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1855条信息,每页显示10条信息,共186页。用时:0小时0分0秒229毫秒
{225}f片状马氏体宏观点阵变形特征的AFM观察与定量分析 林晓娉1,谷南驹1,马晓丽1,王晓东1,董允1 (1.河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300130) 摘要: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对Fe-8Cr-1C合金{225}f马氏体的宏观形状应变特征进行了观察与定量分析.结果表明:{225}f片状马氏体宏观形状应变特征表现出与{3 10 15}f全孪晶马氏体不同的特征.{3 10 15}f全孪晶马氏体表面浮凸呈规则的"N"或""型;而{225}f片状马氏体表面浮凸呈不规则"N"型,其"浮凸群"既有均匀切变的特征,又有沿基面堆垛长大的痕迹,其浮凸高度,浮凸角远低于{3 10 15}f马氏体. 关键词:原子力显微镜(AFM); 表面浮凸; 不变平面应变; 浮凸角;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 ......
AFM探针热磁写入中薄膜温度场的有限元模拟 林更琪1,晋芳1,鄢俊兵1,李佐宜1,董凯锋1 (1.华中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系,湖北武汉,430074) 摘要:针对光磁混合记录中微区热磁写入方式,提出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内的显微探针将激光热源导入磁性薄膜,并采用有限元方法对TbFeCo磁性薄膜温度场进行模拟.模拟结果表明:磁性薄膜中,高于居里温度的区域范围与原子力探针针尖直径,薄膜厚度,激光能量之间存在紧密的关系.高于居里温度的区域范围随针尖直径呈线性增大,随薄膜厚度的增高而减小,在薄膜厚度超过15nm后趋于稳定. 关键词:AFM探针; 磁性薄膜; 有限元; 温度场;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 ......
硬玉塑性变形的AFM特征 赖兴运1,郭颖1 (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摘要: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对缅甸硬玉进行表面观察,研究其纳米级范围内矿物晶体的超显微结构及构造特征,探讨其形成的动态过程和物理化学等外部条件.结果发现在缅甸硬玉表面存在大量残余变形现象,尤其是以典型的扭折带,亚晶粒,晶粒扭曲结构为特征,反映了硬玉晶体内聚集了大量的位错.这些现象表明硬玉在其结晶之后曾在高压及较高温的地壳深处经历了强烈的塑性变形过程,它们与地表或近地表低温,低压条件下形成的以脆性破裂为主的变形方式有本质的差别.硬玉中大量的塑性变形现象表明了它是在比较复杂的动态地质环境中形成的,深部的这种复杂变形作用使得缅甸硬玉有别于世界上其它地方的硬玉,其独特的地质形成过程造就了本区为世界上典型的也是最大的翡翠矿床. 关键词:硬玉; 塑性变形; 扭折带; 亚晶粒;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 ......
高磷Ni-P镀层的AFM表征及耐蚀性 李志祯1,卫英慧1,杨丽景1,侯利锋1 (1.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太原,030024) 摘要:化学镀Ni-P二元合金镀层的耐蚀性与其组织结构,表面形态密切相关.实验获得磷质量分数11.54%的高磷镀层,镀态下为非晶态结构.300℃热处理后开始晶化,并在400℃热处理时完全晶化,镀层由非晶态的Ni相转变为Ni3P+Ni混合稳定相.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对镀层表面观察发现,不同热处理下的镀层合金表面形态差别很大.形态的差异对镀层合金的耐蚀性有影响,特别是400℃热处理后,由于表面"纳米植被"的覆盖使得此时镀层合金的耐蚀性最优异. 关键词:化学镀; 原子力显微镜; 晶化; 耐蚀性;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 ......
基于AFM力曲线的纳米梁厚度的非破坏测量方法 傅星1,栗大超1,胡小唐1,徐临燕1 (1.天津大学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300072) 摘要:本文阐述了基于原子力显微镜(AFM)的弯曲测试测量纳米梁厚度的理论和方法,并界定了基于AFM的厚度测量方法的适用条件,对基于AFM的厚度测量的两个典型应用进行了介绍.对硅纳米梁进行了厚度测量,并进行了重复性实验,梁的平均测量度为160.36nm. 关键词:纳机电系统; 纳米梁; 厚度测量; AFM; 弯曲测试;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 ......
温度对PTCDA结构形貌影响的Raman和AFM分析 张福甲1,欧谷平1,李建丰1,张桂铃1,孙硕1,苏庆1,胥超1 (1.兰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甘肃,兰州,730000;2.湖南科技大学,物理学院,湖南,湘潭,411201) 摘要:通过真空蒸发将PTCDA淀积在p-Si(100)面.采用Raman光谱,AFM分别研究了衬底温度对于PTCDA分子结构和表面形貌的影响,进而完善了p-Si基PTCDA薄膜的生长机制. 关键词:PTCDA/p-Si; Raman光谱; AFM; 衬底温度;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 ......
基于AFM推动的纳米棒建模与操作吴成东1,侯静1,2,董再励3,李孟歆21. 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2. 沈阳建筑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3.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摘 要:研究了AFM推动作用下纳米棒的运动情况,引入了与速度相关的黏滞摩擦力,建立了纳米棒体的运动学模型.在运动学模型的基础上,针对AFM单探针及纳米环境操作不确定性问题,对AFM探针操作参数的设置进行了讨论,提出了虚拟纳米手Z字形稳定操作策略.仿真及实验结果表明:纳米棒的运动学模型能够实时预测推动操作后棒体的瞬心位置,虚拟纳米手Z字形操作策略能够将棒体的位置误差限制在规定误差范围内,实现了纳米棒的稳定,定姿态操作.关键词:AFM;纳米棒;运动学模型;纳米操作;纳米手操作策略;......
γ(fcc)→α(bcc)马氏体相变表面浮凸的AFM观察与定量分析 林晓娉1,张勇1,谷南驹1,马晓丽1,孟昭伟1 (1.河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天津,300130) 摘要: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及扫描电镜(SEM)观察并定量分析了γ(fcc)→α(bcc)马氏体相变的表面浮凸.结果表明:{259},马氏体表面浮凸为双倾动,帐篷(∧)型,{557}r马氏体的表面浮凸为"孤立岛状"浮凸群,{225}r马氏体表面浮凸为具有层状结构的"三角形"浮凸群;{259}r马氏体表面浮凸的宽度,高度及浮凸角度均大于{225}f马氏体"三角形"浮凸群,{557}f马氏体表面浮凸群的高度最小,其浮凸角也最小. 关键词:表面浮凸; 浮凸角; 原子力显微镜(AFM); 扫描电镜;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 ......
AFM技术在微生物腐蚀研究中的应用 阎永贵1,林晶1,王军1,陈光章1 (1.海洋腐蚀与防护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青岛,266071;2.哈尔滨工程大学,机电学院,哈尔滨,150001;3.哈尔滨商业大学,轻工学院,哈尔滨,154001) 摘要:介绍了原子力显微镜(AFM)的工作原理,操作模式以及在微生物腐蚀研究中的应用,包括原位观察细菌和微生物膜形貌,测量力-距离曲线研究微生物在材料表面的粘附力,测量材料表面电位的不同得知生物膜厚度和腐蚀程度.同时还介绍了电化学原子力显微镜的应用. 关键词:原子力显微镜; 原位观察; 微生物腐蚀; 电化学原子力显微镜;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 ......
ZTS晶体缺陷的实时AFM观测曹亚超1,李明伟1,潘翠连2,程旻1,宋洁11. 重庆大学低品位能源利用技术及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摘 要: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对硫脲硫酸锌(ZTS)(100)面的生长过程进行实时观测研究,发现晶体表面凹陷及杂质对台阶推移的阻碍作用均有可能导致凹坑的出现;大台阶对凹坑和杂质的覆盖是包裹体产生的重要原因.首次观察到杂质分界点现象,不可移动杂质的存在不会终止台阶的推移.关键词:ZTS晶体;AFM;凹坑;杂质分界点;包裹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