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5612条信息,每页显示10条信息,共562页。用时:0小时0分0秒282毫秒
摩圣修复剂减摩机理的研究 康飞宇1,于洋1,顾家琳1 (1.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教育部先进材料重点实验室,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北京,100084) 摘要:摩圣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摩擦表面再生技术,其实质是通过在润滑油中添加一种"摩圣修复剂"以达到增强摩擦件减摩抗磨能力,对摩擦表面进行原位免拆卸修复的目的.以透射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俄歇电子能谱仪和拉曼光谱仪分析了在添加摩圣修复剂的润滑油中运行过的齿轮表层,对摩圣修复剂的减摩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摩擦表面的修复再生层为类金刚石膜和硅氧玻璃膜. 关键词:表面再生技术; 修复再生层; 类金刚石膜; 硅氧玻璃膜;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 ......
碰摩转子轴承系统非线性振动特征的实验研究刘长利,姚红良,张晓伟,闻邦椿摘 要:建立了转子碰摩故障的实验装置,通过实验研究了转子系统碰摩故障的非线性振动特征,发现对油膜力影响较小的系统,转定子碰摩使系统产生了半频及高频分量,而对于滑动轴承支撑的系统,较小的碰摩间隙使得系统在油膜涡动之前产生碰摩,系统产生了丰富的高频分量;当碰摩间隙较大时,碰摩在油膜涡动之后发生,此时碰摩对系统的影响很小,轴承油膜力对系统的影响最大·关键词:转子系统;非线性振动;滑动轴承;油膜涡动;碰摩故障;故障诊断;......
基桩负摩阻力的时效分析 赵明华1,邬龙刚1,贺炜1 (1.湖南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湖南,长沙,410082) 摘要:首先采用太沙基一维固结理论计算某时刻桩侧土体的固结沉降量,并对影响其结果的关键参数-固结系数进行了深入讨论,在此基础上,引入改进的佐藤悟双折线模型,用荷载传递概念建立出基桩各段的力平衡方程与位移平衡方程,然后对桩顶位移赋初值,即可经迭代计算求出该时刻桩身负摩阻力发展情况和中性点位置.最后,利用本方法对某实例进行了计算,其与另外3种理论计算结果的对比表明,该方法能较准确地描述基桩负摩阻力随时间的发展过程.图5,参8. 关键词:桩基础; 负摩阻力; 固结; 佐藤悟双折线模型; 时间效应;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 ......
NanoG/BMI纳米减摩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黄仁和1,王力1 (1.山东科技大学化工学院,山东,青岛,266510) 摘要: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手段研究纳米石墨薄片(NanoG)制备条件对层间结构与润滑性能影响,首次以NanoG为润滑剂制备的NanoG/BMI纳米减摩复合材料,研究其减摩性能和耐热性能及力学性能.研究表明:NanoG主要是由具有石墨的标准002特征峰的多层碳-碳六方平面结构的"亚结构单元"构成,其润滑性能主要是由于这些多层"亚结构单元"之间易相对滑动的结果;3%~5%NanoG或NanoG+MoS2制备的NanoG/BMI或NanoG+MoS2/BMI纳米减摩复合材料减摩性能优于20%石墨粉制备的传统减摩复合材料或与其相当,而前者的力学性能远优于后者,且均具有较好的耐热性能. 关键词:纳米石墨薄片; 纳米减摩复合材料; 双马来酰......
纤维增强摩阻材料中树脂含量的确定 陈海燕1,王海庆1,王成国1 (1.山东大学材料工程与科学学院) 摘要:选用碳纤维,钢纤维和FB酚醛树脂为主要成分制得纤维增强摩阻材料,研究了树脂含量对材料摩阻性能,力学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摩阻材料的最低树脂含量为16%,最佳树脂含量为22%. 关键词:摩阻材料; FB酚醛树脂;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树脂含量;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 ......
桩侧摩阻力下的有效桩长讨论周晓龙湖州职业技术学院摘 要:有效桩长在工程上其实就是合理桩长设计问题,有效桩长主要有三层含义.有效桩长和桩侧摩阻力密切相关且成反比,分析讨论计算有效桩长宜从桩侧摩阻力入手,再深入扩散研究相关桩土参数.通过规范估算公式推算有效桩长表明改变桩侧摩阻力可以减少桩身应力集中,为增加桩长减小沉降提供条件.关键词:土力学;桩侧摩阻力;有效桩长;沉降控制;......
岩土工程中几种土的摩阻力辨析郝兵1,2,王清1,范铁强31. 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2. 北京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3. 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摘 要:岩土工程中的土钉,锚杆(索),桩基的承载力计算中需要用到一个重要参数-土的摩阻力.设计一般依据勘察报告或者现行的规范的经验数据取值,但不同条件下土的摩阻力差别较大,勘察报告往往又不能全面地提供,有时甚至应用混乱.该文通过对土的摩阻力发生的机理,影响因素等方面理论和研究成果的梳理,辨析其中的差别.分析表明土的类别和物理力学性质是影响土的摩阻力的最主要因素,应力状态,桩土相对位移,成孔工艺以及尺寸效应也有较大影响,锚杆(索)与桩基的破坏模式不同是二者摩阻力有差异的根本原因,在粘性土中锚杆(索)的摩阻力小于桩基的侧阻力,粉土及砂土中二者相差不大,碎石类土和岩......
转子系统局部碰摩故障传递机制特性研究许琦1,赵倩1,闻邦椿11. 东北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摘 要:旋转机械的高速化和高效化使系统转定子间的间隙越来越小,转子振动经常引发局部碰摩故障,进而使整个转子系统响应呈现非线性,影响系统的稳定运行,及时掌握碰摩转子系统的动力学特性为处理故障建立基础.以谐波平衡和有限元理论为基础,建立碰摩转子系统的有限元模型并利用系统振动响应各次谐波分量与频率响应矩阵之间的关系,提出转子系统局部碰摩故障传递机制,即系统某处发生故障后对其他位置产生的影响.通过数值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此机制的正确性.具有n个故障的转子系统,仅需要任意n+2个节点的响应就可以得到剩余所有节点的响应.对于不平衡,碰摩,不对中和裂纹等转子系统的常见故障,传递机制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关键词:转子系......
碰摩故障下转子-MRD系统的动力学特性研究张桂昌1,王俊2,3,马梁1,李诚昊11. 中国民航大学航空工程学院2. 天津大学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3. 天津大学仁爱学院摘 要:考虑磁流变阻尼器(Magnetorheological damper,简称MRD),研究典型工况下MRD对碰摩故障转子系统动力学特性的影响.基于双线性本构方程,建立磁流变阻尼器动力学模型,并将其引入到转子系统中,利用有限元法建立碰摩故障下转子-滚动轴承-MRD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并采用Newmark数值法进行求解,利用分岔图,轴心轨迹图及频谱图等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合适的电流作用下,MRD能够有效缓解碰摩,使局部碰摩稳定到轻微的全周碰摩,增强系统的稳定性.在过大的电流作用下,会激发MRD的非线性,产生非协调频率成分,降......
质量慢变转子系统的碰摩分析王宗勇,吴敬东,姚红良,闻邦椿摘 要:根据离心机转子质量慢变以及偏心量大的特点,对其在线性碰撞力和线性摩擦力作用下的碰摩动力学特性进行了理论研究,建立了相应的质量慢变碰摩运动微分方程,并应用数值方法分析了转子转速及不平衡量的变化对碰摩转子系统的振动特性的影响,分别从不同侧面描述和揭示了质量慢变转子系统的周期运动,拟周期运动,以及这些运动形式的转化与演变过程·结果表明质量慢变转子系统相当于一个具有时变阻尼和时变刚度的转子系统,该系统的显著特点是在碰摩过程中转子呈现为拟周期运动,并非像相应的恒定质量转子系统那样出现混沌运动·关键词:质量;慢变;碰摩;离心机;转子;混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