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677条信息,每页显示10条信息,共68页。用时:0小时0分0秒128毫秒
......
贵州磷块岩主要物质成分特征探讨 张杰1,陈代良1,陈吉艳1 (1.贵州大学资环学院,贵阳,550003) 摘要: 1.贵州磷块岩地质背景贵州主要磷块岩形成时期大致分为两大成矿时期,及新元古末陡山沱期和早寒武世梅树村早期.分属中国重要的两个成磷时期.形成的磷块岩分属黔中成矿域含磷岩系和黔西北早寒武世杨子成矿域含磷岩系.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 ......
有机凝胶先驱体转化法制备CoNi合金微细纤维 曹凯1,沈湘黔1,张春野1,景茂祥1 (1.江苏大学材料学院,江苏,镇江,212013) 摘要:本文以柠檬酸和金属盐为原料,采用有机凝胶先驱体转化法成功制备了CoNi合金微细纤维.通过FTIR,XRD,TG/DSC和SEM对纤维先躯体凝胶的结构,物相组成,热分解过程及热处理后产物的形貌进行了表 征.结果表明,在凝胶形成过程中金属离子可单齿配位于柠檬酸根阴离子,并形成线性分子结构,使凝胶有较好的可纺性;先驱体纤维经650℃氢气还原1小时后形成了晶粒细小,直径可以小于1μm,长度可达1m的均匀铁磁性CoNi合金微细纤维.CoNi合金微细纤维可用于先进聚合物基电磁屏蔽复合材料的填料和雷达吸波材料. 关键词:CoNi合金纤维; 有机凝胶先驱体转化法; 可纺性; 热还原;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 ......
石墨-FeNi核-壳结构复合微球的制备 李旺兴1,沈湘黔2,陈栋2,李东红2,景茂祥2 (1.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郑州研究院,河南,郑州,450041;2.江苏大学,江苏,镇江,212013) 摘要:以硫酸亚铁,硫酸镍,碳酸钠和石墨微球为主要原料,利用非均相成核工艺制备出水合氧化铁和碱式碳酸镍均匀包覆石墨的前驱体微球;通过对前驱体进行热还原处理得到了晶粒约为50 nm的γ-FeNi合金颗粒层包覆石墨的产物微球.利用SEM,EDS,XRD对前驱体和产物的形貌,成分,物相分别进行了表征,并利用TG/DSC对前驱体热分解过程进行了分析.通过研究,得出了制备这种核-壳结构复合微球的优化工艺参数. 关键词:石墨微球; 铁镍; 非均相成核; 核-壳结构;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 ......
有机凝胶-热分解法制备MgO,Al2O3,MgAl2O4微细纤维 曹凯1,沈湘黔1,张春野1,景茂祥1 (1.江苏大学材料学院,江苏,镇江,212013) 摘要:以柠檬酸,乳酸及金属盐为原料,采用有机凝胶-热分解法制备了微细氧化镁,α氧化铝和尖晶石结构铝酸镁纤维.所得纤维结构致密,晶粒细小,直径可小于1 μm,长径比大.通过FTIR,XRD,DSC及SEM对纤维前驱体凝胶的结构,热分解过程及热处理产物的形貌进行了表征.凝胶的可纺性与组成凝胶的羧酸盐分子结构,羧酸和金属离子的摩尔比等因素有关.柠檬酸和乳酸中的羧基分别以单齿配位于Mg2+和Al3+可能形成线性分子[(C6H6O7)2Mg3],[(C3H5O3)3Al]和[(C6H6O7)4MgAl2],由这些线性分子组成的凝胶显示出了良好的可纺性. 关键词:有机凝胶-热分解法; 氧化镁纤维; 氧化铝纤维; 铝酸镁纤维; 可纺性......
......
Co含量对轻质微波吸收剂C/Co纳米纤维吸波性能的影响张雪珂1,向军1,吴志鹏1,刘敏1,沈湘黔21. 江苏科技大学数理学院2. 江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摘 要:采用静电纺丝法结合热处理制备了一种可应用于218 GHz频段的高性能轻质微波吸收剂C/Co纳米纤维,详细研究了金属Co含量对纳米纤维的电磁特性及微波吸收性能的影响.相对于纯碳纳米纤维,C/Co纳米纤维的微波吸收性能得到显著加强,其主要吸波机制仍是介电损耗.随着Co含量的增加,C/Co纳米纤维的电磁衰减能力逐渐下降,而微波吸收却先增强后减弱,含37.8wt%Co的C/Co-5纳米纤维因金属Co粒子和纳米碳纤维的良好结合与协同效应,以及纤维中特殊的Co粒子@石墨核壳结构所带来的良好阻抗匹配与足够高的电磁衰减能力而表现出最好的吸波性能.模拟计算结......
有机凝胶法制备微细纤维的研究 沈湘黔1,王涛平1,周建新1,景茂祥1 (1.江苏大学材料学院,镇江,212013) 摘要:以柠檬酸,乳酸及金属盐为原料,采用有机凝胶法制备了微细金属镍纤维,氧化铝纤维和氧化镁纤维.纤维的直径可以<1μm,组成纤维的晶粒在100nm以下.通过FTIR,XRD,DSC和SEM对纤维前驱体凝胶的结构,热分解过程及热处理产物的形貌进行了表征,并对其形貌的可控性进行了初步探索.试验结果表明有机凝胶法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微细纳米结构纤维制备方法. 关键词:有机凝胶法; 金属镍纤维; 氧化铝纤维; 氧化镁纤维;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 ......
溶胶-凝胶法制备超细氧化镁陶瓷纤维 沈湘黔1,王涛平1,张春野1,景茂祥1 (1.江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镇江,212013) 摘要:以碱式碳酸镁和柠檬酸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成功制得超细氧化镁陶瓷纤维,并应用红外光谱仪(FTIR)分析了胶体的形成;应用DSC分析了凝胶前驱体的热处理过程;通过XRD,SEM分析和观察了凝胶前驱体纤维及其于450℃热处理后所得到的超细氧化镁陶瓷纤维的形貌和结构.结果表明:凝胶的可纺性主要受合成反应溶液中柠檬酸与镁离子物质的量比,溶液的pH值及搅拌时间的影响,在柠檬酸与镁离子的物质的量比为2,溶液的pH值在4.0~5.0,搅拌时间为16~18 h的条件下,制得的凝胶具有较好的可纺性;凝胶的热分解经历脱水,分解及氧化镁的形成3个阶段,前驱体凝胶纤维经450℃保温0.5 h处理后,可得到直径均匀,表面光滑,致密的超细氧化镁陶瓷纤维,其直径可在1 μm......
黔西上二叠统玄武岩组上部凝灰岩层发现黄铜矿化 常向阳1,朱炳泉1,张正伟2,胡耀国1 (1.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40;2.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州,贵阳,550002) 摘要: 近来,我们在承担有关基金项目过程中,根据地球化学急变带成矿的分带规律,有针对性地在滇黔边界的构造隐性地球化学急变带开展铜,镍,铂,钯异常区的找矿工作.通过野外观察,我们发现了很富的层控型黑铜矿矿化现象和广泛的自然铜矿化点.对此,我们已经作了相关报道(朱炳泉等,2002).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