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5267条信息,每页显示10条信息,共527页。用时:0小时0分0秒311毫秒
淀粉与丙烯腈接枝共聚引发方法研究进展 张干伟1,童群义1 (1.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江苏,无锡,214036) 摘要:淀粉与丙烯腈进行的接枝共聚反应是一种自由基反应,可以利用各种引发方法引发淀粉形成自由基,而后和丙烯腈进行反应.本文从引发机理,引发效果,以及引发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等各个方面出发,对淀粉与丙烯腈接枝共聚的引发方法做一详细的介绍. 关键词:淀粉; 丙烯腈; 引发; 接枝共聚; 机理;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 ......
退火对齿轮钢枝晶偏析及元素扩散的影响赵宜娜1,陈银莉2,余伟1,王云龙2,范文生21. 北京科技大学工程技术研究院2. 北京科技大学2011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摘 要:为了研究退火工艺对20CrMnTi齿轮钢铸坯的枝晶形貌,合金元素(碳,硅,铬和锰)分布及其扩散的影响,利用光学显微镜(OM)对退火前后铸坯枝晶形貌进形了比较,利用电子探针(EPMA)对元素的分布进行了定量分析,并使用Thermo-Calc软件中的Dictra模块进行了模拟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退火工艺使20CrMnTi齿轮钢铸坯的枝晶形貌显示得更加完整清晰,测量退火后铸坯中的二次枝晶间距为55μm.铸坯中碳元素存在上坡扩散,偏析系数变大,偏析系数变化量?kC为0.666;硅元素存在轻微的上坡扩散,偏析系数变化量?kSi为0.041 5......
文章编号:1004-0609(2011)09-2223-07 枝晶形态逐层引导控制技术 王桂峰, 田宗军, 刘志东, 沈理达, 黄因慧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机电学院,南京 210016) 摘 要:在采用摆动射流电沉积实现枝晶二维可控交织生长的基础上,利用扫描摆动射流电沉积,逐层引导枝晶在扫描方向上交织生长,在不同摆动次数和扫描步进步长时制备三维多孔的金属组织,并对其形态变化进行分析,同时建立枝晶逐层引导生长模型.结果表明:不同摆动次数和步进步长时,枝晶生长形态的变化验证了该枝晶逐层引导生长模型的正确性;摆动次数较小时,相邻枝晶难以对接,交织;摆动次数较大时,相邻枝晶水平交织处的分支较为粗大;随着步进步长的增大,多孔金属组织的孔隙逐渐增大.通过调节各种工艺参数和控制条件,可以方便地实现对多孔金属组织形态的控制. 关键词:多孔金属;枝晶;分形;射流电沉积......
Al-4%Cu凝固过程枝晶生长的数值模拟张敏,徐蔼彦,汪强,李露露西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摘 要:改进了模拟枝晶生长常用的二维元胞自动机和有限差分(CA-FD)模型,新模型引入扰动函数来控制二,三次枝晶的生长;在枝晶生长过程中,将溶质浓度明确地分为液相溶质浓度和固相溶质浓度两部分;并在溶质再分配与扩散过程中采用八邻位差分以减少网格形状导致溶质扩散的各向异性.模拟了Al-4%Cu二元合金过冷熔体中,单个和多个等轴晶沿不同择优方向生长及单方向和多方向柱状树枝晶竞争生长过程中的枝晶形貌,液相溶质浓度和固相溶质浓度分布情况.模拟结果表明:扰动的引入能够促使枝晶产生分支,并控制二,三次枝晶的生长速率;液/固相溶质计算模型能够准确地模拟出枝晶生长过程中液/固相溶质分布;此外改进后的模型实现了枝晶沿任意方向的......
去结晶小麦秸秆接枝共聚物的性质研究郭军1,2,黄劲松2,吴小说2,刘廷国2,方童杨2,汪新21. 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2. 池州学院化学与食品科学系摘 要:为制备出适合农业使用的高吸水保水剂,以小麦秸秆(Wheat straw,WS)为原料,比较了NaOH/Urea,稀硫酸和氨水等溶解秸秆的方法,得到了溶解性较好的小麦秸秆匀相体系,通过向该溶解液中加入丙烯酰胺(Acrylic amide,AM),丙烯酸(Acrylic acid,AA)和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N,N′-methylene bisacrylamide,MBA),借助60 Coγ射线,在室温条件下引发聚合体系的接枝共聚反应,制备出了耐盐型高吸水性树脂.采用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衍射分析仪(XRD)对各......
化学接枝对碳纤维结构及性能的影响张海生1,王源升1,2,任小孟3,臧真娟11. 四川大学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2. 海军工程大学化学与材料系3. 海军医学研究所摘 要:为了提高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界面粘结性能,利用化学接枝法对碳纤维表面进行改性,通过加入引发剂和分步反应等方法,改善了传统化学接枝法反应温度高,时间长的缺点.利用XPS,Raman,SEM,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研究了改性前后碳纤维的结构及其复合材料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碳纤维经过氧化,接枝反应,表面活性官能团的含量和粗糙度增加,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增加.在相同条件下,接枝乙二胺,乙二醇的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分别提高了52.5%和47.9%,相比而言,乙二胺是较为理想的接枝单体.关键词:PAN基碳纤......
电子束预辐照聚乙烯醇纤维接枝丙烯酰胺的研究 马劲松1,王德松1,罗青枝1,李淑敏1 (1.河北科技大学化工系,河北石家庄,050018) 摘要:以较高强度较高模量的聚乙烯醇纤维为接枝基体,丙烯酰胺为接枝单体,研究了高能电子束预辐照接枝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及接枝后纤维的力学性能变化,并对接枝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电子束; 辐照; 聚乙烯醇纤维; 接枝反应; 丙烯酰胺;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 ......
硅烷接枝聚乙烯的加工流变性能 赖有根1,杨晋涛1,钟明强1,项赛飞1 (1.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与材料学院,浙江,杭州,310014) 摘要:采用HAAKE流变仪作为反应器,将不饱和硅烷熔融接枝到低密度聚乙烯(LDPE), 制得硅烷接枝聚乙烯,然后将该接枝料用于毛细管流变测试和熔体流动速率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转速越高,扭矩曲线的峰值越大,达到最高峰的时间越短,并且料温上升也越快.毛细管流变测试表明体系为假塑性流体,表现出典型的切力变稀行为.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大和温度的升高,表观黏度都呈下降趋势.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大,体系的表观黏度对温度的依赖性减小.熔体流动速率(MFR)测试表明,硅烷接枝PE的MFR随引发剂用量的增多而减小,但并非呈线性关系. 关键词:硅烷; 接枝聚乙烯; 流变性能; 熔体流动速率;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 ......
枝状流体网计算机求解新方法彭力,武玉钊,涂序彦,余宝法摘 要:针对枝状流体网的特点,在比较了以往传统计算方法后,提出了一种与常规完全不同的方法,即不采用矩阵或方程组而模仿人的思维过程使用逐点累积的线性方法,大大提高了计算的效率和精度.关键词:枝状流体网;网络建模;计算机求解;逐点累积法;......
不同用量乙烯咔唑接枝聚乙烯的电性能张文龙1,2,高丽平1,戴亚杰1,马振清31. 哈尔滨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 哈尔滨理工大学工程电介质及其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 江苏亨通电力电缆有限公司摘 要:通过熔融法制备了乙烯咔唑(VK)接枝聚乙烯(VK-g-LDPE),研究了不同VK加入量的VK-g....关键词:乙烯咔唑接枝聚乙烯;空间电荷;介电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