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31726条信息,每页显示10条信息,共3173页。用时:0小时0分0秒352毫秒
高炉渣适宜镁铝比分段管控的分析与应用姜鑫1,沈峰满1,韩宏松1,2,龙防1,3,郑海燕1,高强健11. 东北大学冶金学院2. 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3. 安阳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安全处摘 要:为了给现代高炉渣适宜镁铝比(w(MgO)/w(Al2O3))提供理论依据,定性定量地指导高炉操作,针对高炉渣的适宜镁铝比问题展开研究.首先,分析了高炉渣中MgO的必要性,即在现代化大高炉的冶炼条件下,随着高Al2O3外矿用量的增加,炉渣中含有适宜的MgO是必须的.炉渣合理镁铝比可根据Al2O3质量分数不同进行......
高铝钢中钙处理对非金属夹杂物特征的影响王林珠1,李军旗1,杨树峰2,陈朝轶1,金会心11. 贵州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2.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学院摘 要:为了研究高铝钢中钙处理量与夹杂物特征的关系,通过SEM-EDS检测了钢中夹杂物形貌和成分,并结合图像处理软件,体视学等方法统计了夹杂物三维尺寸分布,夹杂物间距和夹杂物分布等参数.结果表明,钙处理高铝钢中夹杂物主要有Al2O3-CaO-(CaS)复合夹杂物和AlN等两类夹杂物.高铝钢中钙质量分数由0.000 4%增加到0.002 4%时,夹杂物的平均尺寸由2.5减......
两相区退火处理含铝中锰钢的组织和力学性能邵成伟1,王俊涛1,赵晓丽2,惠卫军21. 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检测与损伤评价中心2. 北京交通大学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学院摘 要:为了研究两相区退火处理对冷轧含铝中锰钢(0.2C-0.6Si-5Mn-1.2Al)(质量分数,%)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利用SEM,XRD及单轴拉伸等试验方法表征了不同工艺状态后的微观组织及测试了拉伸性能.结果表明,冷轧试验钢在退火过程中组织发生奥氏体逆转变,在退火温度为670℃,退火时间为10min时可获得较佳的力学性能,即抗拉......
LF两步造渣工艺对C82DA钢中硫和铝的影响刘宗辉1,秦凤婷2,任建忠3,朱苗勇11. 东北大学冶金学院2.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冶金化工系3. 河南济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科技管理处摘 要:为了研究工艺对C82DA钢中硫和铝的影响,对帘线钢在LF精炼过程脱硫控铝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精炼碱度的降低脱硫率越来越低,碱度约为1.6时,渣中w((FetO)+(MnO))约为1%,基本达到脱硫的临界值;碱度约为1.2时,随着精炼的进行开始回硫,钢液中w([Als])随着碱度的降低逐渐降低;碱度约为2.2时,w([......
铝镇静钢中非金属夹杂物二维和三维形态差异的试验研究田永华,包燕平,王敏,阮文康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摘 要:以Al镇静钢中非金属夹杂物为研究对象,比较用金相法和提取法观察夹杂物二维和三维形态的不同及其优缺点.研究表明:采用以甲醇为主要溶剂的有机溶液体系提取钢中夹杂物,可得到完整三维形貌的团簇Al2O3;与传统金相法相比,可以无损伤提取并得到夹杂物完整三维形貌,结构和外部成分,对于有效控制夹杂物的形貌和成分进而去除有害非金属夹杂物有重要参考价值,但提取法无法得到夹杂物内部的信息;金相法可以弥补提取法的......
扩散退火温度对碳钢热浸镀铝涂层的影响廖远禄,王树奇,张秋阳,王兰江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摘 要:采用热浸镀法在45钢表面制备出了Fe-Al金属间化合物涂层,并在不同温度下对热浸镀后的试样进行扩散退火处理.通过XRD,SEM等分析手段对扩散退火后的涂层结构和成分进行测试分析,探讨扩散退火温度对涂层的影响及合金层的转变机理.结果表明:扩散温度为700800℃,合金层主要物相为Fe2Al5和Al2O3;800℃以上时,随着温度的升高,合金层的物相由脆性相(Fe2Al5)向韧性相(FeAl和Fe3Al)转变;1 ......
水冷铜坩埚一步铝热法制取高纯钒铝合金彭予民1,王恒21. 宝钢集团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2. 北京科技大学摘 要:为了实现低成本制备高纯度钒铝合金的目的,探讨了应用水冷铜坩埚采用一步铝热法制取高纯钒铝合金的可行性.通过数轮试验,在原料准备,生产工艺,反应状况以及制备的铝钒合金成分等方面,与采用常规耐火材料炉一步铝热法制取钒铝合金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水冷铜坩埚一步铝热法具有钒元素收得率高,反应稳定性好,制备的钒铝合金混入杂质含量低等特点,基本满足低成本制备高纯度钒铝合金的要求,并分析了产生上述结果的原因.
中碳铝镇静钢钙处理夹杂物控制的热力学研究马志飞1,张永宁2,赵勇1,孙彦辉1,徐蕊1,胡文豪21.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2. 杭州钢铁集团公司摘 要:从热力学方面分析铝脱氧钢中Al2O3,MgO·Al2O3夹杂物变性机理及夹杂物中CaS合理控制的条件.热力学研究发现T=1 873 K,w[Al]=0.02%时,需要使钢中w[Ca]为20×10-6时,高熔点的Al2O3转变为液态的12CaO·7Al2O3,此时为避免钢中析出CaS,需使钢中的w[S]<0.008%.T=1 873 K,w[Al......
石油套管钢中镁铝尖晶石的形成与改性方忠强,孙彦辉,张西超,汪成义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学院摘 要:通过石油套管钢的工业试验及热力学分析,研究精炼过程中镁铝尖晶石的形成和改性机理.结果表明:当钢液中溶解铝分别为0.02%和0.05%时,溶解镁只要达到1.5×10-6和2.8×10-6,钢中便有镁铝尖晶石生成;钢液中溶解铝0.02%,镁含量为4×10-68×10-6时,钢中溶解钙含量只要分别达到0.21×10-6和0.42×10-6,钢液中的镁铝尖晶石便开始向液态钙铝酸盐转变;镁铝尖晶石比氧化铝更容易改性为液态夹杂物......
RH精炼脱氧方式对含铝无取向硅钢夹杂物的影响吕学钧,张峰,陈晓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硅钢部摘 要:氧元素是硅钢中的有害杂质,RH精炼脱氧方式对氧含量的控制有重要影响.结合大生产含铝无取向硅钢的实际情况,研究了RH精炼脱氧方式对无取向硅钢夹杂物的影响.结果表明,RH精炼采用"先硅后铝"脱氧方式对应的钢中氧含量高于"先铝后硅"脱氧方式.采用"先硅后铝"和"先铝后硅"脱氧方式时Si,Al元素平均收得率分别为90.7%,78.2%和97.5%,63.7%,前者的脱氧效果要优于后者.从磁性控制角度而言,采用"先硅后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