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220条信息,每页显示10条信息,共22页。用时:0小时0分0秒796毫秒
石粒度小于75 μm的比例占89%,硫酸加入量为铜-钴氧化矿质量的13%,液固比为4:1,浸出时间为60 min,温度为常温(25 ℃);第二段浸出的最佳技术条件:浸铜渣液固比为4:1,温度为65 ℃,时间为150 min,初始酸浓度为20 g/L,还原剂加入量为理论量的1.5倍.结果表明:两段浸出过程铜和钴的浸出率分别达到97.13%和96.05%. 关键词:铜-钴氧化矿;两段浸出;还原浸出;浸...倾析(CCD)洗涤得到洗液和弃渣;产出的浸出液经溶剂萃取得到硫酸铜溶液,通过电沉积过程生产阴极铜,得到的萃余液返回浸出;从浸出渣洗液和萃余液抽取液中回收钴.近年来研究的一种新方案是将铜-钴氧化矿经过一段浸出得到的浸出液送旋流电解,首先电解提取铜,然后电解提取钴[6].铜-钴氧化矿浸出过程中的关键技术是需要加入还原剂将矿石中的水钴矿还原浸出.工业生产和前期研究使用的还原剂主要包括焦亚硫酸钠[3],硫......
文章编号:1004-0609(2015)12-3414-08 Cu-金刚石复合镀层的制备 马如龙,彭超群,王日初,王小锋,张 纯,谭时雨 (中南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长沙 410083) 摘 要:采用复合电镀技术,在酸性硫酸盐镀铜电镀液中加入粒径为20 μm的金刚石粉体制备Cu-金刚石复合镀层.通过正交试验优化Cu-金刚石复合电镀的工艺参数,采用扫描电镜(SEM),能...行研究.对于铜基复合镀层制备工艺已经有一些研究:谷硕[14]采用电沉积制备Cu-SiC复合镀层,研究主要工艺参数对镀层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李鹏[1]通过在酸性硫酸铜镀液中加入纳米级AlN颗粒,研究Cu-AlN复合电镀的工艺参数和复合镀层的耐磨耐蚀性能.本文作者采用正交试验法,通过在酸性镀铜液中加入微米级金刚石粉体,研究硫酸铜浓度,阴极电流密度,金刚石粉体浓度和镀液温度对镀层质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优......
小,为1.22~1.30. 图5 Fe含量对CuNi10FeMn1合金元素偏析比的影响 Fig. 5 Effect of Fe content on segregation ratios of alloy elements in CuNi10FeMn1 alloy 白铜合金元素的偏析行为与其元素之间的相互化学作用密切相关.依据材料热力学原理,活度相互作用系数可反映溶液中组元i和j之间的相互作用;当为负值时,组元j的加入降低组元i的活度系数,使组元i化学位下降,即组元j的加入对组元i有吸引作用;当为正值时,则组元j的加入对组元i有排斥作用.相关资料表明[17],在铜液中Fe元素的相互作用系数<0;在Ni-Fe二元系中,Fe元素的加入能降低Ni的活度,即<0;在Fe-Mn系中,Fe含量增加则使Mn的活度增大,即>0,所以Fe元素的加入对Ni,Fe起吸引作用,而对Mn起......
410083) 摘 要:采用浸出方法使砷滤饼中的铜砷元素进行分离,铜以硫化铜的形式沉淀,砷以砷酸根离子进入溶液中.考察NaCl浓度,Na2S添加量,液固比,时间及温度等因素对砷滤饼中砷,铜浸出率的影响.得出最优的工艺条件如下:NaCl溶液浓度为20g/L,液固比7:1,Na2S与砷滤饼质量比3:4,浸出时间4 h,温度80 ℃,H2O2 20 mL.在此最优工艺条件下,砷浸出率高达95.56%,铜浸出率低于0.5%,浸出渣铜含量富集至33.6%.浸出液采用硫酸亚铁沉砷方法,沉砷率可以达到98%,生成的砷酸铁晶体含砷量为32.15%,滤液含砷量为0.23g/L,滤液可以返回浸出过程,实现循环利用. 关键词:砷滤饼;铜;砷;分离;浸出;脱砷 中图分类号:TF811 文献......
(a)所示为是试样A(见图5(a))中的粗糙区域(Coarse area),可以发现,该区域存在着大小不一的液滴状颗粒,并且许多颗粒已附着在石墨表面上.图6(b)所示为该区域的能谱,可以发现氧的明显存在.因此,推断这些区域是在电弧的高温作用下,局部区域瞬间形成熔池后,铜液凝固所形成,而这些区域即为电弧烧蚀区;试样B除了在摩擦表面出现电弧烧蚀区外,其变化还体现在摩擦面上铜相的扩大和石墨相的缩小;而试...其磨损也较低;而粘结剂的引入改善了材料中铜与石墨的均匀性,提高材料物理力学性能,较未添加粘结剂的同粒度石墨而言,相对改善了其抵抗磨损的能力. 2.3 载流条件下的氧化行为 一般而言,固相化学反应所需的高活化能是以热能和机械能的形式供给,即晶格畸变和摩擦热能够提高材料与周围气态或液态介质的反应几率.所以,摩擦化学反应能改变表面范围内的强度,从而改变滑动特性,并有助于生成氧化层[18].不......
浸出率计算 浸出率是判断浸出效果好坏的重要指标,本次试验采用液计浸出率评价浸出结果.液计浸出率是根据溶液中目标金属离子浓度和溶液体积计算,计算方法如式(6)所示. (6) 式中:Rl为液计浸出率,%;αi为第i级反应合格液质量浓度,g/L;Vi为第i级反应合格液的体积,L;Q为浸出前矿石质量,g;C为浸出前矿石中铜含量,%. 2 结果与讨论 2.1 ...矿试验,同时与对照组进行浸出率对比.浸矿试验共进行了34 d,每2 d检测一次浸出液中的铜离子含量,并计算出铜的浸出率.铜的液计浸出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10所示. 图9 激波作用后渗透系数随时间的变化 Fig. 9 Change of permeability after shock wave action 图10 激波作用前后浸出率的变化 Fig. 10......
; 要:利用相图计算(CALPHAD)方法,采用亚规则溶体模型描述溶体相的吉布斯自由能,采用亚点阵模型描述金属间化合物和有序相的吉布斯自由能,并结合相平衡和热力学性质的实验数据,优化与计算Cu-X二元系以及Cu-Fe,Cu-Ni,Cu-Cr,Cu-Co,Cu-Mo和Cu-W基各三元系的相图,获得自洽性良好的热力学参数,并建立铜合金热力学数据库.该数据库可以提供稳定和亚稳的相图计算,相分数计算,液相...部分铜基二元系相图如图2(a)~(d)所示.图2(a)所示为Cu-Fe二元系相图的计算结果.从计算相图中可以看出,在低温区域,Cu和Fe的相互溶解度很小.而在高温区域,存在着亚稳态液相的溶解度间隙(或两相分离).图2(b) 所示为Cu-Ni二元系的计算相图.从图2(b)可以看出,在全成分范围内,Cu和Ni能形成连续固溶体,并在低温区域存在着FCC相的溶解度间隙.图2(c)所示为Cu-Sn二元系的计......
浓度酸铜溶液中Cu在铜电极上的电结晶过程.结果表明:甲基紫和Cl-单独存在或同时存在时Cu的电结晶过程较为复杂,开始先按瞬时成核三维生长方式进行;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向连续成核三维生长方式进行,但当成核时间较长时,其电结晶成核偏离理论模型,表现出扩散与电化学反应混合控制,而且甲基紫和Cl-共同作用时更快进入混合控制.甲基紫和Cl-在电沉积过程表现出显著的去极化作用,且它们的共同作用使Cu2+的扩散..., O 等的蒽醌染料)作为酸性镀铜添加剂,在酸性镀铜中获得性能更好的镀层.国内研制的染料复合型光亮剂GC-668[8],其酸性镀铜镀层的综合性能完全可以同日本大和210等媲美.而甲基紫作为一种酸性镀铜染料型添加剂,研究其在铜电结晶过程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有关硫酸铜溶液中铜的电化学成核及生长已经有一些研究,GRUJICIC等[9],DANILOV等[10]和CROUSIER等[11]的研究重点在......
A N. Electrochemical removal of selenate from aqueous solutions[J].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13, 215(15): 678-684. [20] 胡 琴, 吴 展. 从铜阳极泥处理分铜后液中回收硒和碲[J]. 有色金属工程, 2014, 4(4):41-43. HU Qin, WU Zhan...DOI:10.19476/j.ysxb.1004.0609.2017.11.24 H2O2/SO2催化还原六价硒及硒单质形成机理 郭学益,徐润泽,田庆华,李 栋 (中南大学 冶金与环境学院,长沙 410083) 摘 要:研究采用双氧水催化二氧化硫还原六价硒获得单质硒的新方法.通过对催化还原过程中的溶液电位,离子浓度,产物形貌及晶型变化规律的研究,揭示催化还原过程中硒单质晶......
浸出行为.结果表明:在液固比 4:1,[NH3·H2O]=1 mol/L,[NH4Cl]=3 mol/L,氧化剂过量系数1.4,原料粒度94~124 μm,浸出时间2 h,温度30℃的条件下,该低品位硫化铜矿浸出率98.89%;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从该低品位硫化铜精矿铜氨浸出液中直接脉冲电积铜的工艺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在[NH4Cl]=3 mol/L,[NH3·H2O]=1.5 mol/L,[Cu2...资源日益减少,从各类低品位,复杂多金属伴生硫化铜矿及硫氧混合铜矿中高效提铜已成为目前铜提取冶金的重要发展方向[1-2],本领域研究人员就此开展了诸多研究. 张振健[3]针对东川汤丹铜精矿,研究了"焙烧-氨浸-萃取-电积"提铜工艺,采用氨-硫酸铵体系浸出铜.在最优浸出条件下,铜浸出率92%以上,且萃取后的富铜液符合电积要求;刘维[4]采用Me(Ⅱ)-NH4Cl-NH3-H2O(MACA)浸出体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