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34079条信息,每页显示10条信息,共3408页。用时:0小时0分0秒273毫秒
钛片上直接生长Ni(OH)2纳米片阵列及其对葡萄糖的电化学检测戴高鹏1,2,鲁攀1,刘素芹1,梁英1,3,刘华俊11. 湖北文理学院2.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3. 中南民族大学催化材料科学国家民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摘 要:通过将钛片在含镍溶液中水热处理,在钛基体上直接生长Ni(OH)2纳米片阵列,并用于电化学检测葡萄糖.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研究了Ni(OH)2纳米片/钛片在NaOH溶液中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该电极对葡萄糖的氧化具有良好的电催化作用,它对葡萄糖响应的线性范围为4.5×10-5~1.05×10-3mol/L,检出限为5μmol/L(S/N=3).关键词:Ni(OH)2;纳米片阵列;葡萄糖;......
阳极弧等离子体制备镍纳米粉的性能表征 乔宏霞1,王青1,冯旺军1,闫鹏勋2,魏智强1,戴剑锋1 (1.兰州理工大学,甘肃,兰州,730050;2.兰州大学,甘肃,兰州,730000) 摘要:采用阳极弧放电等离子体方法成功制备了高纯镍纳米粉末;利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选区电子衍射(SAED),BET吸附法测试手段对试样的成分,形貌,晶体结构,比表面积,粒度及其分布进行性能表征,并采用元素分析仪测定C,H,N含量,采用X射线能量色散分析谱仪(EDS)测定试样所含的元素及其相对含量,用红外吸收光谱(FT-1R)对结构组成进行定性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本法所制备的镍纳米粉末的晶体结构与相应的块体材料基本相同,为fcc结构的晶态,平均粒径为47 nm,粒度范围分布在20 nm~70 nm,呈规则的球形链状分布,比表面积为14.23 m2/g,试样纯度高且具有很强吸附......
降低镍精矿中氧化镁含量的研究与应用王景旭,李长贵,耿隽蒿,汪景歧摘 要:本文介绍了采用组合抑制剂AB降低镍精矿中MgO含量的试验指标及机理.试验结果表明 ,该药剂对含Mg硅酸盐矿物有特殊的抑制效果 ,而且选择性强 ,对Ni硫化矿基本上无抑制作用 ,对矿泥的分散效果亦较好.关键词:镍精矿;MgO;抑制剂AB;......
采用含镍溶液吸收硫化氢尾气的试验研究韦旭甜,谢彦,刘登祥中信大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大新锰矿分公司摘 要:以红土镍矿焙烧料酸浸后的含镍溶液为吸收液,采用化学沉淀法对浸出过程中释放的有毒尾气硫化氢进行吸收处理.考察了硫化氢尾气流量,入口H2S浓度,吸收液初始Ni浓度,pH值,体积对脱硫效率的影响,确定出最佳工艺参数.该方法实现了去除低浓度硫化氢尾气及富集镍的双重目的.关键词:红土镍矿;焙烧;硫化氢;硫酸镍;吸收;......
AlN添加对原WC-Ni-Co-Cr合金性能和组织结构的影响汪巍1,2,伍文辉1,2,方晴1,21. 硬质合金国家重点实验室2. 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有限公司摘 要:采用粉末冶金制备技术,在原WC-Ni-Co-Cr合金材质的基础上,以Al N的形式加入少量Al,部分替代合金中的Cr.结果表明:添加Al的WC-Ni-Co-Al-Cr合金粘结相中,原位生成金属间化合物γ’相(Ni,Co)3Al,使合金抗弯强度和硬度明显提高,但Al以Al N的形式加入,使得烧结过程变得相当复杂,Al N在高温下,分解逸出N,造成合金中碳的损失,引起合金钴磁下降.脱N过程的失C,将成为WC-Ni-Co-Al-Cr合金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关键词:粉末冶金;镍基粘结剂;(Ni,Co)3Al;......
,逐渐转变成筏形组织.蠕变后期位错切入,γ''相,是合金变形的主要方式. 关键词:[011]取向镍基单晶合金; 拉伸蠕变; 位错; [011] orientated Ni base single crystal; tensile crcep; dislocation;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 ...[011]取向镍基单晶合金蠕变特征 金涛1,胡壮麒1,水丽1 (1.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沈阳,110016;2.沈阳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沈阳,110168) 摘要:研究了一种[011]取向镍基单晶合金的拉伸蠕变特征及其变形期问的微观组织结构.结果表明:在750℃/680 MPa条件下,合金的初期蠕变和稳态蠕变速率相对较高,蠕变寿命较短.TEM观察显示,蠕变期间的变形特征是1/20......
℃,还原时间为30 min,SiO2-MgO-CaO三元渣系中CaO的质量分数为15%,球团直径为30 mm时,采用石墨坩埚,可以得到Ni质量分数为11.53%,Fe质量分数为84.16%的镍珠铁,此时,Ni的回收率可以达到98.59%,Fe的回收率为73.27%. 关键词:红土镍矿;半熔融还原;镍珠铁 中图分类号:TF64  ...%,而Fe的回收率小于60%.因此要达到这个目标,只能采用选择性还原,通过控制配碳量降低Fe的金属化率.本文在研究还原温度,炉渣成分,耐火材料,球团直径及还原剂种类对生产镍珠铁的影响时,配碳的原则是保证Ni完全被还原,理论上60%的Fe被还原成金属铁,剩余40%以FeO的形式存在于渣中,此时对应的碳氧比为0.76. 图2 还原炉示意图 Fig. 2 Schematic......
表面机械研磨辅助镍在纯镁表面扩散行为李宝东1,延欢欢1,侯利锋1,卫英慧1,2,郭春丽1,杜华云11. 太原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 吕梁学院材料学系摘 要:利用表面机械研磨(SMAT)后表层高扩散性,在纯镁SMAT处理过程中添加Ni粉,研究在剧烈塑形变形和机械应力同时作用下,Ni元素在镁中的扩散行为...,缺陷增多和体系反应激活能的降低有关;晶粒的细化和化合物的析出显著提高表面硬度,但其使材料的耐腐蚀性降低.关键词:纯镁;镍;表面机械研磨;扩散;......
溶液pH控制合成Ni(OH)2花状微球 王志宏1,韦奇1,李群艳1,王汝娜1,娄载亮1 (1.北京工业大学,北京,100124) 摘要:以氢氟酸为溶液中镍离子配位剂,然后加入氨水,调节溶液pH值的同时,作为镍离子补充配位剂,制备了由纳米片花瓣组成的Ni(OH):花状微球.Ni(OH)2花状微球的晶型和微观结构的调控可以简单通过改变溶液pH值来实现.当溶液在7.5≤pH≤8.8范围时,能够得到大量,均匀的Ni(OH)2花状微球.当溶液在7.5≤pH≤8.0范围时,Ni(OH)2微球为a-Hi(OH)2晶型;当溶液在8.0<pH≤8.8范围时,Ni(OH)2微球为a-Ni(OH)2和β-Ni(OH)2的混合晶型.Ni(OH)2花状微球直径在0.6~1.3μm范围内随溶液pH值的变化而变化.Ni(OH)2花状微球由几十个相互连接的纳米片状花瓣组成.纳米片花瓣厚度约60 nm,长度在80......
镍钴分离新工艺何焕华中国金川集团有限公司摘 要:本工艺使用商业化的萃取剂,利用动力学影响因子,进行协同萃取.它适用于含Ni低,含杂质(如镁和锰)高的浸出液.可用于从钴溶液中分离镍,无须预先净化杂质,如先生产混合氢氧化物沉淀再浸出.该工艺适用于来自红土矿和硫化矿的宽范围含镍钴浸出液,在操作和投资成本上具有优势.对工艺过程举例进行描述,对比现有技术,进行了潜在商业优势的比较.关键词:镍钴分离;协同萃取;动力学;半工业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