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459条信息,每页显示10条信息,共46页。用时:0小时0分0秒291毫秒
环形池内双层流体浮力-热毛细对流的实验研究莫东鸣1,2,徐敏21. 重庆大学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2.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摘 要:液封提拉法生长晶体过程中,液封流体与熔体形成了不相溶的双层流体.除了自由表面的热毛细力作用外,液-液界面的热毛细力以及浮力共同驱动了双层系统内浮力-热毛细对流的产生.为了了解环形池内双层流体的复杂流动和传热特征,本工作对环形池内0.65cSt硅油与水组成的双层流体浮力-热毛细对流进行了实验观察.实验记录了不同的液层厚度比和深宽比条件下流动失稳的临界温差与流动形态.结果表明,液层总厚度的增大会削弱系统的流动稳定性.流动失稳的流动形态有三种,即第一种热流体波,第二种热流体波和三维稳态流动.实验还观察到了流动分岔现象.关键词:双层流体;浮力-热毛细对流......
永磁铁氧体瓦形磁体毛坯毛细裂纹的成因及快速检出 李明荣1 (1.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广西桂林,541004) 摘要:分析了磁瓦毛坯毛细裂纹产生的原因,介绍了一种经济,简便,快速检出磁瓦毛坯毛细裂纹的方法.这对磁瓦产品生产和其质量控制,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瓦形磁体; 毛细裂纹; 检验;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 ......
烧结工艺对环路热管用Ni多孔毛细芯性能的影响王德志1,王小鹰1,周盼1,段柏华1,汪超21. 中南大学有色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摘 要:以羰基镍粉为原料,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热管用Ni多孔毛细芯,研究装料密度,烧结温度,烧结时间等对毛细芯的孔隙率,平均孔径,微观形貌,渗透率及毛细压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烧结温度为750800℃,烧结时间为3045 min,装料密度为0.91.0 g/cm3条件下烧结,获得的毛细芯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孔隙率为55%64%,渗透率为1.21.7×10-13 m2,毛细压力为200240 kPa,满足环路热管用毛细芯的性能要求.关键词:环路热管;粉末冶金;孔隙率;渗透率;毛细压力;......
电渣重熔体系电毛细振荡的动态模拟 李正邦1,郭培民1,张家雯1,杨海森1 (1.钢铁研究总院工艺研究所,北京,100081) 摘要:通过理论分析和交,直流电动态模拟试验证实了交流电渣重熔体系存在电毛细振荡;交流电频率越高,渣-金界面的振荡频率越大,振幅随之减小;在直流电渣重熔过程中,渣-金界面不存在电毛细振荡. 关键词:电渣重熔; 电毛细振荡; 交流电; 直流电;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 ......
FeO-CaO-SiO2熔渣中金属铜滴的电毛细迁移李长荣1,2,江明丽11. 贵州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2. 贵州省材料结构与强度重点实验室摘 要:在外加电场作用下,悬浮在液态冶金渣中的金属或硫化物液滴会受到外加电场的影响向某一极迁移,利用这一现象可以实现金属和渣相的分离,提高渣中有价金属的回收率.通过在高温FeO-CaO-SiO2熔渣上施加外电场的方法,研究了金属铜滴在该渣系中电毛细迁移的方向以及影响金属铜滴迁移的因素.结果表明:在该渣系中,金属铜滴的电毛细作用使铜滴始终向阴极移动,并聚集沉降在坩埚底部,金属铜的回收率可达53.4%~55.67%;外加电压和渣中铜含量是影响铜滴电毛细迁移的主要因素,随着二者的升高,铜的回收率也随之提高.关键词:电毛细迁移;铜液滴;熔渣;回收率;......
离子型稀土溶浸液毛细上升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郭钟群1,金解放1,秦艳华11. 江西理工大学建筑与测绘工程学院摘 要:利用自制毛细试验装置,以寻乌某矿的离子型稀土为试验对象,采用3种不同浓度溶浸液,对4组不同粒径的稀土进行毛细上升试验.结果表明,毛细上升高度随时间增长的变化趋势一致,先快速上升,后缓慢上升,再趋于稳定;土样粒径和溶浸液浓度对毛细上升有影响;当土样粒径不同时,硫酸铵溶液浓度对毛细上升的敏感性各不相同,粒径越大,影响越小;溶质势对毛细现象有促进作用,浓度越大,作用越明显;最大毛细上升高度随土柱最大粒径的增大而减小,二者呈幂函数关系,毛细渗透系数随土样最大粒径的增大而增大,二者呈指数关系.关键词:离子型稀土;毛细上升;溶浸液;离子交换;粒径大小;......
离子型稀土溶浸液毛细上升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郭钟群1,金解放1,秦艳华11. 江西理工大学建筑与测绘工程学院摘 要:利用自制毛细试验装置,以寻乌某矿的离子型稀土为试验对象,采用3种不同浓度溶浸液,对4组不同粒径的稀土进行毛细上升试验.结果表明,毛细上升高度随时间增长的变化趋势一致,先快速上升,后缓慢上升,再趋于稳定;土样粒径和溶浸液浓度对毛细上升有影响;当土样粒径不同时,硫酸铵溶液浓度对毛细上升的敏感性各不相同,粒径越大,影响越小;溶质势对毛细现象有促进作用,浓度越大,作用越明显;最大毛细上升高度随土柱最大粒径的增大而减小,二者呈幂函数关系,毛细渗透系数随土样最大粒径的增大而增大,二者呈指数关系.关键词:离子型稀土;毛细上升;溶浸液;离子交换;粒径大小;......
乳酸的液态酶荧光毛细分析法研究鞠香1,高秀峰2,李永生1,杨微11. 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2. 四川大学华西基础与法医学院摘 要:基于乳酸脱氢酶(LDH)和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氧化还原体系,提出了乳酸的液态酶荧光毛细分析方法(LE-FCA).在激发波长350 nm,发射波长460 nm条件下,用LE-FCA法对乳酸进行了测定;其线性范围为0.2~1.0 mmol/L,r>0.9932,检出限为0.022 mmol/L,RSD<4.2%.LE-FCA能节省贵重的酶试剂,样品用量仅为18μL;可用于医药,卫生,工业,食品等含乳酸样品的测定.关键词:乳酸;荧光毛细分析;液态酶;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冰模板法制备仿生双孔径-定向孔隙毛细芯的结构和性能甘甜,林涛,全晓军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摘 要:使用不同固相含量水基镍粉浆料,通过冰模板法在不同冷冻温度和不同烧结温度下制备了仿木质部孔隙结构的毛细芯,观察了其微观孔隙结构,研究了固相含量,冷冻温度对毛细芯孔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冰模板法制备的新型毛细芯具有植物木质部特有的定向孔隙,孔隙具有双孔径,呈有序排列的蜂窝状;随着固相含量增加,毛细芯孔壁厚度增加,孔径减小,孔隙率及渗透率降低;随着冷冻温度降低,孔隙率基本不变,孔径减小,渗透率降低;与传统方法烧结的毛细芯相比,冰模板法制备的毛细芯具有更大的孔隙率及渗透率.关键词:冰模板法;毛细芯;双孔径;定向孔隙;孔隙率;渗透率;......
影响粗粒土毛细水上升高度的因素研究 姚华1,张冬青2,张喜发1 (1.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长春市,130026;2.吉林省高等级公路建设局,长春市,130021) 摘要:通过对七种粗粒土料进行室内竖管法毛细水上升高度试验,建立了粗粒土毛细水上升高度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并分析了各曲线变化规律和原因.对毛细水上升高度与时间关系试验曲线用各种函数进行了拟合,发现毛细水上升高度与时间过程在对数坐标下用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进行拟合效果最好.对方程参数与土料基本物理指标进行逐步回归分析,最终得出粗粒土毛细水上升高度与孔隙率,干容重,d10,d30,d50有着比较密切的联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粗粒土毛细水上升高度的预测公式. 关键词:竖管法; 毛细水上升高度; 压实度;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