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1107条信息,每页显示10条信息,共111页。用时:0小时0分0秒165毫秒
不同环境中秸秆/SPI改性脲醛树脂复合材料花盆降解行为孙恩惠,黄红英,武国峰,常志州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摘 要:为研究不同环境中秸秆/大豆分离蛋白(SPI)改性脲醛树脂复合材料花盆的降解性能,采用土壤掩埋(SB)和户外曝露(OE)2种方式对试样进行降解处理,通...-FTIR联用分析表明:降解处理后花盆的热解脱气条件变得温和,最大热解峰延后.SEM扫描观察发现:SB处理后花盆表面腐蚀度及形貌变化大于OE处理后的,两者表面C和N含量均显著下降,表明秸秆/SPI改性脲醛树脂复合材料花盆经SB和OE处理后均发生不同程度降解,SB处理后花盆的降解速率高于OE处理后的.关键词:秸秆;改性脲醛树脂;复合材料;生物降解;土壤掩埋;户外曝露;......
戊二醛交联对盐酸青藤碱微胶囊性能的影响及体外细胞毒性研究王昌萌,张凤,张雯,李镟颖,张华,李伟,高敏天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市先进纤维与储能技术重点实验室摘 要:采用W/O/W复乳界面聚合法以戊二醛作为交联剂,制备盐酸青藤碱聚乙烯醇(SM-PVA)微胶囊.扫描电镜和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戊二醛用量对SM-PVA微胶囊结构的影响,动态膜透析法研究微胶囊体外药物释放行为,MTT法评价微胶囊体外细胞毒性.结果表明SM-PVA微胶囊表面光滑,分散性良好;随着戊二醛用量增加,微胶囊囊壁增厚,结构紧实;体外药物释放结果显示戊二醛用量及释放介质pH值对药物释放均有影响;且体外细胞毒性结果表明微胶囊对L929细胞无细胞毒性.SM-PVA微胶囊具有缓释性能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进一步研制成为新型中药给药制剂......
合成温度对水杨醛缩乙二胺锌荧光性能的影响 王华1,周禾丰1,高志翔2,郝玉英2 (1.太原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山西,太原,030024;2.太原理工大学应用物理系,山西,太原,030024) 摘要: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谱及扫描电镜分析研究了合成温度对水杨醛缩乙二胺锌荧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下合成的水杨醛缩乙二胺锌主要以单体形式存在,合成温度提高,通过酚氧桥键形成低聚体,合成温度提高,聚集程度增加,聚集状态不同,导致晶体结构及电子结构变化,从而引起荧光性能的变化. 关键词:水杨醛缩乙二胺锌; 荧光性能; 合成; 聚集体;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 ......
一氧化氮在水杨醛谷氨酸合镍修饰碳黑微电极上的电催化氧化 邓培红1,张军1,匡云飞1 (1.衡阳师范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系,衡阳,421008) 摘要:制备了水杨醛谷氨酸合镍修饰碳黑微电极,试验了修饰电极对一氧化氮的电催化氧化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在pH6.8的磷酸盐中,一氧化氮在该电极上的线性范围为4.0×10-8~1.0×10-5mol·L-1;检出限(3σ)为1.0×10-8mol·L-1.将此电极用于3种模拟样品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作回收率试验,测得RSD(n=8)值在1.9%~2.8%之间,回收率在97%~105%之间.在一氧化氮浓度1.0×10-6mol·L-1的水平上进行精密度试验,测得RSD(n=10)为2.2%. 关键词:一氧化氮; 水杨醛谷氨酸合镍; 微电极; 电催化;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 ......
聚乙烯醇磷酸酯缩丁醛的制备及对稀土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 王艳1,余安国1,谭昭怡1,罗顺忠2,冯易君1,帅震清1,张东2 (1.四川大学化学学院,四川,成都,610064;2.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四川,绵阳,621900) 摘要:报道了聚乙烯醇磷酸酯缩丁醛(P-PVB)的制备方法, 考察了它对稀土离子Y3+, La3+, Eu3+的吸附性能.探讨了体系pH值, 温度, 吸附时间等因素对吸附性能的影响.发现P-PVB对稀土离子的吸附性能强, 25 ℃时Y3+, La3+, Eu3+的静态饱和吸附容量分别为88.52, 134.88, 165.30 mg*g-1, 另外它还具有重复使用性, 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聚乙烯醇; 磷酸; 丁醛; 吸附; 稀土;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 ......
高锰酸钾氧化嗅味物质β-环柠檬醛的动力学 张可佳,高乃云,黎雷 (同济大学 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92) 摘要:采用水处理常用氧化剂高锰酸钾对铜绿微囊藻产生的主要致嗅物质β-环柠檬醛(β-cyclocitral)进行氧化去除和动力学分析,并研究高锰酸钾对铜绿微囊藻细胞的破坏和β-环柠檬醛释出及其降解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高锰酸钾与β-环柠檬醛反应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在溶液pH=7和温度15 ℃时其速率常数为107.2 mol-1·L·s-1;溶液pH对反应影响不大;当pH=2~9时,动力学表观速率常数kobs为(0.078±0.016) min-1;高锰酸钾的加入造成藻细胞的破裂程度达到90%,使主要存在于胞内的β-环柠檬醛释出并降解;高锰酸钾能将铜绿微囊藻细胞内的β-胡萝卜素氧化成β-环柠檬醛,导致总β-环柠檬醛浓度在氧化过程中先升高后降低. 关键词......
低应变率下聚乙烯醇缩丁醛的拉伸力学性能陈素文1,2,吴西强2,戎文杰21.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2.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摘 要:通过27种工况下的聚乙烯醇缩丁醛(PVB)低应变率直接拉伸试验,研究了低应变率下PVB拉伸力学性能,并考虑了厚度,应变率和温度对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试件厚度和加载应变率对PVB的力学行为影响较小,温度对其力学行为影响较大,说明PVB是一种温度敏感材料.基于不同温度下得到的试验结果,拟合了PVB应力-应变关系.采用拉伸松弛试验得到的松弛模量,应用时-温等效原理和弹性回复对应原理,建立了考虑松弛效应的PVB拉伸本构关系.关键词:聚乙烯醇缩丁醛;应变率;温度;拉伸性能;本构关系;......
一锅法和两步法合成脲-异丁醛-甲醛树脂的结构与性能李红强,张一甫,曾幸荣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摘 要:以脲,异丁醛和甲醛为原料,硫酸为催化剂,采用"一锅法"和"两步法"合成了脲-异丁醛-甲醛(UIF)树脂,并利用红外光谱(FT-IR),凝胶渗透色谱(GPC),热失重(TG)等手段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合成UIF树脂过程中,异丁醛上的α氢原子和脲中的胺基氢原子均参与Mannich反应;"两步法"合成的UIF树脂产率,软化点及分子量较高,分子量分布较窄,副反应少,而"一锅法"合成UIF树脂的耐热性较好,羟基值较高;两种方法合成的UIF树脂均具有优良的耐热黄变和抗紫外光性能.关键词:一锅法;两步法;脲-异丁醛-甲醛;耐热黄变性;抗紫外光性;......
安全玻璃专用聚乙烯醇缩丁醛膜片加工助剂研究进展刘荣1,李红梅21. 成都大学医护学院2. 成都大学生物产业学院摘 要:通过助剂调控,开发性能优越的安全玻璃专用聚乙烯醇缩丁醛膜片,已成为一个研究热点.文中介绍了安全玻璃专用聚乙烯醇缩丁醛膜片加工方面的3类助剂--增塑剂,黏度控制剂和稳定剂的最新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增塑剂中的脂肪族二元酸酯,邻苯二甲酸酯,多元醇酯和磷酸酯类增塑剂,黏度控制剂中的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化合物,树脂酸盐和四级铵盐黏度控制剂及稳定剂中的热稳定剂和光稳定剂的选用规则,用量及对聚乙烯醇缩丁醛性能的影响.最后,对助剂发展趋势作了展望.关键词:聚乙烯醇缩丁醛膜片;增塑剂;黏度控制剂;稳定剂;研究进展;......
水杨醛缩邻氨基苯酚-锌荧光反应的研究 李永强1,刘晓霞1,王金中1,王崇妍1,张远馥1 (1.河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河南开封,475001) 摘要:合成了荧光试剂水杨醛缩邻氨基苯酚(H2L).在pH 5.44六亚甲基四胺-盐酸缓冲溶液介质中,该试剂能与锌离子形成络合物使其荧光强度增强,且荧光增强的程度与锌离子含量线性相关,据此建立了直接测定痕量锌离子的荧光分析方法.研究了此试剂与锌荧光反应的最佳条件,在λex/em=405/517 nm处,锌离子含量在0.7~158.0 μg/L范围内与△F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检出限为0.23 μg/L.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可用于水样中痕量锌的测定. 关键词:荧光增强; 锌离子; 水杨醛缩邻氨基苯酚;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