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18955条信息,每页显示10条信息,共1896页。用时:0小时0分1秒82毫秒
和易燃性限制了其应用.本文详细介绍了镁合金在空气中高温氧化与燃烧的基本原理以及镁合金高温氧化的影响因素;总结了镁合金高温氧化与阻燃研究进展,包括目前已提出的镁合金抗氧化模型理论,与Ca,Be,Sr和稀土等元素合金化的镁合金阻燃机理;提出了阻燃镁合金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并指出其可能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镁合金;成分;组织;高温氧化;阻燃 文章编号:1004-0609(2021...氧化的特殊过程,是剧烈的氧化行为[10].为了提高镁合金抗氧化能力,与其他元素合金化成为人们的研究重点.研究表明,合金化是提高镁合金燃点和抗氧化性特别是在高温下抗氧化性的一种有效方法[11-14].目前,用于镁合金阻燃的元素有Ca,Be,Sr和稀土元素[14-16].本文详细阐述了镁合金的高温氧化过程,重点总结了有关镁合金阻燃的研究进展,包括镁合金现有的阻燃模型和各阻燃元素的阻燃机理. 1......
植物中提取的天然大分子都具有良好的凝胶特性,即加热时溶解,冷却时形成凝胶.它们已在食品,医药,精细化工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琼脂糖,明胶及琼胶的凝胶变化特性也被成功用于凝胶注模成型过程.选择天然凝胶大分子作凝胶剂是陶瓷原位凝固胶态成型技术的一个环保,可行的发展方向. OLHERO等[27]研究了琼脂和半乳干露聚糖凝胶能力的协同作用,发现两者能够形成很强的凝胶,可以得到密度较高的坯体.谢志鹏...<Tgel 3 凝胶注模成型技术的应用 3.1 在粗粒度粉体中的应用 在凝胶注模成型技术的开发初期,许多研究工作的重点是采用亚微米及微米级(<10 μm)的陶瓷粉末原料制备精细陶瓷和复杂形状的陶瓷部件,后来发展到用粒径分布宽的粗颗粒体系(10~1 000 μm)陶瓷和高级耐火材料[42?44]. YI等[42?43]研究了粗颗粒陶瓷的凝胶注模成形工艺,采用粒度为350......
果表明,减小纳米颗粒的直径可以明显提高材料的倍率性能.最近,PAN等[105]将Li3V2(PO4)3的前驱体溶液渗入具有很多细孔的多孔炭材料中,合成了颗粒尺寸小于50 nm 的Li3V2(PO4)3/C 纳米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具有极优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这是因为纳米尺寸颗粒有效地降低了Li+离子扩散所需要经过的距离,与多孔导电炭基体的接触紧密提高了电子传输的能力.导电炭的多孔结构为电解液的......
,从细观角度分析了不同深度或受不同静压力的岩石巷道在动力扰动下的破坏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当巷道埋深较大时,越来越接近临界稳定状态,较小的扰动便可以导致裂纹的大规模瞬时动力扩展,诱发巷道的失稳破坏,并伴随着应变能的高速释放.深部巷道所受静压较大,在动力扰动下比浅部巷道更易发生失稳破坏. 2.3 高应力硬岩开挖中的能量释放与有序调控 岩石作为地质运动的产物,内部存在大量的晶界,位错,孔...术体系. 3 结论 深部开采将会是金属矿山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未来趋势.本文作者分析了深部开采中矿岩的赋存条件,岩性特征和开采工艺.在此基础上明确提出金属矿硬岩深部开采的力学特征属于动静组合作用模式.并根据动静组合作用的力学模式,通过室内动静组合加载试验验证了深部硬岩的岩爆发生机制,并对深部开采中爆破引发的矿震及巷道失稳现象,高应力硬岩开挖能量释放与有序调控进行了详细分析.理论分析,实......
力学 合金化是常规的材料设计思路.对于镁,添加合金元素后往往可以通过时效析出强化大大提高合金强度.其时效析出强化的主要思路和过程是[2, 11]:1) 在α-Mg单相区采用较高温度对合金进行固溶处理,使合金元素基本固溶到Mg基体中;2) 固溶后淬火使合金快速冷却,合金元素来不及析出依然固溶于基体中形成过饱和固溶体(S.S.S.S.);3) 后续在较低温度进行人工时效使过饱和Mg基体中析出细小均匀分...整合金的微观结构(析出相)与宏观性能(硬度,强度,塑性等)的目的. Mg-RE合金大多具有显著的时效析出过程,即在一定的时效温度下,合金硬度都有所升高,到达峰值后再下降,即所谓欠时效→峰时效→过时效.但对于不同合金元素组成的二元或多元合金,这一过程仍有些细微的差别.对二元Mg-RE合金而言,大致可分为Mg-Ce(La-Eu等轻稀土元素)和Mg-Y(Gd-Lu和Y等重稀土元素)为代表的两组(见图1......
陶瓷化机理进行了相关研究. 1.3 反应熔体熔渗法 反应熔体熔渗法(RMI)是指在一定的气氛下熔融金属(Si,Zr等)通过毛细管作用浸入多孔C/C预制体中并与气氛或基体炭反应生成陶瓷基复合材料的方法.RMI法具有设备简单,制备周期短,成本低,残余孔隙率低(2%~5%)以及可以近净成形的优点,极具市场竞争力[38].但是,通过RMI法制备的C/C复合材料会对纤维造成一定的损伤,降低了纤维...膜,且细颗粒陶瓷的抗烧蚀性能优于大颗粒陶瓷的烧蚀性能.GAO等[17]研究了添加ZrB2以及ZrB2-SiC后的氧化机制,认为添加ZrB2-SiC后的抗氧化能力优于只添加ZrB2的性能.ZHAO等[45]研究了ZrC-30%SiC(体积分数)复合材料从低温到超高温的抗氧化性能.黄向东等[46]研究了不同炭纤维含量对Cf/TiC/Cu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认为在Ti含量不变的情况下,炭纤维质量分数增加......
凹坑加速了热铝的化学腐蚀磨损.等[24]采用气体渗氮和复合涂层两种技术对H13挤压模进行表面渗氮.其中复合涂层技术H13钢先离子氮化处理再进行PVD沉积CrN涂层.结果表明模具钢采用复合涂层后使用寿命是气体渗氮的5倍以上.大量细小的CrN晶粒提高了模具钢的耐磨和耐腐蚀性.龚刚等[25]对H13挤压模具钢在540~560 ℃离子渗氮8 h后再在550 ℃下低温盐浴复合渗铬6 h,复合渗铬层主要是由...结合,组织细密,无孔隙.陈慧敏等[27]采用真空粉末烧结法在H13模具钢表面获得了深度为1~3 mm的三元硼化物(Mo2FeB2)基金属陶瓷覆层,覆层和钢基体通过 Fe,B,Cr,Ni等相互扩散渗透牢固结合,硬度达到1200 HV,使钢表面耐磨性能大幅度提高. 表面化学热处理工艺中,普通渗氮应用最为广泛,成本低,可靠性高;与普通渗氮相比,多元共渗和复合处理的效果最好,渗层比较深;离子注入可提高表面......
易于快速水解[42],形成氧化钒纳米颗粒.由于V-O键在a和b方向生长速度不同,通过羟连作用沿着H2O-V-OH方向生长速率更快,在b方向形成链结构;通过氧连作用沿着HO-V-OH生长速度较慢,在a方向形成多链结构.在小链的聚合过程中,氧连作用使得颗粒变大变厚;同时,羟连作用依然存在,细长的线状颗粒通过部分氧连作用聚集成簇.随着反应时间增加,当片状颗粒逐渐长大到一定尺寸时,该颗粒表面可作为形成新的......
至岩心中.结果表明,当岩心被悬浮在没有使用过的培养基中的无活性细菌驱替时,油水界面张力降低幅度最高,导致油水界面张力从54.3×10-3 N/m降低至8.7×10-3 N/m.GUDINA[13]从油水样品中分离出58种菌株,并将分离的菌株放置在pH=7.0培养液中培养繁殖.这些菌株中仅有5株菌种(证明是枯草芽孢杆菌)能在40℃下,厌氧条件下产生胞外生物表面活性剂,其中最佳的3种菌株能将油水界面张...及温度,pH对表面活性剂的稳定性影响.结果表明:在高矿化条件下,该生物表面活性剂可以保持较好的乳化活性,可耐受90℃的高温,且在pH=6.0~11.0时,有较强的活性. 1.2 生物聚合物增加水相黏度 微生物代谢产生的众多产物中包括一种生物聚合物,这些生物聚合物大多为多糖,能起到增强细胞黏附和保护细菌细胞免受干燥和捕食的作用[17].如黄原胶,通常作为增稠剂被使用,它们可以通过增加水相黏度来扩大波......
响规律及影响机理,详细论述了微合金化元素Zr,Mn,Mg,Ag,Zn,稀土和In等对Al-Cu-Li系铝锂合金力学性能,耐腐蚀性能及微观组织包括再结晶,时效析出相类型与分布密度的影响.结合笔者课题组研究结果,提出了高强铝锂合金及耐腐蚀铝锂合金两种类型铝锂合金的成分设计思路. 关键词:铝锂合金;合金化;微合金化;力学性能;腐蚀;微观组织 文章编号:1004-0609(2021)-02-0258-22...0.07%(摩尔分数).铝合金中添加Zr含量通常为0.05%~0.16% (质量分数),凝固时可形成 Al3Zr初生相粒子,在385~535 ℃退火过程中也可能形成Al3Zr弥散相粒子[34].Al3Zr粒子与铝基体共格,对铝锂合金晶粒组织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660.8 ℃时通过Al3Zr+L(Al)包晶转变,Al3Zr初生相粒子可以作为凝固形核点,提高凝固形核密度,细化铝锂合金铸态晶粒组织;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