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204条信息,每页显示10条信息,共21页。用时:0小时0分0秒343毫秒
原位扩散反应制备细TaC颗粒的研究李成晨,宋珂许昌许继风电科技有限公司摘 要:以废钽料为原料,高碳铁为碳载体,利用熔炼过程的固液扩散反应结合酸洗工艺生产细TaC颗粒,并通过XRD,SEM对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熔炼保温过程中C原子与钽料发生扩散反应,于α-Fe基体中生成TaC颗粒;TaC/Fe复合体经酸洗,粉碎和球磨后,可获得粒度约为1μm的细TaC颗粒.关键词:细TaC颗粒;废钽料;高碳铁;熔炼;保温;酸洗;......
液相先躯体添加纳米活性炭制备纳米TaC粉末马明亮,沈卫平,王青云,葛昌纯北京科技大学摘 要:报道了一种向液相先躯体添加纳米活性炭来制备纳米TaC粉末的新方法.使用XRD和场发射扫描电镜来分析试样经不同温度和保温时间处理后的产物物相,结晶状态,微观形貌.结果表明,在温度1000℃,保温时间4h时就有少量TaC生成;而在温度1300℃,保温时间0.5h时可以生成不含Ta2O5的纳米TaC粉末,TaC为面心立方相.纳米活性炭在用液相先驱体制备纳米TaC粉末的过程中,可以降低反应温度,促进反应进行,并可使产物TaC形成纳米颗粒.关键词:纳米TaC粉末;液相先躯体;纳米活性炭的作用;......
TaC粉末/涂层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 黄伯云1,闫志巧1,熊翔1,肖鹏1 (1.中南大学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沙,410083) 摘要:TaC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抗烧蚀涂层材料.评述了近年来TaC粉末/涂层制备技术的研究和进展,简要总结了现有TaC粉末/涂层的制备技术,包括固相法,气相法和液相法等,讨论了各种制备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其优缺点,介绍了国内TaC改性C/C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提出了TaC用于C/C复合材料涂层时,其制备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预测了TaC涂层在高温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 关键词:抗烧蚀; TaC粉末/涂层; C/C复合材料; C/C-TaC复合材料;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 ......
......
TaC陶瓷的强化烧结曾玉林,熊翔,李国栋,陈招科摘 要:为探索开发低成本TaC陶瓷强化烧结制备工艺,以C,Ta和TaC粉末为原料,经成形,常压烧结制备出TaC陶瓷.结果表明:以C与Ta单质粉末为原料反应烧结时,发生自蔓延反应,产物疏松多孔,不能获得致密TaC陶瓷;纯TaC粉末在2 100℃烧结时为多孔烧结体,相对密度约为78%,孔隙大,量多且相互连通;采用添加少量C与Ta粉末强化烧结TaC坯体时,在2 100~2 300℃可以制备相对密度为91%以上的TaC无裂纹陶瓷;随强化烧结温度提高以及C,Ta粉末添加量的增加,陶瓷晶粒变粗,致密度提高.讨论了添加少量C与Ta粉末在TaC陶瓷烧结过程中的强化烧结机理.关键词:TaC;强化烧结;多孔陶瓷;显微结构;自蔓延反应;......
TAC黑SLH(ブラック-415)铝阳极氧化膜染色徐捷政协荆门市委员会办公室摘 要:文章介绍了一种黑色铝阳极氧化染料的应用,分析了影响染色的主要因素.关键词:TAC黑SLH;氧化膜;染色;......
热压烧结TaC陶瓷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抗腐蚀性能吕绪明,马贤,王丁丁,罗立平,陈磊,王玉金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特种陶瓷研究所摘 要:采用热压烧结工艺制备TaC陶瓷材料,研究了烧结温度对材料的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采用包覆法进行TaC陶瓷材料的抗熔融铈腐蚀试验,利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腐蚀后的性能进行表征,揭示材料的腐蚀机理.结果表明:随烧结温度的升高,TaC陶瓷材料的致密度和力学性能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当烧结温度达到2 100℃时,致密度达到了98.29%,力学性能也达到最佳.TaC陶瓷材料在1 400℃下抗熔融铈腐蚀试验中,随腐蚀时间的延长,腐蚀速率逐渐下降,在腐蚀时间为10 h时速率降至0.65μm/h.TaC陶瓷材料腐蚀后,物相没有变化,腐蚀机理由初始阶......
Ta-C化合反应生成TaC的过程 黄伯云1,闫志巧1,李江鸿1,肖鹏1,熊翔1 (1.中南大学粉末冶金研究院,湖南,长沙,410083) 摘要:研究了Ta-C化合反应生成TaC的过程.热力学计算结果表明,Ta-C反应受动力学过程控制,反应初期易生成中间相的Ta2C.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Ta-C反应过程符合缩核反应模型,C的扩散为反应的控制步骤.首先,C向Ta中扩散形成间隙固溶体,进一步转变为Ta2C相,C过量时最终形成TaC.树脂炭和热解炭与Ta粉经1800℃反应后,均生成晶粒细小,结晶度高,呈多边形状的致密TaC层.炭纤维和Ta粉2300℃热处理实验表明,由于发生了C向Ta中扩散而生成TaC. 关键词:TaC; 热力学; 动力学; 扩散; 缩核反应;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 ......
Ta-C化合反应生成TaC的过程 黄伯云1,闫志巧1,李江鸿1,肖鹏1,熊翔1 (1.中南大学粉末冶金研究院,湖南,长沙,410083) 摘要:研究了Ta-C化合反应生成TaC的过程.热力学计算结果表明,Ta-C反应受动力学过程控制,反应初期易生成中间相的Ta2C.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Ta-C反应过程符合缩核反应模型,C的扩散为反应的控制步骤.首先,C向Ta中扩散形成间隙固溶体,进一步转变为Ta2C相,C过量时最终形成TaC.树脂炭和热解炭与Ta粉经1800℃反应后,均生成晶粒细小,结晶度高,呈多边形状的致密TaC层.炭纤维和Ta粉2300℃热处理实验表明,由于发生了C向Ta中扩散而生成TaC. 关键词:TaC; 热力学; 动力学; 扩散; 缩核反应;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 ......
文章编号: 1004-0609(2005)04-0565 -07 温度对CVD-TaC涂层组成, 形貌与结构的影响 李国栋1, 2, 熊翔1, 黄伯云1 (1. 中南大学 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 长沙 410083;2. 襄樊学院 无机非金属材料室, 襄樊 441003) 摘要: 利用TaCl5-C3H6-H2-Ar反应体系, 用化学气相沉积法(CVD)成功地在C/C复合材料表面沉积TaC涂层及C-TaC复合涂层. 研究了温度对TaC涂层的相组成和表面形貌的影响以及CVD-TaC涂层的沉积机理. 结果表明: 在1373~1673K温度范围内能够在C/C复合材料表面制备碳化钽涂层, 它由TaC和游离碳组成. 提高沉积温度和H2/C3H6的流量比, TaC涂层中游离碳的含量减少; 随着沉积温度的升高, TaC涂层的颗粒尺寸增大, 均匀程度下降; 在1573K时颗粒间出现明显的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