当W含量<21%时,镀层为晶态结构;且当W含量在20%左右时,镀层为柱状晶结构.硬度测试结果表明,Ni-W柱状晶镀层及非晶态镀层的维氏硬度HV0.1均达到了5800 MPa以上;两镀层光滑平整,与基体结合紧密.动电位极化测试结果表明:2种镀层在3%NaCl溶液中均存在自钝化现象,并形成较宽的稳定钝化区,钝化区......
不同脉冲电沉积电流密度制备的Ni-W合金镀层在固-液两相流硫酸溶液中的冲刷腐蚀刘浩成,陈吉,崔霄,桂王林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摘 要:为了探究Ni-W合金镀层对材料表面冲刷腐蚀的影响,在不同电流密度下采用电沉积法在20R钢表面制备了Ni-W合金镀层,采用失重试验,固-液两相流冲刷腐蚀试验并结合X射线衍射(XRD),电化学测试等方法研究Ni-W合金镀层在10%H2SO4中静态浸泡与在固-液两相流(10%H2SO4+SiO2)中的冲蚀腐蚀行为.结果表明:Ni-W合金镀层具有良好的耐蚀性,20R在10%H2SO4中的静态腐蚀速率是电流密度5 A/dm2制得的Ni-W合金镀层的4.6倍,20R的冲刷腐蚀速率是电流密度5 A/dm2制得的Ni-W合金镀层的2.0倍.Ni-W合金镀层的冲蚀机制以腐蚀为主......
电刷镀Ni-W过渡层与离子镀TiN复合涂层的结合力和磨损特性 叶先运1,梅志2,李志章1,胡树兵3 (1.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浙江,杭州,310027;2.华中理工大学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4;3.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材料工程系,湖北,十堰,442002) 摘要:研究了3Cr2W8V基体电刷镀Ni-W过渡层和离子镀TiN复合涂层的结合力及强化机理.利用XRD,SEM和TEM分析了涂层结构,用划痕法测定了涂层结合力,并测定和分析了涂层的磨损特性.结果表明:由于TiN沉积过程中的温度效应,混合晶态的电刷镀Ni-W层发生晶化和析出强化,并形成界面扩散层和双层复合,从而使TiN复合涂层的结合力和硬度明显提高;Ni-W过渡层对TiN涂层起有力的支撑作用.Ni-W与TiN复合涂层的耐磨性优于TiN单层. 关键词:TiN; 复合涂层; Ni-W过渡层; 结合力; 强化......
热处理对电沉积Ni-W合金镀层组织结构,硬度及耐蚀性的影响陈一胜1,张雪辉1,陈颢1,李金辉1,彭超21. 江西理工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2. 湖南有色中央研究院有限公司摘 要:为了提高直流电沉积Ni-W合金镀层的显微硬度,改善其耐腐蚀性能,对镀层进行了热处理,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和时间对镀层组织结构,硬度及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温度和时间范围内对镀层热处理可较大提高其硬度和耐蚀性;500℃保温1 h热处理后镀层的综合性能最好,显微硬度最高,可达1 010.44 HV,且在3.5%NaCl溶液中耐蚀性较好.关键词:Ni-W合金镀层;电沉积;热处理;组织结构;硬度;耐蚀性;......
机械合金化制备Ni-W(B)非晶-纳米晶的粉末特性马运柱,叶晓珊,刘文胜,张佳佳中南大学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摘 要:利用机械合金化(MA)制备了Ni-20.7W和Ni-17.9W-27B(at%)非晶-纳米晶粉末,分别采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仪分析了不同球磨时间粉末的微观形貌和结构参数,探讨了B的添加对非晶化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MA过程中,Ni-20.7W样品没有明显发生非晶化,而Ni-17.9W-27B样品在40 h时发生了非晶化,说明B提高了Ni-W合金体系的非晶化形成能力;非晶化过程为W/B首先固溶于Ni中生成Ni(W,B)过饱和固溶体,然后转变为非晶;Ni-20.7W样品球磨30 h后Ni的晶粒尺寸为32.9 nm,晶格畸变为0.48%,而Ni-17.9W-27B样......
电刷镀镍钨合金层的抗高温软化性能 袁庆龙1,曹晶晶1,苏志俊1 (1.河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南,焦作,454000) 摘要:传统的快速刷镀镍层已不能满足工件高温服役的需要,为此,在镀镍液中加入钨酸钠制备了具有较强抗高温软化能力的镍钨合金镀层,对快速镍镀层和镍钨合金镀层进行加热保温,对比研究了温度对2种镀层表面形貌,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室温下两者都具有较高的硬度,达550 HV左右;当加热到100℃时硬度达到最高值,约为600 HV;600℃时,快速镍镀层的硬度只有180 HV,而镍钨镀层的硬度仍可达到380 HV左右.快速镍液中加入钨酸钠等制备的镍钨合金镀层具有较强的抗高温软化能力. 关键词:电刷镀; 镍钨合金镀层; 快速镍镀层; 抗高温软化; 硬度; brush electroplating; Ni-W alloy coating; high speed......
Properties of electrodeposited amorphous Fe-Ni-W alloy deposits HE Feng-jiao(何凤姣)1, WANG Miao(王 淼)1, LU Xin(陆 欣)2 1.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Hunan University, Changsha...-Ni-W alloy deposits was proposed. The structure and morphology of Fe-Ni-W alloy deposit were detected by XRD and SEM. The friction and wear behavior of Fe-Ni-W alloy deposit were studied and compa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