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2026条信息,每页显示10条信息,共203页。用时:0小时0分1秒735毫秒
热处理制度对Ti49.2Ni50.8合金内耗性能的影响 杨 军, 罗兵辉, 柏振海 (中南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长沙 410083) 摘 要: 利用X射线衍射, 扫描电镜和倒置低频扭摆仪研究了不同热处理状态Ti-50.8%Ni(摩尔分数)合金的低频阻尼性能. 结果表明: 固溶处理试样只存在马氏体相变内耗峰, 而时效处理试样中既有马氏体相变内耗峰, 也发现有R相变...用提供依据. 1 实验 Ti49.2Ni50.8合金棒由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提供, 试样有3种热处理状态: 1) 在800℃固溶2h后水淬; 2) 固溶处理后1h时效; 3) 固溶处理后10h时效. 阻尼试样在800℃固溶后线切割而成, 内耗实验采用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的MFIFA-1型低频倒置扭摆仪, 实验温度为-80~80℃, 频率分别为0.5和1Hz, 升, 降温速率均为......
,扭,弯及冲击复合载荷作用的力学响应特征;开发出微纳米无机有机复合改性材料及配套高压劈裂注浆技术;研发出分段压裂水力压裂卸压技术与设备,形成了巷道支护-改性-卸压协同控制技术.基于上述研究成果,提出口孜东矿示范巷道支护-改性-卸压布置方案与参数,并进行了井下试验与矿压监测.监测结果表明,巷道围岩协同控制技术应用后,巷道变形量降低50%以上,锚杆,锚索破断率降低90%,工作面采动应力明显减小,有效控......
060-1 100 °C温度区间具有较好的承温能力,但表现出较强的施加应力敏感性.经高温蠕变断裂后,在试样不同区域γ′相具有不同的组织形貌,在远离断口区域γ′相形成的筏状组织与施加应力轴方向垂直,而在近断口区域,筏状γ′相的粗化及扭曲程度的增大为该区域发生较大塑性变形所致.在蠕变后期,合金的变形机制是迹线方向为和[011]的滑移位错切入筏状γ′相,主,次滑移系交替开动,使筏状γ′相发生扭折形成不规则的扭曲形态,直至发生断裂是合金的蠕变断裂机制. 关键词:单晶镍基合金;Re;蠕变;组织演化;变形机制 (Edited by YANG Hua) Foundation item: Project (50571070)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并勾选允许接触后分离;切向作用选择罚函数,混凝土与土层接触面摩擦因数为0.3,钢管与混凝土接触面摩擦因数为0.2,钢管与土层接触面摩擦因数为0.2.模拟实际工况时墩身荷载为6 955.2 kN,箱梁荷载为26 013.81 kN.轴向荷载按照均布荷载的方式布置到桩顶,剪力及弯矩,扭矩是通过在桩顶中心创建1个参考点并进行耦合,然后,将力施加到参考点上.网格划分过程中从桩身往外网格由密到疏,以确保计......
域筏状γ′相发生粗化和扭折.[111]取向单晶合金在蠕变期间的变形特征是位错在γ基体通道中运动和剪切筏状γ′相,由于形变量较大,较多位错切入筏状γ′相后使其形成亚晶结构,其中,蠕变后期大量位错切入筏状γ′相导致合金的蠕变抗力降低,是合金发生蠕变断裂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单晶镍基合金;[111]取向;蠕变;组织演化;亚晶;变形特征 中图分类号:TG132.3  ...,γ和γ′相的厚度尺寸均已增加到约0.8 μm,筏状γ′相的形貌已转变成与应力轴成55°,且长度尺寸减小,并呈波浪状形貌. 如果认为样品离断口的距离减小发生缩径,使合金的变形量增大,则根据不同位置的形貌特征分析认为:随合金应变量的增加,合金中原来连续的筏状γ′相,因应变增加而发生扭曲或折断,同时,随合金变形程度的增加,近断口区域发生位错的交替滑移,使筏状γ′相扭曲程度增加,致使原筏状γ′相取向与应力......
粒中位错的攀移和剪切机制占主导地位.较大塑性变形后,位错的交滑移和扭折现象频繁发生,而高密度的位错缠结形成位错胞结构. 关键词:高熵合金;显微结构;拉伸性能;位错;锯齿流变 (Edited by Bing YANG) Foundation item: Project (11572306)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安全变形条件;利用扫描电镜(SEM)和光学显微镜(OM)分析合金的显微组织演变过程.研究发现,与在较低温度下变形相比,在1000 °C下变形后合金在流动软化行为中的流动应力存在差异,这是由于显微组织发生变化.在950 °C 和0.001 s-1条件下变形,应变为0.7的两相区加工图表现出较高的功率耗散效率,约为55%,主要是由于发生大量球化.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加和温度的降低,片层α相的球化减少,而扭......
热喷涂涂层缺陷形成机理与组织结构调控研究概述周超极,朱胜,王晓明,韩国峰,周克兵,徐安阳陆军装甲兵学院装备再制造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摘 要:热喷涂技术是再制造工程的关键支撑技术之一,在高端装备零部件防磨抗蚀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延长损伤零部件服役寿命的重要手段.热喷涂技术主要应用于装备零部件的表面防护,尺寸恢复和增材制造,在航空航天,燃气轮机,石油化工,交通运输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发展空间.然而,随着复杂工况条件下高端装备对涂层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其他表面技术的蓬勃发展,热喷涂技术面临着提高涂层质量和性能的挑战.就涂层可靠性而言,由于热喷涂涂层层间结合有限,内部缺陷复杂,导致热喷涂涂层,特别是敏感材料的涂层质量通常不稳定,涂层抗拉,抗扭以及抗剪切性能较差,无法应用于高速,重载等环境.因此,阐......
并计算支架工作阻力:Ⅰ类无直接顶关键层条件按4~8倍采高岩柱质量计算支架工作阻力,Ⅱ类有直接顶关键层条件支架工作阻力计算需考虑直接顶关键层厚度,强度与层位的影响.(2)研究了大采高综采支架的稳定控制机理.分析了基于失稳临界角的支架下滑,倾倒与尾部受扭的力学特征;采用敏感性分析方法对大采高综采采场支架稳定性进行控制,增强了支架稳定控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出了端部底煤留设的新方式,实现了端部底煤回收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