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456条信息,每页显示10条信息,共46页。用时:0小时0分0秒287毫秒
CNT-WO3元件的氨敏性能研究 董晓雯1,潘庆谊1,陈海华1,李玲1,程知萱1 (1.上海大学理学院化学系,上海,200436) 摘要:以碳纳米管(CNT)为掺杂剂制成CNT-WO3旁热式气敏元件.采用混酸氧化法对碳纳米管进行纯化,化学沉淀法制备了纳米WO3微粉,并用TEM,FT-IR,TG-DSC,XRD等方法进行了表征.测试了元件在室温条件下对NH3的气敏性能.结果表明,碳纳米管掺杂元件在室温下对NH3的灵敏度远远高于纯WO3元件,其中0.8wt%的掺杂元件对NH3具有最高的灵敏度.另外,掺杂元件还具有检测浓度低,检测范围宽,选择性好等优点,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氨敏元件. 关键词:碳纳米管; WO3; 气敏性能; NH3;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 ......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掺杂剂对7,7,8,8-四氰基苯醌二甲烷薄膜特性的影响 谢光忠1,蒋亚东1,杨邦朝1 (1.电子科技大学,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54) 摘要:采用旋涂法制备了7,7,8,8-四氰基苯醌二甲烷(TCNQ)及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掺杂后的TCNQ敏感薄膜,探讨了PMMA掺杂剂及不同转速对薄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CNQ/PMMA复合薄膜中TCNQ颗粒变得更细小和均匀,但对NH3的响应不稳定;纯TCNQ薄膜对NH3具有相当高的灵敏度,但响应和恢复时间较长. 关键词:TCNQ; 薄膜; PMMA; NH3; 旋涂法;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 ......
多晶硅薄膜的表面处理工艺 曾祥斌1,饶瑞1,徐重阳1 (1.华中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系,) 摘要:采用NH3和N2O的等离子体分别对p-Si(多晶硅)薄膜表面进行了钝化处理,处理后的p-Si TFT(薄膜晶体管)具有比未处理TFT更优越的性能,通电试验与热应力试验后,处理后的器件呈现出更好的承受电负荷和热应力能力,钝化的微观机理是NH3和N2O等离子体中和了p-Si薄膜的悬挂键,形成牢固的Si-N键,减少了表面态密度. 关键词:NH3; N2O; 表面钝化; p-Si TFT;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 ......
, 重点讨论存在NH3干扰情况下的气敏性能.结果表明: 350 ℃煅烧1 h制备的In2O3粉体, 晶粒尺寸<20 nm, 呈立方晶型; 该粉体制成的气敏元件对TMA气体的检测灵敏度比起H2, C2H5OH等气体要高的多, 因此可用于选择性检测TMA; 此外, 该元件对NH3也有一定的响应, 进一步研究发现NH3存在对TMA检测的影响主要是NH3在In2O3材料表面的吸附所至.掺杂Pd2+可提高In2O3材料的检测灵敏度, 降低检测温度; Pd2+的掺杂量在质量分数0.2%~5% PdCl2-In2O3范围内变化对TMA检测灵敏度的影响不明显. 关键词:气敏元件; 纳米In2O3; 三甲胺; NH3;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 ......
Corrosion Behavior of Cu-Cr Alloy in 3.5% NaCl+NH3 Solution范力茹,孙莉,张金华,刘建华,张瑞军摘 要:The corrosion behavior of Cu-Cr alloy in 3.5%NaCl+NH3 solution had been studied, and the influences of the concentration of NH3 on corrosion resistance discussed by means of Metallograph, XRD, SEM and electrochemical metho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u is easier......
六方片状银粉的合成 梁焕珍1,黎少华1,金东镇2,喻克宁1,郑宪生2,李锐星1,张洁3 (1.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北京,100080;2.韩国地质与矿物资源研究院,大田市,305-350,韩国;3.中国地质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100083) 摘要:以硝酸银为前驱物,过氧化氢为还原剂,在乙二醇(或乙醇)介质中,有分散保护剂PVP存在的情况下,通过控制H2O2/NH3和NH3/Ag不同的比例(摩尔比,MR),合成分散的球状单颗粒和六方片状银粉.本文着重考察了NH3/Ag,H2O2/Ag以及H2PtCl6/Ag对片状六方晶体银粉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H3/Ag<3.5情况下,得到的是<1.0μm的球状银粉.当NH3/Ag>3.5,且H2O2/NH3≥1时,得到厚度<0.1μm,最大投影面的长度为0.2~0.5μm的六方片状单晶体银粉.H2PtCl6是形成片状银的必要与......
新型氨基储氢材料CaCl2的性能研究 潘洪革1,王建辉1,刘永锋1,林仁波1,葛红卫1,高明霞1 (1.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杭州,310027) 摘要:研究了工作温度,起始氨压和球磨处理对无水CaCl2的吸放氨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球磨2h样品在温度20℃和氨压0.55MPa的条件下,15min内即可完全氨化,形成CaCl2(NH3)8,其吸氨量可达55.1wt%,相当于储氢量9.72wt%.CaCl2(NH3)8在20-300℃的范围内可通过三步反应实现完全脱氨,脱氨反应受温度和压力控制,其中6个NH3分子在常温,常压下即可脱附.如果与NH3分解催化剂联用,可能是一种较好的以NH3为介质的高容量储氢材料.进一步研究表明,较高的工作温度和起始氨压可以提高CaCl2的吸氨动力学性能,而球磨时间的增加可以显著降低其放氨工作温度,提高其放氨动力学性能. 关键词:储氢材料; 燃料......
担载非晶态Ni-B合金催化材料化学镀法制备 张昭1,崔名全1,黄朝洁1,张明俊1 (1.四川大学化工学院,四川,成都,610065) 摘要:以NH3为稳定剂,KBH4为还原剂,考察了化学镀法制备γ-Al2O3担载Ni-B非晶态合金催化剂工艺条件.NH3浓度和温度对镀液的稳定性有显著影响,加料顺序亦影响催化剂制备的顺利进行.14℃下,NH3浓度13.5%,镀液稳定时间8 h,当NH3浓度降到5.4%时,稳定剂完全失去作用.当温度升到30℃,NH3浓度13.5%,镀液稳定时间降到3.5 h.在γ-Al2O3表面预载微量金属镍敏化载体表面,可以催化化学镀的顺利进行.XRD数据显示化学镀法制备Ni-B合金的非晶态特性明显优于普通化学还原法. 关键词:化学镀; 非晶态; 镍硼合金; 催化剂;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 ......
担载非晶态Ni-B合金催化材料化学镀法制备 张昭1,崔名全1,黄朝洁1,张明俊1 (1.四川大学化工学院,四川,成都,610065) 摘要:以NH3为稳定剂,KBH4为还原剂,考察了化学镀法制备γ-Al2O3担载Ni-B非晶态合金催化剂工艺条件.NH3浓度和温度对镀液的稳定性有显著影响,加料顺序亦影响催化剂制备的顺利进行.14℃下,NH3浓度13.5%,镀液稳定时间8 h,当NH3浓度降到5.4%时,稳定剂完全失去作用.当温度升到30℃,NH3浓度13.5%,镀液稳定时间降到3.5 h.在γ-Al2O3表面预载微量金属镍敏化载体表面,可以催化化学镀的顺利进行.XRD数据显示化学镀法制备Ni-B合金的非晶态特性明显优于普通化学还原法. 关键词:化学镀; 非晶态; 镍硼合金; 催化剂;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 ......
炮膛残留铜垢清除的研究 朱绒霞1 (1.空军工程大学理学院,西安,710051) 摘要:应用化学热力学理论对清除铜垢机理进行了论证:铜能被强氧化剂Na2S2O3氧化成铜离子,铜离子又与NH3生成稳定的[Cu(NH3)4]2+络离子;缓蚀剂(NaNO2)的存在可以使炮管材料不发生腐蚀.同时进行了实验验证. 关键词:氧化; 络合物; 缓蚀剂;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