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15606条信息,每页显示10条信息,共1561页。用时:0小时0分0秒705毫秒
讨含稀土元素无铅钎料的发展趋势及面临的挑战.为了含稀土元素的无铅钎料的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1 稀土元素对无铅钎料组织的影响 1.1 内部组织 研究稀土元素对金属材料的最早成果多关于钢材及其应用,稀土在钎焊材料改性中的应用,许多思路受稀土元素在钢中应用研究的启迪.稀土元素的添加会使原先两元,三元合金变为三元和四元合金,无疑这也会给新型合金组织的特性研究带来新的问题.同时...颗粒的尺寸[29].稀土元素的添加会在钎料基体中形成CeSn3相,有研究者表明Ce具有亲Sn效应,降低Sn的活度,减小Sn与其他元素结合的驱动力,这也是Ce使金属间化合物减小及组织细化的主要原因[30].元素Y添加到Sn3.8Ag0.7Cu钎料可以显著细化钎料组织,同时SnAgCu钎料内部大块金属间化合物的尺寸得到明显的减小,均匀地分布在Sn基体中[31].另外,SHI等[32]研究稀土元素Er的......
文章编号:1004-0609(2016)-08-1675-18 近10年我国安全科学基础理论的研究进展 吴 超 (中南大学 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长沙 410083) 摘 要:概述一,二,三级安全科学原理体系及其内涵,阐述安全系统学,安全科学原理,风险管理,安全物质学,安全人性学的研究方法论,归纳比较安全学和安全文化学的研究进展,给出安全科学理论和安全管理的新成果,指出安全...学理论研究的队伍,近十多年在安全科学理论方面开展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创新研究,在某些领域已经处于国际领先.作为一个典型成果推介,本文作者主要从6个方面综述吴超课题组近10年来在安全科学理论的研究进展. 1 安全科学原理的研究进展 每门学科都有其特定的基础科学原理.安全学科同样如此,安全科学原理非常重要,安全科学原理为安全科学发展和安全活动提供理论支持和方向引导,对安全科技工作实践具有指导性......
单轴加载下预制裂纹间的贯通模式与多裂纹试样的破坏模式,压剪复合作用下混合裂纹间的贯通类型与破碎规律.与此同时,针对岩石亚临界裂纹扩展问题进行相关讨论并给与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处于同一应力水平时,水岩化学作用能加速亚临界裂纹扩展;水化学腐蚀后岩石的断裂韧度均小于其在空气中的断裂韧度.此外,还对岩石流变断裂模式及考虑原生裂隙的非线性流变模型进行分析:结合岩石断裂力学与流变力学推导出压剪应力环境下裂纹流变断裂判据与理论模型;引入损伤因子和裂隙塑性体构建了能描述原生节理影响的岩体非线性蠕变模型.最后,展望岩石断裂力学未来的发展前景,并就岩石裂纹萌生与扩展的研究阐述几点认识. 关键词:裂纹扩展;贯通模式;亚临界扩展;流变断裂;理论模型 中图分类号:TU52 文献标志码:A 在经......
100083) 摘 要:航空航天,微电子,轨道交通,通讯等行业的迅速发展,对高强导电铜合金的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综述多种典型的高强高导铜合金和超高强导电铜合金的合金化原理,形变热处理工艺,相变过程以及微观组织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阐述合金化元素在合金中的存在形式,及其对沉淀析出行为,相变贯序和服役中的组织结构演变的影响规律,最后提出高强导电铜合金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措施建议. 关键词:铜.... 本文对几种典型的高强高导铜合金和超高强导电铜合金的合金化原理,形变热处理工艺,相变过程以及合金组织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等进行了综述,阐述了(微)合金化元素在铜合金中的存在形式及其对合金沉淀析出行为,合金相变贯序和服役中组织结构演变的影响规律,以及基体组织-沉淀强化相-热处理及加工工艺-综合性能的内在关系. 1 高强高导铜合金 1.1 固溶强化高强高导铜合金 根据......
体的下方,呈现"上铜+下铅锌"垂向分带模式,有别于传统的"上铅锌+下铜"矿床垂向分带模式.本文认为形成这种分带模式可能有两种原因:一种原因是铅锌矿体与铜矿体为同一期(或成矿阶段)成矿作用而成,铅锌矿体虽位于铜矿体的下部,但实则为铜矿体的边缘部;这种可能也就预示着铜矿体逐渐尖灭,其深部的找矿潜力极为有限;另一种原因是铅锌矿体与铜矿体为不同期(或成矿阶段)成矿作用形成,晚期(或晚阶段)形成的铅锌矿体叠...原环境中部分会被还原为Eu2+,由于Eu2+与Ca2+具有相同的电荷数以及相近的离子半径,所以Eu2+更易替代Ca2+,导致结晶的方解石具正Eu异常[51].根据REE地球化学演化的氧化-还原模式,相对还原的条件下出现正Eu异常,而相对氧化条件则为负Eu异常[52].羊拉矿区铜矿石及方解石均表现出明显正Eu异常,表明成矿流体发生矿质聚集沉淀时为还原环境.矿石中的矿物组合主要为闪锌矿,黄铁矿,方铅矿......
些年来的研究工作基础,展开相关研究进展的系统综述,详细介绍了各种关键材料的结构,性能,技术难题及应对策略. 图3 储能二次电池发展大致历程[13] Fig. 3 Developing process for energy storage systems[13] 表1 锂,钠,锌的离子半径,地壳储量,原料价格及理论容量对比[17] Table 1  ...出首个全固态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并获得了9.7%的效率[23].随后,针对钙钛矿薄膜的优化,界面工程,元素掺杂的研究如雨后春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原理也更加完善.截至2019年8月,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认证效率已达25.2% (如图4所示)[24]. 1.1 钙钛矿晶体结构及器件制备 1.1.1 钙钛矿晶体结构 钙钛矿的通式为ABX3,其晶胞结构如图5(a)所示[25],B与......